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日本连续18年拿下诺贝尔奖背后的秘密

2020-12-09 06:35:01
相关推荐

想跟大家分享一则最近的新闻,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关注。2018年11月5日,上海的“四叶草”场馆内流光溢彩,喜迎四海宾朋、八方来客,一个举世瞩目的盛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掷地有声,发人深省。“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对于国家来说,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对于个人来说,也同样如此,大知闲闲,想要成就自我,就必须豁目开襟。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有着海波不兴的深邃、气吞山河的磅礴,那么,同学们就是这汪洋大海中的鱼儿,应当劈波逐浪、御浪而行。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年轻一代想要走出国门一展宏图,英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关于大学英语学习,我想送给同学们三句话:

一、英语不再是一种奢侈品,

而应该是一种必需品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里,每200个人中就有一位是外国人。到2030年左右,这一比例或达到100∶1,甚至更高。这意味着你的同学、朋友、你未来的同事、领导……他们很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这里我要特别提到的是日本。二十世纪末,原本经济十分发达的日本出现了经济下滑现象,后来他们探讨问题所在,发现闭关自守导致对外交流沟通受阻,那时他们就意识到,危机时代来了。随后,日本出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培养真正能够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紧接着出台了培养能够真正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方案。一个是战略,一个是行动。

现在,日本、韩国的大学生、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每两年就会自发地去考一种叫“托业”的考试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因为很多企业要求他们在求职的时候主动出示能代表其英语水平的证书。

10月1日下午,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的James P.Allison(艾利森)以及日本的Tasuku Honjo(本庶佑)双双得奖,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疗法中的卓越贡献。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获得的第18个诺贝尔奖,日本人正在以年均一个诺贝尔奖的井喷势头向大家证明着,“50年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宏伟目标绝非好高骛远。

同样是非英语国家,日本为何“量产”诺贝尔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翻译学的发达。因为实际上,日本的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不懂得英语的。他们之所以能够从世界上最顶尖的科研成果中汲取养分,得益于日本发达的翻译学,能够将世界上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的伟大作品,及时翻译成日语,供日本人学习;也能及时地把日本的科研成果、文学著述翻译成英语,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美国,会说三种语言的人被称为Triligual,会说两种语言的人被称为Bilingual,而只会说一种语言的人,则被称作American。很显然,近几年美国也出现了经济衰退的现象。他们已经深刻意识到国民外语素质太差的问题,深思熟虑之下想重整旗鼓再出发,必须把语言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即Language Strategy(语言战略),所以现在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外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接触外面的世界,察纳雅言,才能获取更多知识,弥补自身缺憾。

二、到了大学就不应该还是在学习英语,

而是要用英语去学习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世间万物,变动不居,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习英语也要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制定不同的策略。高中时学习英语,是为了应对考试,到了大学,就不能还只是天天刷题了。学习语言,要面对真实的语言现象,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有真知灼见,能切切实实为我所用,这样的教材会让学习者受到更多启迪、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大学生学习英语就不应该还是在学习英语,而是要用英语去学习,这就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如果你用别人能理解的语言与对方谈话,那么谈话会进入对方的大脑。如果你用对方的语言与之谈话,那么谈话会进入对方的心里。”纳尔逊·曼德拉如是说。我的一个朋友在某市当领导,因为英语能力很强,他给这座城市的经贸合作和对外交流创造了很多机会。出席会议,他从不带翻译,也不需要同声传译。在很多重大的国际交流会议上,听国际友人娓娓道来,他时而点点头,时而微微一笑,通过体态语言,外国友人就已经了解了他的态度、看法、主张,谈起合作来也更加便利,因此促成了很多国际合作。这种心灵的桥梁就是靠语言搭建起来的!

西南联大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屠守锷、李赋宁、许渊冲……许多在各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名家和大家,都曾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我到西宁出差,在西宁机场书店看到了《西南联大英文课》教材,我特别高兴,后来还买了一二十本寄给一些朋友。看到这本书,我就明白了为什么西南联大能够培养出来这么多优秀的世界级的灵魂性人物。

这本书是西南联大时期(1937-1946)大一学生的英文课本。“全书共收录四十三篇课文,涉及文学、教育学、政治学、哲学等。该书选文多样,有小说、散文、论说文、传记等。所选英文文章,必出自大家之手,如毛姆、赛珍珠、兰姆、梭罗、爱伦·坡、罗素等,其中不乏中国的作者,如胡适、林语堂。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更重要的是,它们充满了深邃的思想、睿智的对话和审美的体验。”(原书序)

虽然只是一本针对所有专业大一新生的通识教材,但是其文学底蕴和思想内涵已经超过了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应有的水平。试想,如果每一位同学在迈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能够使用这样有深度的教材,又怎会因为英语而头疼不已呢?

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忘记法则”,即学英语的时候要忘记是在学。怎样达到这种状态?就是要大量观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这才是大学生应该有的英语学习模式,用英语去闯世界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学习态度。大学不同于高中,不是为了备战高考而学,我们有着更长远的目标和动力。对于接触到的所有人、物,包括英语教材,我们都要有一种获得感,要学会思考。

三、像学汉语一样学英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同样都是语言,两者在学习方法和技巧上,自然也有相通之处。厚积薄发,动须相应。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高分学霸也好,文学大师也罢,都是在大量的输入之后,才将细流汇聚成了大海,写出了动人心弦的华章佳句。

我的孩子在清华附中读中学的时候,每周五晚上都要去人大英语角,现在他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在美国谷歌做产品战略运营,英语运用得如鱼得水。各位同学出国交流学习,到国外还吭哧吭哧查词典读英语,这就有问题了。到了国外,应该把时间精力放在学习学科知识和拓宽视野上,不应该把时间都用来学英语。要成为当代的优秀青年,就要有使命感,要参与到中国梦的建设中,未雨绸缪,提前把语言基础打好。

习总书记的首席翻译叫孙宁,这位80后翻译男神,是如何将自己的英语修炼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呢?孙宁在自己的作品《我的英语学习历程》中,揭晓了答案。

孙宁开始接触英语是在小学五年级,但那时他的英语很一般,甚至经历过在黑板前吭哧了半天,都没能将umbrella这个单词拼写出来的窘境。所幸,凭借着优异的语文成绩,以及满分100分的英语要被折合成满分20分,他成功考入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以英语见长的南外高手云集,他感到羞愧的同时,也激发起了学习的动力。

但是,“如果就此以为学英语有捷径,那就错了。有的办法虽然‘笨’,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有效果。”孙宁如是说。在他看来,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有三个:第一,听录音;第二,抄句型;第三,默读。甚至,他曾经有个习惯,就是每一篇听力材料,都要听够三十遍,才会翻篇。

一部分同学总是将自己英语学不好归咎于没有语言环境,认为只要到了全英文的环境中,英语自然而然就能学好。事实上,环境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的。你能像孙宁一样去学英语吗?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我相信,有朝一日,你也能够用英语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像学语文那样去学英语,课堂之外才各见高低,人生就是这样,今后也会见各种高低。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你的格局决定着你的未来!从表面上看,提升英语能力只是大学四年中一个小小的环节,是构成大学四年的一小部分。但实际上,它却对助力你在未来发光发亮、绽放光芒,不可或缺。

(本文系胡敏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励学沙龙上的讲话,有删减。)

作者胡敏,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被媒体称为“中国雅思之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 关于坚守的作文800字 感谢父母的作文300字 以背后为话题的作文 我的死党作文600字 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作文 端午节作文200个字 元宵节作文100个字 我的卧室英语作文5句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