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系列 | 灯海拾萃 两辈人的热爱

2020-12-09 08:50:01
相关推荐

老百姓书写大国历史,平凡事记录岁月峥嵘。很快,我们就将迎来第69个国庆节,69年的变迁、69年的回忆,今年国庆期间,我们推出系列专题报道《时光的印记》,为您讲述国庆有缘人的故事、在记忆中追溯家国历史。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关于两名“灯痴”的故事,他们是一对父子,他们喜欢电力工作、热爱光的事业,他们用灯追溯历史,用无私传承文化。

10:59

记者 杨丽莉:这里是位于海口市供电局里面的灯博物馆,我们走进这个博物馆就可以以历史为脉络,来追溯不同时代的灯具,远至汉朝,近至民国初期,我们通过这些形态各异的灯,就可以探索到不同时代的人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每一盏灯上都镌刻了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时光的印记。

2018年3月,筹建了半年的灯博物馆在海口供电局开馆,从汉代的孤形玉灯、唐宋的青瓷省油灯,到民国电灯等,这里展出了200多盏灯,完整的串起了海南灯与光的历史,而馆藏的灯具原本全部属于供电局的一名退休职工---王福和。

王福和:现在海南发现最早的灯就是这盏了,(陶豆灯)海南最早的电灯就是这盏了,装在发电机上面,装在发电机的上面,有一百零几年(历史)了,发电了第一盏亮的灯,一百年前的电灯是最早的了。目前发现的海南最早的油灯和海南第一盏电灯,并不是王福和找到的,而是他的父亲---王书林,王书林是海南第一代电力技师,一九三几年,10多岁的王书林就开始进入海口电厂从事电力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王福和:这个是我的父亲,当时的民兵叫做纠察队,外面有空袭 什么警报,他们是维护工厂的,日本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跑了,因为他们要炸电厂,(父亲)他们拿工具,说进来就跟你搏斗,堵在门口不给他们进,后来也炸不成。王福和说,在战争年代,电则代表着光明,解放海南岛战争期间,他的父亲王书林和几名同事,曾将身子堵在海口电厂门口,保住了电厂的完好。也许是太过热爱光的事业,王书林最大的爱好,是收藏各式各样的灯,海南解放后,他四处为人维修电路,或是更换新的灯,在此期间,他邂逅了不少代代相传的珍贵灯具。

王福和:就像他家有这样的灯,电灯坏了叫你帮他维修一下,这样的灯你喜欢他就送给你了(记者:就是各家各户留着的灯,您父亲喜欢就送给您父亲了)以前的人怎么生活啊,他是拿来观赏,一种娱乐,业余爱好。王福和出生于1957年,在他的记忆里,父亲经常将各式各样的灯具带回家来。儿时的王福和,喜欢伏在父亲腿上,听父亲讲关于灯的故事。从那时起,王福和的心里就种下了光与电的种子。也是从十几岁起,王福和加入海口供电局,和父亲一起从事电力行业。往后的40年里,王福和在变电站里,守护着万家灯火。这份工作有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枯燥,但王福和却乐在其中。

王福和:检查这些设备运行正常不正常啊,像这个接口用电大,发不发热啊,变不变色啊(记者:平时都住在这里的啊?)上班就住在这里,有些人干了几年就不想干了,像我比较喜欢,我一直待着干这种工作。

王福和对光与电的热爱,和他共事过的同事们都深有体会。王福和国庆、春节从未休息过,电力保障工作出不得一点差错,他上班勤勤恳恳、一丝不苟,而下班后,王福和也没闲着。

海口供电局安全监管部 安全监察队员 蔡昕晖:我也是很佩服他,因为很多东西是他利用下班时间,上班他做好他的日常工作,利用他的休息时间,到处去奔波,去找一些他感兴趣的物件,我就感觉,这个师傅还是挺有情怀的一个人。

电力工人,一辈子都在跟“电与灯”、“光与亮”打交道,王福和同父亲一样,对收藏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年代久远的战国时期藏品、造型各异的油灯、做工精美的民国电灯,都是王福和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从全省各地收集来的。

王福和:看这些灯,是相当于我们这些人看电影一样,以前的历史,以前的人怎么用这个灯,当成一个文化的享受,收藏是这个意义。在王福和的收藏中,最多的灯叫海棠子灯,这也是最具海南特色的一种照明灯。

王福和:灯架是拿牛角来雕的,三亚不是有个海棠湾吗,海棠子是植物的一种果子,它含油量很高的,种这种树省油,那时候人都没有油吃,一般都是用这种海棠子,这种树来点灯,现在有电灯了(记者:这也算是我们海南得天独厚的一个条件)每发现一盏新的灯,王福和会仔细查阅历史记载,从一个海棠子灯,就可探索出一百多年前,海南人的生活形态。在以前,海棠子灯还是礼尚往来的物品,若是有谁家结婚,便送上一盏海棠子灯,只不过,灯架的形态必须是青蛙站在一片叶子上。

王福和:它的意思就是说“一叶有蛙”,海南对青蛙是很崇拜的,它可以逢山可以过山,逢水可以过水(记者:这个灯相当于现在人家结婚的时候,我们祝福早生贵子一个意思)一个意思的,快点生孩子。

王福和还曾在南渡江边一个荒废无人的村落里,找到过一个来自宋朝的南海渔船专用的照明灯,这是目前全国唯一一盏古时南海渔船照明灯。在王福和看来,这就是无价之宝。

王福和:海上丝绸之路时船上用的灯,船是木船,这盏灯是吊起来的,它可以防风防雨,这盏灯国内只发现了这一盏,现在的人都不知道海上丝绸之路的时候,船上怎么照明的,(有人)叫我卖,我不想卖给他,他就说拿个汽车来跟我换,我说这些灯是一种文化,给这个给你没什么意思了,我们是几辈人收藏下来的东西。

看王福和是真心热爱灯,父亲王书林离世时,将收藏的几十盏灯交给了王福和,再加上王福和自己的收藏,总共有几百盏灯,其中有不少南海文物,还有银制小油灯、兰芳国银油灯等别致的南洋物件。近年来,古灯逐步成为大热的藏品,古灯收购价水涨船高。这些年,不断有人找上王福和,想花钱买灯,甚至有人提出用一辆车、一套房换一盏灯,王福和都婉言谢绝了。家里比较困难的时候,他选择卖掉家中的花梨木,也不曾卖掉任何一盏灯。

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些珍贵的灯具一直摆放在王福和的家中。去年,王福和退休,结束了热爱了一生的光电事业,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灯的文化,他做了一个决定,将这些“金不换”的灯具,全部无偿捐赠给海口供电局。他只向供电局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建设一个博物馆开放展览,二是所有的灯必须在一起,不能分散。

参观者 张先生:对海南古代文化的研究绝对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能集中下来,不然这里分散一件,那里分散一件,就把文化打散了。王福和:也是我们的心愿了,因为我们喜欢它,就是爱它,就不想把它丢失了,能够集中让大家看一下,了解一下灯历史,了解一下海南人的生活,海南人的思想,海南的文化,全部在灯里,都可以反应的出来。

记者手记:王福和老人今年61岁,前两年他患上了鼻咽癌,跟癌症抗争许久的他,身子比较虚弱。但是,只要一介绍灯时,他便变得精神抖擞,眼神里是有光的。与其说是他爱灯,不如说他爱的其实是海南和海南文化,从父辈王书林在战争年代以身堵门,保电厂完好,到王福和将价值巨大的灯无私捐赠用于展览,王家传承下来的,并不只有对“电与灯”的喜爱,更多的是对家国、对电力事业的热爱,这股热爱则折射出更大的“光与亮”,让历史没有消逝、让文化得以传承。

您点一个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张扬扬

热点新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800字 以回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作文6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范文30篇带翻译 我是劳动小能手作文300字 舌尖上的端午作文600字 无声的语言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文600字 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走在什么的路上作文600字 什么真让我着迷作文400字 生活处处是课堂作文500字 江西省今年高考作文题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00字作文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300字作文 给自己一个微笑作文800字 外星人来我家作文350字 以美好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苹果的自述作文300字 行走在美好中作文600字 我的暑假生活300字作文三年级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400字作文 我的暑假生活三年级作文300字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500字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500字 作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300字 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作文 什么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什么的呼唤作文600字 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