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他性格狂诞 在晚清江苏诗坛特立独行 龚自珍这句诗是他生平概括

2020-12-09 13:45:01
相关推荐

蒋敦复(1808-1867),初名金和,字纯父,更名敦复,字克父,一字剑人,年五十后自号江东老剑,宝山人。祖蒋一元,字复天,一字丹台,诸生,为宝山诗人十家之一。著有《薝香书屋稿》八卷,刊入王鸣盛所辑《宝山十家诗》。父蒋亨泰,字石渠,一字翘林,能诗工书,著有《太乙山房诗集》八卷。

蒋敦复十六岁时,其母不容于姑,令大归,父亲亦旋卒。“家日落,尝出游,归而家已破,无立锥地,以故数十年恒客居于外”。二十八岁始至南汇,肄业南菁书院。后客滇南范仕义如皋县署,道光二十年(1840)避祸削发为僧,自号铁岸,更号妙尘。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在友人劝说下,还俗,始返初服,更名敦复。既而应试于昆山,得江苏学政张芾赏识,拔为第一,于是名噪一时。既补诸生,乃赘婿于罗溪支氏。其妻名支机,号灵石山人,亦能诗。时豪气已减,贫困益甚,希望通过科举之路改善贫困的状况,然五赴乡试皆不售。后有王韬推荐,入墨海书馆为编译。咸丰十一年(1861)作《万言策》,极论时事,旋以保举的训导。晚居沪城,所交多名士。著有《啸古堂诗集》八卷、《啸古堂文集》八卷、《啸古堂骈体文集》一卷、《芬陀利室词》五卷、《英志》八卷、《宫调谱》三卷、《游杭日记》二卷等。

《啸古堂诗集》八卷,诗前四卷为蒋氏友人醵资助刊,早经问世。后四卷诗为咸丰五年(1855)所刊,亦由友人醵资助剞劂。后王韬于光绪十一年(1885)重刻其集,合原先前后四卷为八卷,并增加《遗集》一卷。钱仲联先生说“蒋敦复是学龚自珍诗的第一人。清末南社诸人学龚诗成为风气,已远在敦复以后”。黄人《论诗》十六首之一亦赞蒋敦复:“惊才绝艳世谁知,推倒何论彼一时。五十年来殊色少,秋波临去尚思。”。

“箫”和“剑”意象组合是龚自珍诗歌的特色,而这种意象,在蒋敦复诗中,亦是时时出现如:拔剑出门去,风霜戒前邮。短衣学射虎,浩歌起饭牛。(《古诗三首答朱杏孙焘》之三)词场跌宕呼青兕酒市悲凉换黑貂。画阁一灯箫语隔,湘簾三尺剑花飘。(《岁暮吴门客感》)忧来浩无方,日月何堂堂。壮士出门去,拔剑心彷徨。(《杂诗》之四)侧身太息今寥落,十载青霜一剑磨。(《海上秋兴》之一)春梦玉箫吹不断,红墙一角白梅花。(《梦中作》)“‘剑气箫心’之说中所包含的独立不移的人格理想,不屈不挠的救世意志,亦狂亦怨的审美追求,可以用来概括嘉道之际士人自我设计、自我期待、自我完善过程中的种种追求”,而身处道咸时代的蒋敦复诗歌中出现的“剑”、“箫”亦可以看出其独立之人格及拯救衰世的豪情。

龚自珍“一萧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此语用来概括蒋之生平,亦是恰当。蒋敦复狂诞不羁的性格在晚清道咸江苏诗坛是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性疏闇,于世寡谐,高谈王伯之略,人以为狂,卒落落无所遇而去,自此道路颠踣,饥寒盗贼人世奇穷之境无所不历,如是者又十年,中间尝为人傭书,不乐,辄弃去”,王韬描述蒋氏性格时亦云:“才既奇特,性亦兀傲,往往负气不下,人多所凌折。”莫立民《近代词史》评价说:“蒋敦复是晚清道、咸、同年间社会转型时期具有诸多叛逆性格的‘狂’、‘怪’一类的文人,颇多此类传统文士所具有的既偏激又勇敢、既新奇又颓废,既惊世骇俗,敢破敢立,又放浪形骸、自暴自弃的特性。”。

蒋敦复“十六岁之维扬,有朝贵至,相国弟某觞之平山堂,大会宾客,山人摄敝衣冠,不通谒直入,短小精悍,出语惊坐客,相国弟某奇其才甚敬,礼焉,留数旬与鹾商不合,骂坐拂衣去。”此事指道光三年(1823),阮枚叔宴请曾国藩,蒋氏不通谒直入。其狂傲不羁之性格,可见一斑。后来“客游如皋幕中,以忤同事辞去”。但其不羁之性格,并非空虚狂妄,而是有着惊人的才华及非凡的抱负,不过,此后亦因此种性格而引祸。他在上林则徐书中自言:“九岁毕十三经,即学为时文,顾非所好,好左氏春秋传、司马迁史记及孙吴家言,稍长,思为用世之学,遍览廿二史,凡天人感应之理,古今治乱兴衰之势,皆有以寻其迹而讨其原,窥其微而察其变如是者十年。”上此书后林则徐移节南河督师两广,鸦片战事起,林则徐曾贻书来招,蒋敦复称“病不能行,负公千古,言之恨恨,时余尚未改名敦复,恐为人捃摭,文字藏之弊篋三十余年矣”。其实,蒋氏此时正避祸为僧,谎称有病而已。

蒋氏虽言自己惹祸之原因为“固留心世务者,见东南兵备日弛临事懼不足用,上书总督陈十事,语过峻触,当事者怒,会有某令搆蜚语欲以危法中伤山人者慬而逃于方外以免”。不过据王韬《瓮牖余谈》言蒋敦复之为僧人避祸,另有别事。王韬载:“刘光斗为宝山邑令,当县试邑童时,出题稍误,蒋率诸童哄于堂,刘县令衔之,复试日借他故扑之。蒋作文痛斥其短,榜于通衢,刘县令闻之怒甚,复以别事罗织。祸且不测,蒋乃削发为僧。”而正是因为得罪刘光斗,蒋敦复为之饱尝恶果。

道光二十一年(1841)春,“西方事亟,先生至沪上,适刘光斗移署上海县事,偶公出,遇先生于道。光斗谓此必为西人作内应来者,因下令避城,大索先生,先生仅以智免。越数日,上海火药局失火,光斗又谓此必蒋某所为,再事捕索。先生既不安于沪,复不克返里,乃走南汇”。即便为僧,刘光斗亦不依不饶,可见结怨之深。得罪刘光斗的蒋敦复直到其去职后,才得以还俗,更名敦复。后应试昆山,得时任江苏学政的张芾拔为第一,并赞为“江南才子”,于是名噪一时。然此时,蒋氏生活已日益贫困。《舟泊阊门再寄灵石内史》诗中有道:“盐米光阴文字频,临行赠句亦清新。昨宵纸阁凉如水,定背秋灯忆远人。”张芾的推许,生活的贫困,坚定了其通过科举一展抱负的决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孝亲敬老作文 关于自由的作文 通知英语作文模板 家乡的味道作文 从未走远作文 作文本封面 榜样作文800字 关于乐的作文 满分作文500字 优秀初中作文600字 腊梅的作文 好久不见作文 申请信英语作文 开学作文300字 假期作文300字 描写事物的作文 妈妈的唠叨 作文 关于热爱的作文 做饭作文400字 关于情感的作文 校园生活英语作文 我的爸爸英语作文 写菊花的作文 我们一家人作文 最熟悉的人作文 小学生作文春节 英语作文30词 仙人球作文 突破自我作文 西湖美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