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友茂:用一年时间 做一辈子难忘的事!

2020-12-09 21:30:01
相关推荐

闽南网7月21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用一年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你会做出何种选择?泉州市北峰中学的美术老师李友茂给出的答案是支教。

2016年9月,李友茂成为了福建省第18批援宁支教队队员,与宁夏同心县第五中学(又名安溪中学)的孩子们度过了难忘的一学年。除了常规美术课外,书法、国画和陶艺等特色课程第一次出现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带来了新奇体验。

这份“支教情”到今天仍在发热。在相距2000多公里外的泉州,李友茂仍在继续帮助宁夏同心县当地的贫困学生,为有善心的助学人士牵线搭桥。甚至,他还在朋友圈干起了“微商”,帮曾经的学生家里代销枸杞。作为泉州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他还举办了《心疼同心》宁夏支教摄影图片展,展出自己在宁夏的所见所感。

图为李友茂本人(受访者供图)

在同心县第五中学,李友茂和同学们合影(受访者供图)

美术老师终于有机会去宁夏支教

出于对支教的向往,李友茂年年关注通知,回回都希望落空,都是因为专业和需求对不上号。等了几年,学校校长才给他带来好消息,“区里终于需要向宁夏派送美术老师了”。顺利完成出发前的手续,2016年9月3日,李友茂和其他29名队友坐上了前往宁夏同心县的航班。

支教前辈们给大家列了一张清单,除了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还需准备红霉素软膏(涂鼻腔用)、保湿护肤膏、防晒霜等,特别提醒在宁期间日常饮用水需订桶装矿泉水。对宁夏了解不多的李友茂,自认为适应能力很强。看着飞机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内陆地区与沿海的差异越发明显了。抵达同心县,李友茂一下车发现自己脚踩在黄土上,还扬起了沙土,干燥的空气、毒辣的阳光,宁夏的一切远比想象中的热烈。现实果然很快给了他“教训”,皮肤晒到刺痛,鼻腔结血痂,一些女队友长时间埋头写东西,一抬头就有可能流鼻血了。

好在他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生存环境,开始了教学工作。在支教的宁夏同心县第五中学,李友茂主要负责初二年的美术教学。书法、国画和陶艺,这些孩子们平时都没接触过的东西,被李友茂带到了课堂。因缺少国画、书法材料,李友茂联系了泉州师院美术学院的蔡永辉教授寻求帮助。得知情况后,蔡永辉花了5000多块,从泉州寄了一堆笔墨宣纸材料,送到孩子们手中。有了这些材料,同学们从基础学起,尝试着做了一些临摹。

第二学期,李友茂在学校发现了做陶艺的转台、电窑等设备,不过学校的老师们不懂得操作。李友茂萌生了开设陶艺兴趣班的念头,并马上请教了德化的陶瓷老师,结合网上视频教学、自我练习等方法,他也逐渐掌握了做陶艺的流程和方法。做陶艺需要用陶土,但宁夏的陶土并不好买。这时,李友茂想起了江西黎川老家的同学,自掏腰包托人寄了500斤陶土,这些陶土的运费比陶土本身还贵不少。

这些趣味课堂,孩子们兴趣浓厚,也吸引了学校的其他老师。

李友茂摄影作品(受访者供图)

李友茂摄影作品(受访者供图)

骑老摩托,他几乎走遍同心县所有乡村

到宁夏第一个月,外界的一切令李友茂感到新奇。他找当地同事借了一部闲置的摩托车。一有闲暇,他就骑车出门,带点干粮,溜达到晚上才回宿舍。

这辆有18年历史的老摩托车,载着李友茂穿过起起伏伏的柏油马路,走过漫天黄沙的旱塬,几乎走遍了整个同心县的所有乡村。他去过的地方,比当地同事还多。风景、人物都是他镜头的主角。

随着天气转凉,同在宁夏的福建老乡给李友茂提供了一辆面包车。有了能遮风挡雨的车,他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宁夏其他地方。

尤其在一些偏远的山村,他喜欢拍摄当地村民的日常、房屋建筑和牛羊群。个别警觉的村民看到李友茂手中的相机,会询问他来做什么。

“我是福建来的支教老师”,这成了李友茂在外奔波最常说的话。上了年纪或者不会说普通话的村民可能没办法完全听懂,但大家对“福建”二字似乎有种默契,成了消除距离的密码。有一次,李友茂跟队友去深沟村拍摄,遇到节日返回老家的四兄弟。几个兄弟中最大的超过70岁,小的也有50多岁,知道他们来自福建,拉住他们“话家常”,聊家庭聊工作聊子女。

多年来,一批批的福建援宁人员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淳朴的村民们一听到“福建”,便会友善地邀请他进屋喝八宝茶、聊天。因为接触得多,李友茂基本能听得懂当地方言。

这种温暖又沸腾的感觉,其实在未抵达宁夏就经历了。那年9月3日,李友茂和队友们从福建飞宁夏。飞机乘务员贴心地给大家送上了祝福和鲜花,此时,一位陌生的旅客主动站了起来。他说,宁夏是自己的家乡,在福建同胞的帮助下,这么多年他切身见证了家乡的变化,“非常感谢福建人民对家乡的帮助”。

这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热情得像邻居。

通过微信筹款,李友茂给五道岭子村的姐弟俩送钱(受访者供图)

孩子们像亲人 他倾力资助

在一批又一批支援宁夏的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除了教学工作,老师们还自发开展了助学活动,帮贫困的学生解决难题。

李友茂时常在自己的公众号上更新支教故事,拍摄当地孩子的生活,获得很多人的关注。寒冷的冬季里,他在一次去五道岭子村摄影采风中遇见马兰姐弟俩,了解到他们的母亲智障,靠父亲乞讨维持一家4口人生活。看着这姐弟俩的生活状况令人担忧,他立即通过微信公众号募集到1000元送至她家,帮助姐弟俩度过寒冬。

一年里,他的微信推文通过赞赏的方式募捐到了3万多元,这些钱全部都转交给了当地贫困的孩子。

2017年7月,支教生活即将结束,李友茂想着应该再为孩子做点事。他和队友郑平贵老师积极为两地人员牵线搭桥,通过泉州的朋友募捐到了65000元,一对一资助了第五中学的77名贫困生。离开学校前一天,他们把这些钱亲自交给了孩子们,还帮资助双方建立了联系。

这些受助的孩子有的当年在读初三,正好今年高考。李友茂自己资助的一名学生也刚刚参加完高考,希望他能取得好成绩,李友茂想资助他上完大学。

当时李友茂所带的初二年级,有个机灵乖巧的女生虎雪。初中毕业后,虎雪没能考上高中。得知情况后,李友茂担心她因此结束学生生涯而过早嫁人,鼓励她读职中,掌握一门有用的技术。僵持了一两个月,家人最终同意虎雪继续上学,她报读了青铜峡职业学校护理班,李友茂还给她寄去了1000元学费。这些同心县的孩子们,像亲人一般。

人回来了,心还在同心县

发放完助学金,李友茂和队友第二天就离开了学校,坐车前往银川,眨眼就飞回福建,仿佛做了一场梦。

在宁夏一年,喜欢摄影的李友茂把2T的硬盘装得满满的。回来后,他花了一年时间整理、筹备,举办了《心疼同心》摄影展,在泉州各县市巡回展出了7次,分享自己在宁夏支教的点滴。

之所以取名为《心疼同心》,李友茂解释说,在宁夏当地语言中,“心疼”有漂亮、可爱的意思,与汉语本意形成双重含义,他既喜欢当地的风光和人物,也心疼他们要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寓在希望大家能过得更好一些。

摄影展展出后,李友茂不仅募捐到了8000多元来资助被拍的贫困儿童,还有不少人表达了想帮助孩子们的心愿。李友茂建立了“西北爱心团”微信群,不定期了解资助双方的情况,帮忙协调沟通。

募捐之余,闲不下来的李友茂还干起了“微商”,帮贫困学生家卖枸杞。在支教期间的家访中,他发现几个住在清水河(苦水河)畔的学生家有种枸杞。当地传统的买卖方式,等枸杞收成后,会有贩子来家里收购。学生家长说,他们时常遭遇压价,但自己出门卖也不划算,一次挑200斤坐火车去西安,可能半个月都卖不到一半,费时费钱又费力。自己种的枸杞树,一二十年的树龄,枸杞有质量有保障,为何没有销路呢?李友茂让学生家长在合理范围内定价,按时骑摩托车到国道边的乡镇寄货,每一次寄50斤到泉州来,他亲自推销。这一卖,就卖出了近3000斤。

同心县第五中学的校长评价说,李友茂的支教不

单单是上一年的课,更给学校带来了新的触动。

李友茂说,自己付出的不多,感情无价,他在宁夏被当做了宁夏人,当成了同心县人,虽然人回来了,心还在同心。

日前,同心县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这个暑假李友茂带着相机再回去走走,再拍拍这三年福建对口宁夏支援的新变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诚信的作文议论文 爱打游戏的爸爸作文 幸福与财富作文 我的房间英语作文 珍惜每一天作文 小学生满分作文大全 小学生作文点评 物微情浓作文 以挑战什么为题的作文 赶集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三年级 水杯作文 作文开头30字 秋天作文200字三年级 作文吴方法 优秀600字作文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作文 我的外号作文 初学者心态作文 关于春暖花开的作文 什么造就英雄英语作文 王者荣耀作文 日子作文600字 作文有书真好 描写夏季景色的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 不同眼光看问题的作文 难忘的眼神作文800字 游木兰山作文 某某真了不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