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回望幼教人|蔡邦琼:用52年时间书写四个大字:人民教师

2020-12-10 16:55:01
相关推荐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1951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明确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幼儿园收三足岁到七足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的发育。

幼稚园更名为幼儿园,结束自1922年壬戌学制定名、沿用30年的“幼稚园”名称,也标志着新中国学前教育开始新的发展历程。

出生于1935年的蔡邦琼,彼时也开始踏上她作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漫长征程。本期,我们跟随在幼教战线上奋斗了长达52年之久,见证了共和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她,人们亲切称为的蔡婆婆,从她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与开拓中,去看见一代老幼教人的风采,看见中国学前教育事业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

蔡邦琼

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1953年参加工作,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先后在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成都市东城区教研室、成都市东城区教育局、成都市妇联托幼办公室、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幼儿师范学校工作。2005年正式退休。

1935,红军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于懋功东南的达维地区(今小金县)会师,开启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

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要过。成都市东门大桥油篓街蔡姓人家,在此时诞下一女,瘦瘦小小,取名蔡邦琼。是家中长女。后又陆续生4个妹妹,3个弟弟,生养7、8个小孩,在当时是平常。待蔡邦琼长大3、4岁,便送入离家不远的崇德里,那里有一个教会办的幼儿园,明德幼儿园上学。

▲成都市崇德里旧照

有一个女老师,姓何,30来岁,衣着朴素,个子矮小,大约不到1.4米,是个身体有残疾的人。不过,这并不妨碍她是一位好老师。每天,她早早地上班,在幼儿园门口做晨接工作,每个孩子来,都笑,都一一拥抱。后来的现在,已经85岁高龄的蔡邦琼回忆起自己幼儿园的何老师,依旧是温暖满满。她说,这个何老师很爱孩子,悉心照顾每个人。要是你不开心了,哭了,她总会来抱你,安慰你。

有一次,小朋友们发生冲突,其中一个受了小伤。家长就跑来对何老师破口大骂,并且说了很多侮辱性语言。事后,何老师很难过,但一声不吭,继续满脸笑容地和大家一起玩耍。

“我记得自己当时很生气,并且我想,我很喜欢何老师,我以后也要做何老师这样的老师。”

一个三四岁的娃娃,敏锐地观察与感知着周遭的世界。他们天然地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在当时社会困顿,成人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环境下,何老师给予孩子们无尽的爱与温暖,使蔡小朋友终生难忘。

“长大以后要当何老师一样的老师”,一个小小的种子便在心里种下了。

▲抗战时期的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

长大后,其实就是15岁,蔡邦琼果然进入了“当一名老师”的队伍。她考取当时的华英高级女子中学,保育班。后来,学校又与四川省第一师范学校合并。1953年,蔡邦琼从幼师科毕业。同年8月,于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报到,年轻的姑娘成为年轻的老师,实现儿时梦想。

这是生命开初,一个幼儿教师给蔡邦琼的启蒙。蒙,是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与幼儿教育最为贴切的字眼,是教育启蒙,童蒙养正的意思。在《易经》中的蒙卦是这样描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是说,泉水始流出山,一路必然曲折有险,在这初期阶段,教育者要以榜样,以行动,去培育孩子的品德品质,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

在最初,她感受到老师的爱。而现在,她也要去行老师当行之事。

在校期间,她最崇拜的老师是袁丽华。

袁丽华(1930-1968),女,四川成都人。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教师,全国第一批特级教师,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位教授语文的老师,可是非常不一般。她非常重视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著有《怎样培养儿童读写能力》。在小姑娘蔡邦琼看来,袁老师不但是个语文老师,她简直就是一个表演艺术家。她的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

她还非常地别出心裁。为了培养儿童的注意力,竟在教室里放了兔子。兔子活泼泼,眼睛滴溜溜,在教室里四处溜达,孩子们也可以心无旁骛,专心于眼前的学习。

▲袁丽华

“她长得很好看,课堂又很有趣,孩子们的语文水平都发展得很好。”蔡姑娘觉得,这简直就是自己的偶像。后来她毕业了,走上工作岗位,心里便暗暗发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创办于1914年,前身是加拿大教会开办的“树基儿童学园”,第一任校长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教育硕士蒋良玉女士。从建园以来一直秉持“尊重人的自然发展、激励人的自信发展、成就人的自主发展”的“三自”理念,坚持“游戏为儿童基本生活”的办园原则,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将游戏视为研究的重点,构建“幼儿自主游戏”与“单元教学活动”为一体的“自主游戏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以“游戏”为特色的幼儿园。这些都后话。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幼儿园的情况是怎样呢?在当时,成都市的幼儿园数量很少,公立大概七、八所,教会办的有二、三所,民办的有几所。幼儿园是作为社会福利性机构存在,最大功能定位是托幼、解放家长、解放妇女劳动力,让妇女可以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重点不在教育。因此,老师们最重要的职责是看管和照顾孩子,被称为“保姆”;幼儿园里的活动大多由老师主导的,孩子们没有选择的自由。幼儿教师几乎没有培训和进修,没有继续学习的机会,更谈不上科学研究。

要改变现状。1953年开始,在“两条腿走路”(公民办并举)方针下,幼儿园数量开始增长。从1953年的0.55万所,1957年增加至1.64万所。其中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1953年为0.39万所,1957年增加到0.44万所;其他部门办园(如工矿、企业、机关等部门主办的幼儿园),1953年为0.05万所,1957年增加到0.34万所;民办园(集体),1953年为0.11万所,1957年增加到0.86万所。

蔡姑娘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便赶上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开始了如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的幼教事业发展。

首先是学苏联。

建国初期,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新中国,提出向苏联学习。1954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教研室编写《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形成受苏联影响的学前教育思想和基本观点。

第一,强调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二,强调系统知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把教学引入学前领域)。第三,主张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学前教育。第四,在课程上实施分科教学。第五,重视集体教学。

在此背景下,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提倡“创造性游戏”,旨在改变老师在儿童教育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状况,变教师中心为儿童中心,让孩子自主选择,自由游戏,这在当时看来是有点骇人听闻的事件。谁来搞?如何搞?深受成人控制第一位的教师,如何才能做到以儿童为中心,去解放儿童的天性?几乎不可能,所以也就没人干。1954年,年轻的小蔡老师主动接受了这项任务。

没人干,我来干,我相信可以干好。年轻人的朝气和勇气,很快就被现实打败。

在实践初期,选择玩具、选择伙伴与收回玩具等环节常常是一片混乱!上午的活动“战场”还来不及打扫,午餐已经需要准备……一天下来,疲惫不堪。

但是小蔡老师没有气馁,她把全身心放在工作上,并且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方法——每天与每个孩子进行交流;认真观察每个孩子,发现孩子的需求;坚持每天进行反思,将教学效果和点滴经验教训及体会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每天在把最后一个孩子送走后,便开始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

▲时光在指缝间溜走了

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周基本无休。因为除了教师的工作,她还担任区团总支宣传委员。一天工作结束,还要从三幼步行约莫半小时到达位于东丁字街的区团委办公地。做活动,做交流,做汇报,每每到晚上11点才回家。

星期天也不休息。星期天正好是心无旁骛做教玩具的好时机。当时的初恋男友,也就是后来的丈夫,现在的郑爷爷,那时候还是少年,鲜少的见面时光,便是在做玩教具中度过。

吃螃蟹者,坚持者,全情付出者,最后摸索出在我国开展“创造性游戏”的路径。提炼出“创造性游戏”的实施途径:通过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如何选择玩具、如何选择伙伴、如何收拾玩具从而树立规则意识。很快,这项改革在全市、全省范围内学习推广。也因此,蔡邦琼被评为区、市、省等各级的先进工作者。

▲蔡婆婆和老伴

1956年是令蔡邦琼终身难忘的时间。

这一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先进工作者会议,四川共有14名先进工作者参加,其中一名幼教人便是蔡邦琼。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教育团体。远远地,队伍中的蔡邦琼见周总理向自己走来,心跳加速,紧张得不得了。和周总理握了手!这件事成了她生命中的高光时刻。

高光时刻还接着来,下半年,刘少奇到成都接见各行各业以及妇女界的标兵,蔡邦琼参会。期间,刘少奇关心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并对小蔡老师说:“幼儿教育工作是人生的奠基工程,基础打好了,影响幼儿的一生,你要好好干哦。”

自此,又立下誓言:要为幼教事业战斗一辈子!

接下来的连续四年时间,她都作为先进、模范屡次进京参会领奖。

这是国家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果。从1956年到1960年,四年间,教育部连续颁发若干文件,旨在发展和规范学前教育事业。比如,1956年颁发《关于组织幼儿教育义务视导员进行视导工作的办法》,提出要“广泛就地组织有经验的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担任义务视导员,在教育行政部门幼教科(或组) 的领导下,进行视导工作”,义务视导员“有责任传播优良的工作经验,帮助各园提高工作质量”。

颁发《关于幼儿园幼儿的作息制度和各项活动的规定》,规定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如睡眠、户外活动、早操等。1957年9月,教育部幼儿教育处主办的季刊《学前教育》正式公开发行,为幼教工作者搭建了经验交流的平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刊物。

▲1957年第一期《学前教育》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全国应在3-5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使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能入托儿所、幼儿园的任务”。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到,“要办好托儿所和幼儿园,使每一个孩子比在家里生活得好、教育得好,使孩子们愿意留在那里,父母也愿意把孩子放在那里。

祖国山河一片红。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刻划出不可磨灭的记忆和勇往直前的未来。

1958年出席全国和四川省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会议,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成都市东城区人民代表。这些都是荣耀时刻。

然而很快,便来到灾难深重的时期。

暴雨来袭,必有征兆。1958年8月,教育部主办的《学前教育》杂志停刊。1961年,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全部停止招生。教育部幼教处和幼儿教育研究室均被撤销。1961-1965年,幼儿园数量骤减至1.76万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数量减少至0.44万所、其他部门办园数量减少至0.48万所、民办园(集体)数量减少至0.84万所。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十年浩劫,我国教育事业遭受重创,教育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学前教育也是如此。学前课程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原本的课程体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是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空白期。

对于一个刚刚登上人生巅峰的青年教师而言,一切发展太过迅速。前一秒还是光芒万丈激情四射,下一秒就跌入谷底。由于“红得发紫”的原因,蔡邦琼成为了“被斗争”的那一类,写满“罪行”的大字报贴得到处都是。被批斗、游街、写检讨,关小黑屋;然后就是扫厕所,扫操场,喂猪,值夜班……

就这样整整八年过去了!文化大革命末期的两年,随着社会渐渐恢复正常,小蔡老师又开始回到班上工作。

经历了人生漫长的至暗时期,回归到常态生活中的蔡老师又开始兢兢业业。身心重创之后,仍然怀着一腔热爱和身体力行,她,一个10多岁就入党的党员,显现出异于常人的胸怀。她说,伤害肯定深重,可是我不怪他们。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历史洪流中身不由己的小小因子,选择都是瞬间发生,不能因此给人贴上道德标签。

穿越了黑暗的人,因此更加充满力量。

经过10年动乱,1976年开始,我国教育开始全面恢复。1976年至1990年间,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实现了由沿用“苏式”模式到初步改革阶段的转变,尤其是1981年《学前教育纲要(试行草案)》的颁布,更是促成学前教育课程的变革。80年代,国外各种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特别是蒙台梭利、杜威、布鲁纳、皮亚杰等人的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新的思想在萌芽,新的改革在推进。文革后,蔡老师被调至东城区教研室做全区的教研工作。刚刚经历了重创的社会,百废待兴。为了激发区域内教职工积极性,将幼儿教育工作推向正轨,她迅速干了三件事。

第一,组织全区教研小组,如语言组、健康组、常识组、体育组、音乐组等。没有教材,就发动幼儿园各自渠道去寻找,然后复印分发给大家,开始进行实践研究。

第二,组织全区体育运动会。且此次运动会影响力颇大,波及全市其他区县,并连续三年进行。

第三,组织全区幼儿文艺汇演。

三件事情先后以及并举,轰轰烈烈。一时间,幼儿园教职工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和重视幼儿教育。因蔡邦琼工作的成绩,她先后被调入市妇联托幼任办公室主任、福利部副部长,在机关工作了两年,十分不耐!这位立志一辈子当老师(也不当园长)的同志,还是想回到教育一线。四处游说,也哭了好多次。

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已过四十不惑的蔡邦琼终于如愿以偿,以“不要编制,不要职务”的代价,换来在市教育局继续主持教研行政的工作机会。

▲80年代,蔡邦琼(左二)在省直机关婴儿园观摩游戏活动

接下来的八年,组织全市幼儿园搞活动、学习、教研、入园诊断等等。同时,还负责成都市幼教研究会的秘书长工作。1985年,蔡邦琼被评为省、市幼教研究会积极分子,并在幼教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1990年3月,55岁的她光荣退休。

但幼教工作并未停歇。又被返聘,陆续在新办的幼师附幼工作,三年就完成一级园评定;在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同校的“张燕生、李少康两位老师的课上得很好,对我专业影响很大”。期间,还带一些徒弟。比如那时幼师学校的学生,如今主持金苹果教育集团工作的夏晨伶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说,“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去师傅蔡邦琼老师家里‘搞课题’,很多教研内容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启的,立项、讨论、修改,大家整天整天的待在蔡老家。在学校的时候,蔡老就对我们这些孩子要求非常严格,一生都十分关心成都学前教育的发展”。

▲和昔日的同事、朋友在一起的聚会

90年代以后,我国学前教育课程进行整体改革。90年代前中期“学前课程变革的主题更加鲜明,出现游戏课程、情感课程、领域课程、生存课程、上海新课程等多种课程实践。”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化交流加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总之,9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都逐步扩大,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已初步形成。

在一个适宜的土壤里,蔡邦琼老师继续发光发热。一直到2005年,70岁的她才再次退休。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为共和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同志联合颁发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全国获此纪念章的幼教人士共有三位,蔡婆婆便是其中之一。她十分激动和深受鼓舞。对她而言,小小勋章,非个人荣誉,乃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见证。

▲参加成都市一年一度的幼教老友会

▲和幼教战友在一起

▲人文幼学小伙伴访问蔡婆婆

每天早上7点,蔡邦琼婆婆准时起床,自己做做全身按摩,舒活一下筋骨。早餐后,开始学习,主要是幼教内容。如瑞吉欧、蒙特梭利、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老师的文章,以及全市的科研成果资料轮番看。因患白内障,不适感总令眼睛时不时流着泪,无论看电视,还是书报,每次最多看半个多小时。再换耳朵,听听中央台、国际台广播等。

85岁的她,因为常年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已经不能在小区内逛一逛了,至多在走廊来回几步。但她还是那么那么地关心学前事业。她过去的徒弟、同事、闺蜜们,时常给她电话汇报学前近况。徒弟夏晨伶说,每年至少两次,自己都会主动向蔡老汇报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如果太忙没有去,蔡老还会打电话追问。”

敢为人先、甘于奉献。蔡婆婆当得起“人民教师”四个大字。这位几乎是现在成都幼教界所有中流砥柱们的老师、引路人、支持者,总是谦逊低调,她说我没有做什么,我所做的远比不上现在的年轻人。

如今,蔡婆婆最大的心愿是:保护好身体,想要活得更久一点,好看着你们,看着心爱的幼教事业有更大发展。

编辑:伊佳

责编:付艺薇

来源: 人文幼学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谢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节优秀作文 渴望 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快乐的端午节100字作文 一直喝水不让尿捂住的作文 我的快乐五一作文400字 过元宵节的作文300字 五一劳动节的劳动作文 第一次骑自行车作文400字 我的生日作文300字三年级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500字 关于亲情的作文600字初中 过年包饺子作文400字 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美就在身边600字作文 我懂得了什么作文500字 这样做值得作文600字 读什么有感作文500字 学骑自行车作文600字 时代作文微博 属予作文以记之翻译 最美好的时光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500字 我最喜欢的科目英语作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600字 十年后的我作文800字 别样的风景作文600字 读书的意义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