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戏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探析 长知识了!

2020-12-10 23:45:01
相关推荐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正是中华美学的典型代表,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寓理于情、寓教于乐,表现形式写意凝练,追求意境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从戏曲的发展过程来看,“高台教化”是其主要特征之一,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完成“高台教化”功能,将中国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播种到民众心里。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接触,能从文本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乃至传统价值观的认同;能从表现形式中体味写意美感,提升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艺术修养;学习体验戏曲表演,能形成良好的气质,展示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气神。 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

1.戏曲故事中的价值观 戏曲剧目大量来源于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描绘了爱国孝亲、廉洁奉公、讲仁、懂礼、守信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听故事、看戏还是学戏,都能在轻松的艺术审美过程中受到价值观熏陶。例如:《将相和》中的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表达了要想国家富强必须君臣团结一心、和谐共事,廉颇的负荆请罪又表现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为人之道;包拯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的公正法治的代表,《赤桑镇》《遇皇后》《打龙袍》等也都传递了“依法公正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以关羽为主人公的《古城会》《华容道》以及大家都很熟悉的《赵氏孤儿》等,都生动地表达了“义”的内涵。在表现这些故事的文本中处处体现着价值观的内容,如《赤桑镇》中包拯大义灭亲斩了徇私枉法的侄儿包勉后,劝解嫂娘的一段,有理、有力、有节,既有对国法的“忠”,又有对嫂娘的“孝”:“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责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败坏纪纲,我收集整理难对嫂娘!”很多剧目文本包含典故,如《锁麟囊》中薛湘灵怜贫济困将锁麟囊赠与赵守贞时,赵守贞要留下赠囊恩人的姓名以图日后相报,薛湘灵道“漂母饭信,非为报也”,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的就是韩信年少穷困,遇漂洗衣物妇女赠饭的事,此典故蕴含着“施恩不求报”和“知恩图报”的道理。 2.戏曲文本所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学内涵 戏曲文学融合了戏剧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特点,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为其表现形式,既有“戏”又有“曲”,既有“故事”又有“歌”,所谓“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李渔《闲情偶寄》),因此戏曲文本的表现形式源于诗词,又与之有所区别,保留了诗词的韵味,必是能搬演之曲。例如:时称“雅部”的昆曲所用多为元明清杂剧、明清传奇的剧本,延续了前代诗词的艺术手法,更加突出文学性和文人特征,体现得更多的是文人的意趣,意境感十足。昆曲《牡丹亭》中的一折《游园惊梦》,美词叙景,景衬人情,出神入化地寓情于景。再如:京剧的形成过程可谓博采众长,在其鼎盛时期实现雅俗共赏。其文本既易为大众所接受,又能得到文人的认可,形成一种有着通俗魅力的文学与音乐相融合的特征。《武家坡》中薛平贵(西皮原板)“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薛平贵好一似孤雁归来”,这几句如散文般,通俗又不失诗文格局,并且把剧目场景和主人公的心境表露无遗。 3.表演特征所代表的中华传统美学内涵 戏曲艺术从原始社会的祭祀歌舞开始孕育,在宋代成形,元明两代达到曲词创作的高峰,清朝时期形成以京剧为代表的综合表演艺术顶峰,它的孕育演变过程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华写意美学,程式性、虚拟性是其典型的特征。来源于生活的动作经过艺术提炼,形成一整套表演程式,实现既表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审美。

舞台表演在動作上有追求圆融顺畅的原则,在唱念中体现着抑扬婉转、表意寓情的特点,在调度上体现着简约的写意风格,在服饰道具方面延伸历史的特征。而综合在一起就表现出写意、气韵、含蓄、虚实、意境、婉约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原则,在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手段中实现“以歌舞演故事”的目标,呈现出追求意象、意境的鲜明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旦角表演的女性人物,形、体、声、腔均蕴含着古典女性的含蓄婉约之美,站有婀娜之姿,坐亦合膝收足,行有足不露裙的稳重,跑有圆场的轻盈俏丽。《春闺梦》中翻飞的水袖寄托了女主人公对战争惊厌之绪;《白蛇传》里婉转柔情的唱腔饱含白娘子对许仙的爱恨情仇;《挑滑车》高宠的翻转跌扑展示了战场的滚滚烟尘;包拯的黑色脸谱成为刚正不阿的标志;“宁穿破不穿错”的规矩代表了严谨的着装程式规范。凡此种种,戏曲舞台表演、服化道盔的方方面面都是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集大成而来。 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岔口》,两位主人公在舞台炽热的灯光下,表演黑暗中的打斗,通过摸索的动作,黑暗中寻找的眼神,误打误撞的反应等,均表现出没有光亮的情境。演员通过虚拟表演传递出的信息,观众也心照不宣地接受。戏剧大师焦菊隐讲京剧是“表演里面出布景”。出门三五步,一句台词“到了”配合演员的表演就从自家到了远处的别家;一个将军带领四个副将、四个兵士,就是千军万马;登舟无舟、骑马无马、迈门无槛……这些表现均源自生活,经过艺术加工呈现出虚拟的表演程式。而戏曲观众也是最高级的观众,他们不会追究是否写实,不会笑谈“真假”,他们的欣赏是带着对虚拟程式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写意美学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戏曲艺术的育人功能及途径 1.戏曲艺术对青少年的影响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研,接触学习戏曲专业的学生和接受戏曲普及教育的学生,了解这两类人群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发现接触戏曲艺术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更强。 在专业学习戏曲的学生群体中,学习过程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意志的磨炼,没有吃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是从事不了这个行业的,这种从小锻炼的意志力为其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历史文化及传统美学的熏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明显强于其他同龄人。他们对历史故事了解较多,对传统美学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一点也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如对传统中式服装服饰有更多的关注,对书法、中国画等古典艺术形式也更有兴趣。戏曲专业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天然带来比较密切的师生关系,这种密切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传承着戏曲前辈对尊师重道、坚守敬业、传统美学的追求,给予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影响。通过走访思政课教师,了解到这些“80后”“90后”的学生与非戏曲专业的同龄学生相比较,对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承载的价值观有更强的认同感,在生活中的表现也有明显的不同,小到日常礼仪、个人气质修养、尊师重道的规矩,大到集体观念和爱国情怀。 通过走访调研接受了戏曲普及教育的小学生群体,了解到戏曲中的优秀元素对小学生的影响也很明显。通过听课、观摩、学习片段等方式,学生不同程度地对戏曲中的故事、唱词、身段、服饰、脸谱等产生兴趣,并从中了解杨家将、三国、岳母刺字、楚汉相争、负荆请罪等中国历史经典故事和人物精神,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懂得了爱国、讲礼、行善、勤俭等美德。对写意、虚拟等代表传统美学的艺术形式也有了初步的认知,特别是学生们感到学习过程很愉快,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中国戏曲学院在北京市教委“高参小”教学工作中得到的信息反馈:开展戏曲普及教育学校的校领导、教师和家长明显感觉到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懂事了”“能吃苦了”“更懂礼貌了”等,都是对参加了戏曲课程学生的评价。这是通过与未参加课程学生的比较及学生参加课程前后的比较得出的评价。学生们在唱段唱词中理解了爱国、孝道、助人;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培养了吃苦精神;通过形体的训练,体态和精气神发生变化,气质明显提升;在剧目的排练过程中,不同的角色、演员与乐队的配合,使学生们懂得了合作精神的重要。凡此种种都让教师和家长们感到惊喜,也让戏曲美育的普及者们感到欣慰。 2.戏曲艺术育人的途径

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各地政府也纷纷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了戏曲艺术的相关课程,采取列入校本课、开设课余爱好班、建立学生戏曲社团等各种形式开展戏曲艺术的普及教育。通过举办各类形式的汇演和比赛,来促进戏曲艺术普及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方面,这些举措实现了戏曲艺术爱好者的培养;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戏曲艺术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实现价值观的培育。 这种戏曲普及教育还影响到香港特区的大学生,上海戏剧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近年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设了京昆通识课程,并计入学分,学生逐年增加,每学期都有汇报表演,并在暑期赴沪集中学习辅导。课程在开设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越来越大,课程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学生在学、练中磨练了意志力,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鑒赏能力和认同感,对于香港特区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意义重大。 据不完全了解,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的戏曲艺术教育,有部分已纳入教学计划,但仍有很多只是在社团活动、业余爱好班中开设,并且开设戏曲类课程或活动的学校也还是少数。承担戏曲类课程的教师只有极少数是学校正式招收的员工,而且是按音乐类教师招入,大多数的教师是临时招聘的。这些教师多为专业从事戏曲艺术的人员,以教授戏曲表演内容为主,主要还是通过戏曲艺术本身所承载的内涵来进行熏陶和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戏曲文化的教育。例如:全面推进戏曲艺术进入中小学课堂;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完善课程设置,在戏曲表演课程基础上,拓展到戏曲文本、剧目导赏、戏曲美术等各类课程。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戏曲文化教育,发挥戏曲文化的育人功能,最终实现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什么什么之旅作文 练篮球作文 读书的事例作文素材 我的业余活动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平均分 礼作文 一次探险作文 借物喻人的作文800字 什么的价值作文600字 雨中荷塘作文 友谊在我身边作文 写亲人的作文800字 我是小作家作文 青春的作文800字 以歌曲开头的作文 成长中的关爱作文 做实验的作文 高中作文读后感 自由的作文800字高中 存在作文 描写鲁迅先生的作文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700字 关于定位的作文 追求与放弃作文 以圆梦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我爱夏天 随笔作文300字 春雨的作文300字作文 最好的陪伴作文 关于高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