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安康 粽情飘香!

2020-12-11 20:50:01
相关推荐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古语中有开头、初始之意,“五”与“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据晋代人周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端午节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相关,由“龙升天”祭龙仪式演变而来,既涵盖星象文化内涵,也糅杂多种民俗风俗,从端午节的一项纪录中可见一斑——据统计,端午节叫法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屈原日、解粽节等二十多种,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可谓冠绝群节。

在漫长的历史中,端午节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深受百姓追捧与喜爱,逐渐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等民俗。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影响。从历代诗词中,不乏端午节民俗作品,可以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月有三个五日,第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午。”农历五月正值仲夏,仲夏登高,顺阳在上,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因此,“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也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今年的端午节有些特别,它是21世纪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中的一次。

端午节每年固定在农历的五月初五,但它在阳历中的日期却非常不固定。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闰月”。农历庚子鼠年为闰年,增加了一个“闰四月”。这个“闰四月”从阳历5月23日开始至阳历6月20日结束。受“闰四月”影响,自此以后,庚子鼠年内的农历节日,如端午节等,在阳历中的对应日期相较去年来说,都将向后推迟18天。去年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在6月7日,今年端午节对应的阳历日期自然就落在了6月25日。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表示,21世纪100年内一共有3次端午节最晚的年份,分别是2001年、2020年和2058年,对应的阳历日期都是6月25日。而端午节出现在阳历6月25日还不是最晚的,最晚的是出现在阳历的6月26日,如1906年。

节日起源

数千年来,众多历史文化熔为一炉,每个节日的内涵都很多元。像端午,有图腾崇拜,有屈原传说,也和吴国名相伍子胥、晋国名士介子推、越王勾践、孝女曹娥等有所关联。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甚多,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谙说,各本其源。

据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所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纪念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所以人们”陪而哀之,世论陪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人民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均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端午因节今而形成节日,最早是作为“恶日”来过的。从唐朝开始,人们才逐渐把端午节当作佳节来过,端午日与夏至日临近,这时阳气最盛,蚊子等害虫出现,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有"极阳”之含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阳气极盛的节日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恶病病疫常常泛滥,于是便形成了“躲午(五)”的习俗。后来便以讹传讹,就成了‘端午”。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一个隆重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节日。

节日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干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众多故事传说,不仅产生了许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贴午叶符,悬挂营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赠,赛龙舟,荡秋千,比武,击球,挂钟炮像,迎鬼船,躲午,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宫蒲酒,吃五毒饼、咸蛋、棕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活动逐渐消失外,其他习俗至今仍流传在中国各地及周边诸国。有些民俗活动,如赛龙舟等,已有了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挂艾草

佩香囊

赛龙舟

在过去人们心目中,端午是祛病除疫的节日,五月是整个炎热夏季的开端,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故端午节又叫“五月端”。端阳节五毒肆虐,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小孩子会带来灾难。因此,端午节要举行各种祈福的仪式,祈祷平安,比如供奉祭祀祖先,打醮祈祷平安;每个人还要佩戴香囊香饰;庭院内外都要洒扫干净,清除晦气。端午传统习俗有:蒲艾簪门,虎符系臂,洒雄黄水,饮雄黄酒,佩戴香囊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驱邪避毒,使身体康健。更有意味的是积极养生避疫的健康观和运动观。 “守定龙舟看不归”,让阳光和水,让故事和亲情,健身强体,远离疫病。

吃粽子

饮黄酒

吃咸蛋

民间在端午这天,除了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净身、服用之外,还选食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借以避毒祛邪,防病健身。如艾草有着特殊的清香,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端午时节空气潮湿,中医说道包粽子的箬叶是清热解暑的良药,糯米也具有益气生津、清热的药效。端午节之后,便进入夏季最热的月份了,人们普遍会有上火、中暑现象发生,而此时吃粽子,确实是药食同源的解暑良“药”。当然,雄黄酒有一定的毒性,不宜多饮。

端午节正是接受传统教育的好时机,让我们了解一下像屈原这样的志士的高风亮节,传承好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习俗,都具有十分有意义的,端午节不论是安康还是端午节快乐大家开心健康就好。

传统节日流变而今,各种味道相互交迭,如同那只被裹得紧致的香粽。当糯米、枣泥、豆沙甚至蛋黄、火腿、巧克力等南北西东诸般滋味,用“端午”这传统的粽叶一包,棱角分明又百味纷纭,随手一拎,伴游长江黄河,穿越远古今朝,感谢屈原,感谢中国节,让我们在顾后与前瞻中,保持血脉充盈,端午节互祝安康,每一天也都洋溢着多姿多彩与新意迭出,全球化与民族性相依,环保理念则今古相通,我们在粽香、诗香和天伦之乐中追怀先人的盛德、聪慧与忧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谢相遇作文 书籍的作文 描写闺蜜的作文 砥砺奋进作文 关于草原的作文 唯分数论作文 那一刻我懂了作文 特别的微笑作文 有关记忆的作文 消防知识作文800字 雅思大作文要求多少字 敬廉崇洁作文 初一上册作文第一单元 反对校园暴力作文 大胃王作文 三年级作文写我的妹妹 发现你的美作文 我与书有个约定作文 我家的吊兰作文 种蒜苗的作文 动物作文300字四年级 春雨作文150字 体育节作文400字 捏鸡蛋作文400字 奇葩小学生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佩服作文600字 写感恩的作文400字 长大 作文 介绍美食的作文500字 我喜欢吃的水果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