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奏响乡风文明的嘉峪关乐章——嘉峪关市新城镇野麻湾村调研报告

2020-12-11 21:35:01
相关推荐

图为野麻湾村西瓜文化旅游节。(记者 李巍 摄)

如今,走进嘉峪关市新城镇野麻湾村,迎面吹拂而来的文明乡风给人清爽怡人之感,房前屋后的绿植水嫩轻滑、娇艳柔媚,掩映在花红柳绿之间的农家小院整洁干净,临街院墙上文艺匠人精心雕琢的艺术杰作别有一番气质和风韵……

在野麻湾村委一班人看来,一个村子不能没有乡风文明,没有乡风文明的引领,整个村子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生机、没有活力,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气神也将无从谈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峪关市新城镇野麻湾村始终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厚植了丰富的精神沃土,提供了坚强的精神支柱。

建机制,为乡风文明建设明方向

乡风文明建设向何处去?乡风文明如何培育?乡风文明的活力从何处激发?这一切,都离不开超前的工作谋划、严格落实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野麻湾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要求,成立了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细化乡风文明建设全面设计和总体规划,多次召开村两委及村干部安排部署会,从制度层面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指引了方向。

脉把得准不准、方向定得正不正,村民的意见和呼声很重要。为此,野麻湾村安排专人走村串户,对村民的意见建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多次研讨、分析、提炼、总结后,野麻湾村根据村情实际建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和红白理事会等议事机制,修订完善了《野麻湾村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和《野麻湾村红白事操办审批流程图》,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凝聚了村民共识。

2019年,经野麻湾村五次村民代表大会讨论,12条、72字饱含深情的《野麻湾村幸福公约》正式“孕育而生”,为野麻湾村全面推进依法、依规治村提供了重要抓手。“听党话,爱国家;守法纪,讲诚信;勤致富,俭持家……”在野麻湾村,老党员谢建荣经常给大家讲幸福公约。幸福公约通俗易懂,与野麻湾村相配得很。村之精魂,文以化之。其实,在《野麻湾村幸福公约》的孕育制定过程中,野麻湾村就已经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进行培育了,并评选出了“邻里和睦家庭”“勤劳致富能手”“孝亲敬老好媳妇”“卫生标兵”等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

经过不懈地努力和执着地付出,野麻湾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农村示范社区、省级文明村、全省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嘉峪关市文明村标兵、雄关先锋号和基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是砥砺前行的深深足迹,更是对生活观念持续更新的破与立。

强宣传,为乡风文明建设聚众力

和全国许多乡村一样,村民思想观念能否与乡风文明需要相契合,行为方式是否符合乡风文明建设的标准要求,都离不开宣传教育润物无声的滋养和涵化,野麻湾村也是这样。

野麻湾村有7个村民小组,人口1562人,5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或工作生活,再加上100多名年龄偏大的老人,乡风文明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和制度能否成为每一个村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具体实践,人知人晓、人信人遵显得尤为关键。

近年来,野麻湾村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你行我学、你做我仿的潜移默化之中渐趋演化为村民精神风貌大幅改善的精神源流、乡风文明持续弥漫的共同追求、乡村新气象持续焕发的活力之源。

“乡风文明的培育首先得让全体村民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如何做,怎样才算做到了位!”野麻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成彪如是说。

由于野麻湾村7个村民小组散落在直线距离约为2000米的空间内,单纯地依靠悬挂在村委会等集中场所的各种制度规章很难达到所有人群全部看到的目的。因为有的老年人几年都不去一次村委会。于是,2019年新的《野麻湾村幸福公约》制定出来后,村委会便制作了多幅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彩色宣传横幅悬挂在各村民小组显要位置,大大方便了村民群众阅读、浏览、知晓和记忆。

与此同时,对村里的老年人,村委会还委派年轻且和善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传达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和移风易俗新风尚,并与所有农户签订《野麻湾村移风易俗承诺书》,努力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对长期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村委会依托野麻湾村微信群、QQ群,及时将村规民约等乡风文明的制度规范推送到“群中”,极大地唤起了在外务工人员对家乡的文明认同和情感依恋,让文明的火种在异乡实现了情感化的辐射和精神上的牵引。

种种务实管用的举措,为乡风文明建设触角的延伸,村民思想观念的持续转变发出了动员令、打了“预防针”。

改环境,为乡风文明建设美容颜

改善人居环境,就是为了给农民建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一个村庄要想让人们来过一次还想再来,除了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之外,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小院里杂物满地放,小屋里乱得下不去个脚”曾是野麻湾村不少农户家房前屋后的情景。杨成彪也曾给“不动弹”的村民撂过几句“狠话”:“把房前屋后收拾亮堂了,不是给别人看的,是给自己看的!”

可几十年养成的老习惯要想改过来也非易事,不动点真格是万万不行的。从2019年起,野麻湾村就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大力推进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积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紧盯田园耕地和乡村道路,以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为抓手,开展公路沿线、乡村道路、村庄巷道垃圾清理,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创建”专项整治行动,拆除残垣断壁、废旧建筑物、废弃温室大棚、废旧宅基地,全面增进乡村颜值、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

在野麻湾村,每一个村民都十分清楚:改善人居环境是野麻湾村实施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事关广大村民的福祉,事关乡村的文明与和谐,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为认真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村“三委”班子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实地查看前庭后院环境卫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民意问卷调查。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的人居环境整治验收工作中,野麻湾村累计合格户342户,合格率达到87.9%。整得净、保持久、习惯好、勤打扫的风气慢慢地在野麻湾村扎下了根。

经过两年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野麻湾村清理出了陈年垃圾700余吨。同时,为持续提升村容村貌,村上专门配备了7名清洁员,并对柴草堆放点重新规划,教育引导村民群众增强健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打破了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观念和思维定势。

野麻湾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让野麻湾村重新绽放出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图景,也让新农村、新农民、新农业展现出新风貌、新气质、新容颜。

扬美德,为乡风文明建设传家风

乡风文明的每一点进步,乡村风尚的每一次传扬,都离不开“道德戒律”的规训和每一位村民的恪守和遵循。

近年来,野麻湾村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深化精神文明“八个一”示范工程建设,家家户户传家风、承家训、兴家邦的风气越来越浓。

在野麻湾村,38岁的徐建忠和爱人费小兰用两个人的肩膀撑着照顾父亲、母亲、哥哥和独生子女的困难家庭;何怀巧因智力残疾,在女儿嫁到野麻湾村后,婆婆于彩芹主动将亲家何怀巧接到自己家,并全力以赴给予照顾,让儿子和儿媳安心劳作和打工。像这样的“好婆婆好媳妇”家庭,野麻湾村还有很多。

近年来,野麻湾村高度重视“礼治”这一维系乡风道德和传统习俗的作用,积极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推荐评选,推动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育;以“文明家风”助推“文明乡风”,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儿媳”“星级文明户”评选和文明村镇创建示范活动,邻里关系日趋和睦;通过选树典型,模范引领,好声音不断凝聚,正能量不断涌流。

经过多年的乡风文明培育,睦邻友好、守望互助的仁爱要求已成为野麻湾村家庭和睦的价值基质和审美追求。为传承和弘扬中华孝善美德,野麻湾村在全面了解全村老年人的用餐意愿后,经村委班子协商讨论,经全体村民表决通过后,野麻湾村以四组文化室为阵地,筹措了11万元,装修打造了一个孝老饭庄,让全村35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吃上了“安心”午餐,一时间,孝老饭庄成为老年人的“幸福乐园”,乡风文明的“一面旗帜”。

孕文化,为乡风文明建设凝心魂

乡风文明的培育离不开文化因子的滋养,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既可从精神上慰藉村民,也可以让村民从中体悟到崇德向善的精神洗礼。

近年来,野麻湾村在深入挖掘本乡本土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节会的孕育和涵化作用,连续举办了5届迎新春农民趣味运动会、5届油桃采摘节、7届西瓜文化旅游节,坚持每年举办中秋节、重阳节关爱老人等活动,多次邀请雄关大舞台、市文化馆和公益演出团队到野麻湾村进行演出,在全村激荡起来一股子浓浓的文化味,让节会饱蕴的“诗书气”升腾出了“文明气”。在此基础上,野麻湾村还深度挖掘“地蹦子”、社火等民间特色文化,与“西瓜文化旅游节”“油桃采摘节”等节会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乡风文明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

“让丰富的群众性文化和志愿服务活动去涵养乡风文明的气质和风度,对构筑老百姓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珍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杨成彪说。

为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野麻湾村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蹦子”为基础,先后组建了老年自乐班、广场舞文艺队伍,激发了群众热爱和开展文体活动的热情。近两年参加市、区、镇文艺演出30余场,将新建的乡村舞台、群众健身广场、村组文化活动室以及配套的音响设备予以充分利用,群众的文化热情持续迸发。

为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作用,野麻湾村建立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五星级文明户”“乡贤”等为主体的宣讲队伍,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方式累计开展10余次宣讲活动,让道德讲堂融入农民群众日常生活。

为大力弘扬志愿服务新风,野麻湾村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为重点,以义务植树、文体活动、扶危济困、医疗保健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多种志愿服务活动。两年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在村民中营造了相互关爱、守望共助的良好氛围。

“富而思文、富而思乐。”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这既是嘉峪关高水平全面小康的主旨和要义,更是不断增进全市农民小康福祉的奋斗目标和执着追求。在未来的乡风文明培育中,野麻湾村仍将坚持以既定的目标标准和政策举措不动摇,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和方式方法,让文明的乡风在野麻湾劲吹。(记者 杨亮)

声 明

嘉峪关新闻网原创微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及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按《嘉峪关日报社稿酬发放办法》支付稿费。联系电话:0937-6287604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是什么的作文 近五年高考作文 游文化公园作文 做家务作文450字 海豚表演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目作文 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游龙山公园作文 关于知己的作文 怎么写六一儿童节作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文 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作文 广州之旅作文 写一篇读后感的作文 去沙滩玩的作文 关于社会实践的作文 最有意义的一天作文 失去的一天作文 作文风景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