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对话阅读推广人|任林举:童年 一个人穿过大片草原 去寻一本书

2020-12-12 02:55:01
相关推荐

提起任林举,很多人都会想起《粮道》。2014年,《粮道》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又获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君子兰文艺奖等。近年来,任林举主要从事散文、纪实文学及文学评论的创作,长篇散文《玉米大地》获长白山文艺奖、吉林省精品图书奖,散文《西塘的心思》获第七届老舍散文奖,《此心此念》获中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奖等等。

从《玉米大地》《粮道》到《贡米》和《此心此念》,任林举的创作总是浸着“回忆”的底色,围绕着“土地”“农民”与“庄稼”徐徐展开。

“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都很熟悉、了解,也有很深的理解和思考,所以最初的写作就从三农入手。后来,文学界以及自己,都觉得我对三农问题介入得深,有了很好的开掘和写作基础,就把这方面的题材当作一个重要的文学支撑。可能关注得越多思考越深,在这个领域里走笔越轻松、自如一些,也属于轻车熟路吧。”

本期“对话阅读推广人”,特别专访著名作家任林举,请他畅谈“阅读”与“写作”带给他的精彩人生。

任林举,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第5届鲁迅文学院高级评论家班学员、第28届鲁迅文学院作家深造班学员。近年来主要从事散文、文学评论及纪实文学的创作。散文《岳桦》被2009年全国第二套高考试卷选为阅读理解试题;目前著有:《玉米大地》《粮道》《松漠往事》《上帝的蓖麻》《时间的形态》《此心此念》等著作十余部。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七届老舍散文奖、第二界丰子恺散文奖、首届三毛散文奖、2014年最佳华文散文奖、长白山文艺奖、吉林文学奖等。

记者: 您在《家住大泽西》一书中描写了自己的童年和成长环境,并写到了“着力看书和教育子女的母亲”,与大家分享一下您童年时期关于阅读的故事吧!

任林举:我的童年是一个物质和知识都很贫乏的时代,不但吃穿有问题,书籍也很少。很多书籍都因为“破四旧”被销毁了。特别是广大农村,能够看到的书籍就更是少得可怜。记得当时的供销社里,只能买到毛泽东著作、新华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和鲁迅的书。此外,还有几种“小人书”,大多都是一些古今英雄故事,可能就是那个时代的童书了吧?除公开阅读的书籍,还有一些不敢公开或半公开的书籍,就是一些有点儿文化的人家里私藏的书籍。一般都是古代的章回小说,发黄的“唱本”,比如“三侠五义”《薛刚反唐》《瓦岗寨》等等,已经不记得古典“四大名著”那时是否在禁之列,反正都从别人的手里借来读过。一个村子里大概也就有那么十几本书在悄悄地传来传去地看。父亲在世时,是村子里的业余说书人,每年冬天都有很多村民聚集到我家里来听父亲说书。自己村子里的书“说”完了,就去另一个村子里去借,或用自己手里的书与对方互换。母亲虽然怕耽误我的功课,不愿意让我听那些“闲书”,但也没办法控制。家里的空间小,大人聚在一起“说”书,我就在一旁跟着听,但还要假装学习功课。人有时很奇怪,越是没有书可看,越觉得对书籍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方设法是要找点什么看。有一年,父母都因为有农活儿脱不开身,还派我去8公里外的舅舅家去借书。我那年可能12岁,为了一本书,要一个人穿过一大片草原,去另外一个村庄。

记者:近年来,您创作《粮道》《玉米大地》《贡米》《此心此念》的等多部关注三农的作品,是什么动力或原因让您一直坚持聚焦三农?

任林举: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都很熟悉、了解,也有很深的理解和思考,所以最初的写作就从三农入手。后来,文学界以及自己,都觉得我对三农问题介入得深,有了很好的开掘和写作基础,就把这方面的题材当作一个重要的文学支撑。可能关注多越多,思考越深,在这个领域里走笔越轻松、自如一些,也属于轻车熟路吧。其实,这个领域并不是我的全部,在我所有的作品中,这个领域的作品大约占到四分之一左右。

记者:您近年主要从事散文、纪实文学及文学评论的创作。平时,您最喜欢阅读的文学体裁也是散文吗?您觉得在阅读中,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什么?

任林举:一个作家的写作的领域往往与阅读领域是不完全重合的,不论从涉猎面和涉猎深度,阅读的领域似乎都应该更大一些。如果没有其他文学题材的滋养和支撑,手中这一个或几个文学品种的写作,很可能就会因为失去相关支撑而逐渐萎缩、枯竭。我一直认为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所以除了对散文和纪实文学的高度关注,对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我也比较感兴趣,并作为一种爱好一直保持着阅读和探究。比如,对小说、诗歌的阅读和少量创作,对绘画、摄影和音乐的长期关注等,都作为一种修养或滋养反映到我的创作中来。文学,不管以哪种形式体现,最终都将是一个作家的综合素质和内在世界的体现。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蕴涵与文字之中的人和人的情感、体悟、境界、情怀和灵魂。

记者:您专注农民、关注黑土地,并曾经多次走进农村为农民朋友开展读书分享等文化活动。请从您的角度,谈一谈农民朋友应该如何阅读,并为他们推荐一些书籍。

任林举:我不认为农民朋友和其他读者朋友有什么太大差别。除了一些生产技术或专业性的书籍,我觉得没有什么特殊性,读什么都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当然,有些人希望关注一些熟悉的事情,有些人愿意关注一些陌生的、自己没有经验的事情。喜欢结合实际的朋友就多读一些与农村和农民主题有关的书籍;喜欢陌生化语境的朋友,可以读一些历史的、武侠的或科幻的。读书,其实也是一件很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兴奋点,也就是特殊性,笼统的推荐往往并没有良好的效果。

记者:近期,您正在创作一部反映吉林省脱贫攻坚历程的报告文学作品,在两个月的过程中走访了10余个扶贫开发重点贫困县,收获了大量一手资料。在这次创作过程中,您有什么体会?最想通过这部作品传达出什么?

任林举:如果这部书出来后,我倒建议农民朋友们买来读一读,这对他们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部作品主要以乡镇以下干部、群众以及驻村工作队为书写对象,通过各类曲折、复杂的扶贫故事,反映了扶贫攻坚给农村基层组织带来的冲击和检验,也反映了农村经济、政治和人文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扶贫干部给农村工作带去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气象。

过去,国家没有明确提出扶贫攻坚,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分配等很多问题都隐藏在暗处,“草色遥看近却无”,很难搞得清楚。现在,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国家工程,村民的生活通过一些公开、透明的督查、第三方测评等等程序,让原来的很多问题,可以直接呈现在公众视野。作品通过一些典型事件或典型人物,以及各种人物、力量的交叉或交锋,体现了各种身份的人之间人性的、文化的、观念的、境界的、情感的、制度的影响、冲突和融合。

记者:作为吉林省全民阅读大使,在下一步工作中,您想如何推动全民阅读?谈谈您的想法。

任林举:推动全民阅读,首先要解决一个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的问题,有一些成年人并不是把阅读当作乐趣或提升自己的渠道,而是将阅读当作一种负担和累赘。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领,改变人们对阅读的认识和感觉。通过有针对性的讲座、推介、互动交流等活动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开展阅读者个体“诊断”活动,确定一些阅读者的知识、精神需求,根据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籍,指导阅读,进而有效推动读者个人素养、精神境界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纪洋/文 张丹/策划 编辑:徐青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 怎么制作文件夹 语文作文万能开头 保护水资源作文 英语作文常用句型 环保作文800字 关于袁隆平的作文 说明文作文300字 感动中国人物作文 满分作文开头结尾 写雾的作文 作文我和书的故事 全国优秀作文 小学生同步作文 变通作文 面对困难的作文 初一生活作文 有关春天的作文 感受幸福作文 观察动物的作文 我真高兴作文 片段式作文 国庆节英语作文 和平作文 春节的作文怎么写 小乌龟的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 调查报告作文 作文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