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代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 现在很少看到了 你家乡还有吗

2020-12-12 02:55:01
相关推荐

现在的春节气氛反而不如从前,由于物资极大丰富,该吃的平时都已经吃了,该玩的平时也能玩到,少了一分期待,少了一分年味。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之后,春节的各种习俗重新引起中国人的重视,因为这些习俗平时不会进行,这才是我们最为珍视的节日味道。但是有一个习俗,在古代非常重要,现今却几乎销声匿迹,很少的地方才能一睹风采。

这个习俗就是“鞭春牛”,并不是抽打真正的耕牛,而是用鞭打泥巴做的牛。清代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北宋时的《东京梦华录》也有类似记载,而成书更早的《后汉书》则在《礼仪志上》中描述道:

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那么鞭春牛的来历是怎么样的呢?在《史记》中,有一位叫做少昊氏的先祖并未记载在内,但其它的史料却屡有他的身影。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中,少昊与高阳、高辛、陶唐、虞舜列为五帝,并且是五帝之首。《左传》中,郯子自认为少昊氏的后裔。

少昊氏率领部众迁移到黄河中下游定居,并让他的儿子句芒教习部众从游牧改学耕作。当时没有现成的历法,在寒冬即将过去的时候,句芒则将芦苇烧成灰放在竹筒之中。等到冬尽春来的时候,万物复苏,气温上升,草灰漂浮起来,这就到了春耕的时候了。

于是,句芒便让大家一起翻土犁田,开始一年的辛勤劳动。部众都服从句芒的命令,不过耕牛却不懂人语,也不识节气,仍然懒洋洋的在不肯下田干活。

有人建议抽打耕牛,驱赶它们劳作。但是句芒坚决不同意,当时耕牛是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句芒把它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为珍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句芒下令让人用泥土做成牛的形状,放在耕牛旁边,抽打泥土来杀鸡儆猴。

耕牛看到同类被鞭打,顿时吓得惊慌失措,困意全无,乖乖得跟随主人下地干活。一年之际在于春,春耕把握好了,收成自然也就提高了,百姓获得比游牧更多回报,自然愿意定居起来,栖息繁殖。

后来,看灰定春,鞭打土牛,便逐渐形成了判断时令的方法,而句芒也逐渐演变成专职农耕的神。从周朝开始,鞭春牛便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动。

唐朝时,鞭春牛被赋予更为专业的农耕作用。朝廷在前一年的夏季便组织专人计算春天到来的准确时刻,并制成耕牛和句芒两座土像。如果立春在农历腊月十五之前,句芒的像就站在土牛的前面,如果立春在农历腊月十五之后,两者的位置则互换。古时农民读书写字的很少,就是靠这种质朴的方式来传达耕种的大致时间。

到了宋代,鞭春牛更多的用于迎春活动。立春的前一天,春牛被送往开封府中“鞭打”,各地县衙也在第二天开始鞭打春牛。随后,大街小巷都开始售卖小春牛,后来还给春牛制作各种衣服,并伴有花饰。

在民间,鞭打春牛还有不少讲究。春牛用泥土做成,腹内还需放置五谷杂粮。第一鞭由在场地位最高者开鞭,随后根据长幼尊卑的顺序依次进行,直到最后一人鞭打完成后。再将春牛砸得稀巴烂,这时候众人一拥而上,抢夺土牛的泥巴碎片和散落的五谷。

随后,人们再欢天喜地的将这些泥巴碎片和五谷杂粮埋入自己的田地之中,期盼来年能够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为了给节日增加气氛,劳动人民又自娱自乐增加了装扮春牛,春牛游街等多种活动。

到了清朝开始,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被打破,务农已经不是百姓的第一选择,鞭打春牛的习俗开始走下坡路。到了民国时,工业、商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春节习俗也更多转向反映当时经济、政治风貌的行业,很多地方鞭春牛习俗绝迹。

到了今天,社会开中重视文化习俗的挖掘,遗忘已久的鞭春牛又开始回归。全国各地相继有比较出名的鞭春牛习俗申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知道您的家乡现在还有没有这个风俗。

参考资料:《山海经·海外东经》、《淮南子》、《句芒: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燕京岁时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做手工花的作文 美丽的漓江作文 暑假的第一天作文500字 好老师的作文 三只小猪的作文300字 我的长生果作文仿写 让时间慢下来作文 说说我这个人作文 向着自己的追求作文 公园的一年四季作文 杨树作文300字 什么不容易作文600字 自立作文600字 师恩难忘作文四百字 新学期的所见所闻作文 说说我自己400字作文 学期作文 我的家国情怀作文 关于运动会跑步的作文 动物园作文结尾 神笔作文 初一作文自我介绍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 怎样写人的作文 我的小伙伴六年级作文 开学第一周作文六百字 我的烦恼优秀作文 与书香为伴作文 端午见闻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