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快清明了 你家乡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清明节的风俗你知道吗?

2020-12-12 18:00:01
相关推荐

我的家乡是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原名邹县。在邹城市北面二十公里处就是儒家圣地曲阜。邹城市既孕育了中国的“至圣”,又孕育了中国的“亚圣”两位“文圣”,成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素有“孔孟圣地,邹鲁秀灵”,“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邹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文化灿烂,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

清明与寒食两节相近,在民间早已合为一节。

冬至后105天为寒食。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被火焚于绵山的忠臣介子推的。当时晋文公下令禁火,后来形成了民间节日。民国初年, 每逢此节禁火三天,三天内只能吃冷食,有的还禁止夜间点灯。因冷食伤身,常有人罹病,冷食习俗渐趋绝迹。

寒食次日为清明节。上坟、插柳、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清光绪十八年编修的《邹县续志》记载:“清明节,扫墓,插柳于门,儿童带柳花、吹柳笛,踏青于尼、防、凫、峄诸山惟所陟。是月有纸鸢、秋千之戏。”

在曲阜,清明和十月一,是孔氏家族人孔林上坟扫墓的日子,亦称上官坟。在孔林祭祀上坟者,除孔府及曲阜当地孔姓外,全国各地的孔姓族人也都赶来祭孔林。1939 年编修的《曲阜县志》载:“清明祭扫与他邑同……孔氏宗族无虑数千百户,皆此一日祭扫,过期即各散去。”民间以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一为祭扫林墓的日子,因此称这三个节日为“鬼节”。 上坟的人,携带火纸、酒壶、供菜到祖茔祭拜。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给亡去的父母上坟。祭拜之后,要为坟墓添土,俗谓之为祖先修屋。

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插柳,用柳条编帽圈戴在头上。相传,火焚绵山的第二年,晋文公到绵山祭莫介子推,当时他指了椰条,编成圆戴在头上,后来人们仿效他的做法,形成了风俗。

清明节前后,当地青少年有放风筝的习俗。曲阜城里的孩子喜欢到地势较高的周公庙附附近去放风等,邹城城乡的孩子们多在因为当地人认为断线风河堤库坝等远离村庄住户的地) 放风筝。 遇有风筝落在家筝落在了住宅内是一个凶兆,预兆将发生火灾。放风筝的人,而要把拾!拾到的风中的情况,主人一定不会把风筝还给放风筝的人,而是把拾到的风筝压在磨盘底下,用来破解灾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 追梦路上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天作文300字 打铁花的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感恩有你作文6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 追逐梦想作文6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600字 新学期新征程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开头 沟通作文600字 尊重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600字 想象作文300字三年级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作文 被老师打屁股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大全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每逢佳节作文 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寒假作文300字 拜年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50字 突破作文600字 元宵节400字作文 春节的作文200字 春节作文五百字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