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鲁迅《伤逝》爱情如果能够解释 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因此而痛苦了

2020-12-13 09:55:01
相关推荐

最近热映的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有一句经典台词:“爱情如果能够解释,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因此而痛苦了。”何故痛苦?这让我不由地想起鲁迅说的“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也许大多数人理想中的完美爱情都似幻梦一场,所以才有了那么多恋梦被现实击碎后迫于将就的痛苦。

我们总是习惯把爱情复杂化,比如在读《伤逝》时难免久久不能释怀,非要追究到底,想要探寻故事里的涓生和子君究竟为何分手,或者想要明白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其实,关于爱情谁也无法解释得明明白白。

我们所处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的丰富与深邃是无穷尽的,爱情亦是如此。《伤逝》中所言的“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被无数人奉为爱情宝典,但究竟又有多少人明白这句经典中的要义?众所皆知,好的爱情必定会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更勇敢,更好地生活。但我们却时常像涓生一样“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今天这个时代,真的就没有涓生与子君了么?想起震撼人心的那段话:我们都太胆小,民国时不敢做军阀,太平盛世不敢说我爱你。我忽而明白好的文学作品绝是不会局限于时代的。百度词条如是解读《伤逝》:“《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

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 小说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

读罢《伤逝》,我不想去深究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面临的社会与爱情,却同样陷入了对现今爱情的深思。在我看来,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爱情的生发点似乎都是相通的,是触及心灵的。我甚至觉得一见钟情也没有什么虚芜的不合理,我相信“相由心生。”爱情从不会莫名其妙就发生,可能某个人真正让你眼前一亮为之瞬间心动的不是外表的皮相,而是刹那灵魂初见时的闪光。

真正长久的爱情首先少不了精神层面的吸引和契合。涓生与子君最开始的心灵所向上是彼此理解的,他们畅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气,谈男女平等,聊文学,议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子君更是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些都引发了涓生灵魂的共振。悲哀的是他们的爱情萌芽于思想层面,却也毁灭在思想层面。故事的后来经历种种变故,涓生理想的虚无主义与子君虚无的理想主义发生了激灭的思想碰撞。

鲁迅说“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不仅仅是在强调物质层面,也在强调精神层面。我不否认爱情里物质的重要,但是爱不爱与物质不是直接相关。诚然,物质上的贫乏加速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由满怀希望走向绝望,可是涓生是在看遍子君的身体和灵魂后才心生动摇。

我们不能总是把爱情坚持不下去完全归罪于现实中的物质需求。只会纠结于爱情和面包的选择题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总是下意识逃避了考虑“先有爱情,再有面包”,理直气壮地认为“没有面包,谈何爱情”,更深一层来说,往往我们知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却完全忽略“上层建筑反作于经济基础。”

爱情不是幼稚的游戏,也不该是无聊的消遣。涓生子君之间有过的爱情是在孤独的催化下生发的。他们尚未完全了解对方的人格之前,便不顾一切走到一起,不仅思想幼稚还过早地开始了同居生活。他们只想到以同居的行为来激烈地抗击当时整个文化,却未理智地分析过这份爱情的存在状态,最后陷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困境。

子君追求平等的女性意识觉醒在爱情的开始,又迷散在同居后日常生活的琐碎里。子君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坚定的上层建筑,涓生是她的物质依赖和精神寄托。在爱情生活她失去了自我,注定承受不了爱情的变数而无法独立,最终被卷入现实打压的洪流,遭涓生抛弃之后选择走向死亡。

涓生一直口头强调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然而他却在爱情出现问题时,不负责任地逃避,一边抱怨子君不理解自己一边不尝试争取沟通,放任着爱情的步步灭亡。在我读来,子君死后,涓生道貌岸然地忏悔也不过是为了掩盖内心的不安。爱情中两个人都互不努力,再深的感情也会被一点点消解。

爱情最美好之处莫过于“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即爱情的作用是能通过一个人而达到对整个世界更深切的热爱,由于爱情而更加迅速而深刻地成长和完满自己,长成更具生命力的自己,并携对方一起体会生命无论浓淡的喜悦,无论形式的孤独和充盈,无论数量的一切生命滋味。太抵爱情从来不需要什么解释,因为它裹杂得越多,越难解释。

惋若风中响起的民谣里唱的“你隐约看到一座桥,却还是逃不出你内心的荒岛。每天面对着拥挤的人潮,你是否想和我一起逃,可我已丢掉了船,又烧掉了帆,还砍断了我的桅杆,来到那片有你的海滩,却找不到属于我的港湾。我穿过峡谷,又翻过雪山,路过无人的戈壁滩,看遍人间的欢乐和悲惨,却找不到属于我的答案。”

可能我们终极一生,也找不到所谓爱情长存的完美答案。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的总结和解读,却很难解释自己的爱情。爱情如果能够解释,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因此而痛苦了。爱情哪里需要解释,爱情的苦海,我们都需要努力自渡,聆听心海的呼唤,奋然朝着痛苦的反方向靠岸……

文:森屿微凉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

[饼子读书-读后感系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喜欢小狗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 以我为主题的作文 自信作文500字 满分作文700 陪你一起 作文 创新发展作文 小学生作文投稿 诚信的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600字 过年的作文三年级 幸福的时刻作文 印象深刻的人作文 书信作文600字 公园一角作文 四季作文500字 写人200字作文 舞蹈比赛作文 家人的爱作文 我的朋友500字作文 写故宫的作文 高考作文议论文 礼物作文300字 照顾妈妈的作文 中国红作文 逛超市的作文 作文我的假期生活 作文培训加盟 谦让的作文 骑马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