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守望相助 坚忍不拔——致敬武汉战“疫”中千千万万个平凡英雄

2020-12-13 10:45:01
相关推荐

新华社武汉2月28日电题:守望相助,坚忍不拔——致敬武汉战“疫”中千千万万个平凡英雄

新华社记者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个平凡的英雄挺身而出——

平日里,他们是你我的朋友、邻居、同学;

他们是一个个网格员、快递员、环卫工、志愿者……他们是每天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普通人。

疫情来袭,他们是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

“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特别是武汉人民和湖北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

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人,在非常时期挺身而出,用不平凡的付出传递希望,汇集起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点亮战胜疫情的希望之光。

在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汉口大药房,丰枫把为居民购买的药挂在身上(2月24日摄)。新华社发(武汉后湖街道供图)

坚守,他们彰显一份担当

24日,立在武汉街头,身上挂满药袋的丰枫感动了无数人。

他是武汉江岸区后湖街道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为购买居民所需的药物,和同事从早上5点多就守在药房门口,12个小时后终于拿齐了近100份药。

丰枫身上的药袋子,是病人的希望,也是一个普通网格员的一份担当。

此时此刻,湖北有17万名网格员正为隔离在家的居民买菜送药,跑前忙后。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务院新闻办记者见面会,邀请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团结奋战的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外卖骑手吴辉在记者会上(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街道上的行人、车辆少了,但有一群人的身影却时时出现。

“只要我们还在跑,武汉就不会停下来。”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们,成了城市运行的“摆渡人”。

疫情暴发后,吴辉也感到害怕,他打算不再外出送外卖,从大年三十开始休息。“可是看到前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吃泡面,我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他问自己。

吴辉决定春节继续送外卖。大年初一第一单,就送到了中南医院呼吸内科。“从那天起,我接到了形形色色的订单,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被各种各样的温暖感动。”吴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发到微博,网友粉丝纷纷为他点赞。

在略显空旷的武汉街头,还有一群人穿着亮黄色的马甲值守巡逻。

“今年元月23日凌晨,接到赶赴武汉天河机场执行交通管制的任务,那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武汉保卫战已经打响了。”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区分局局长张晓红说。

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来自武汉市东西湖区公安分局的民警张锦星(右)与同事刘晨在进方舱前向同事敬礼(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过去一个月里,武汉市两万多名民警承担了社区封控、治安巡控、医院守控等任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没有人叫苦叫累,一句“抗击疫情,用我必胜!”的口号,显现他们的决心与担当。

在“主战场”医院,除了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还有一群人在干着又脏又累又危险的活儿。

江岸环卫集团工作人员在武汉街头清运社区生活垃圾(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眼下,在武汉的定点医院、方舱医院以及众多集中隔离点,2200余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保洁、消毒杀菌、转运垃圾等。

武汉国博方舱医院,陈万和穿戴好防护装备,背上盛装25公斤药水的喷雾器,对方舱医院49个果皮箱进行消杀;妻子狄会兰也“全副武装”,用蘸过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走道桌面、微波炉和饮水机。

6个小时后,汗水浸透了衣背,陈万和、狄会兰脱下“战衣”走出方舱。“方舱室温23℃,我们穿着防护衣和隔离衣密不透气,人人都汗流浃背!”47岁的狄会兰说。

陈万和、狄会兰夫妇原为汉阳环卫集团一公司环卫工,平时清扫大马路。2月9日晚,得知单位组建环卫突击队进方舱医院,夫妻俩双双请战。

无数个人的坚守,无数个人的担当,夯实了打赢武汉保卫战的必胜基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务院新闻办记者见面会,邀请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的普通工作者讲述他们团结奋战的故事,并回答记者提问。这是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在记者会上(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奉献,他们付出一份力量

“我叫华雨辰,我是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我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武汉90后。”华雨辰这样介绍自己。

可是,眼下的华雨辰不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她还是司机、测温员、搬运工、方舱播音员——她是一名志愿者。

“我不是医生,没有办法上前线救助病人。我特别想站出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就报名成为志愿者。”华雨辰现在每天要工作8个小时。

“我在方舱医院播音第一天,有位51岁的阿姨过生日,我们放了生日歌,虽然看不到她的表情,但从她身体动作上看,我觉得她挺惊喜的。”华雨辰说。

“雨衣妹妹”刘女士在位于武汉光谷青年城的餐饮门店厨房里分装盒饭(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还有一位姑娘,一个24岁的川妹子,医生、护士们叫她“雨衣妹妹”。

“雨衣妹妹”从事餐饮行业,看到许多医护人员吃不上热饭,2月3日,她带着厨师和食材,“逆行”十几个小时驾车从成都赶到武汉。第二天就开工做饭,免费为武汉的医护人员送餐。

“雨衣妹妹”每天送400至600份盒饭。刚开始送餐时,没有防护服,她就穿着雨衣,开着自己的车跑各家医院。

“要坚持到疫情结束,直到不需要为止。”“雨衣妹妹”说,“等疫情结束,要好好到东湖边走一走,看看武汉春暖花开。”

此时此刻,在城市急需之处、细微之处,一个又一个“华雨辰”“雨衣妹妹”,改变了平日里的身份,戴上口罩,挺身而出。虽然没有三头六臂,但她(他)极尽所能。

“咱们虽然没钱,但可以出一份劳力啊!”

带了些干粮,卷了床棉被,戴着口罩,翻越秦岭,甘肃农民王东林驱车千余公里赶到武汉。刚开始,他想参与雷神山医院的工程建设,但都是专业施工队,“挤”不进去。他转身来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当起装卸工。

“全国各地送来了很多爱心物资,我们必须及时送到医护人员的手里。”淳朴的王东林没有豪言壮语。他说,看到医护人员工作生活条件有改善,他就高兴,“我想坚持到夺取疫情胜利的那一天”。

疫情当前,平凡如你我,能做点什么?这个问题,在志愿者们站出来的时候,就有了答案。

“中学保卫科长孟成波主动要求到卡点值班;个体诊所的医生覃东升承担了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监测的工作;待业青年覃柯源在社区办公室负责接电话,做记录,做台账……每天不停地电话打来,都说要做志愿者。”湖北松滋市新江口街道歇金台社区民警毛家宝翻着本子上的记录说。

“从开始的6个人,到现在的600人,大家虽然不认识,但是有着一个共同名字‘美德志愿者’。”美德志愿者联盟发起人汤红秋,原本是一名翻译,从武汉“封城”起,她就筹划着如何为疫情中的医护人员、患者服务。

在汤红秋的朋友圈里,每天深夜都能看到她们一天的“战绩”:羽绒服、口罩、消毒水、卫生巾、蔬菜、盒饭等,各种捐赠物资从接收到运输、分发,井然有序。一些不大棘手的问题,从信息发出到解决,有时只需要几分钟。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全市在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已有5万人。一个个平凡人的逆行,一个个普通人的携手,搭起了一道道阻击疫情的防线。

还有一群群人,来自天南海北,只是互相认识微信头像,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大家活跃在手机屏前,忙碌在物资采购、分发路上。线上线下结合,到底有多少志愿者正在参与战“疫”,至今无法统计……

无数个人的奉献,无数个人的付出,凝聚了打赢武汉保卫战的澎湃力量。

心理咨询师王怿在武汉的家中进行公益直播,对观众进行心理疏导(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坚忍,他们传递一份希望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一个个平凡的英雄坚忍不拔,为我们传递着必胜信心。

得知下辖的洪珞社区工作人员中有1人确诊、3人发热、3人需要隔离,武汉市珞南街党政办干部黄恒主动请缨来到社区。9000多人的社区,工作繁多,黄恒累得腰椎间盘突出旧疾复发。

但是他选择了坚守——躺在党群服务中心的硬地板上,他双手轮流接打电话,继续帮居民联系车辆、解难救困。“群众有需要,我们就要顶上去。”

疫情严峻,但近千万武汉市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坚忍与克制。湖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荆玉梅说:“打来电话的人,有哀伤,有悲痛,但也有期待,他们用配合与坚持,守护着武汉。”

病魔可怕,隔离病毒,但爱心依然在传递。

领到7200元的“工钱”、300元“交通补助”,建筑工人骆名良选择购买了145箱牛奶,并悉数捐给了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医护人员、执勤人员。

“我是个手艺人,做这点微不足道的事,相比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真的不算什么。”骆名良是一名在火神山医院从事内装项目的中建深装公司工人,他的话语朴实,但触动人心,“一线医护人员这么辛苦,只想尽一份力。”

在武汉Wakanda轻饮咖啡店,工作人员在打包咖啡(2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乐文婉 摄

因为爱心,有人送出一杯杯温暖的咖啡。

武汉Wakanda轻饮咖啡店每天冲出约500杯咖啡,附上手写祝福,免费送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手中。一群年轻创业者早已决定,不计成本,坚持送到疫情结束的一天。

因为爱心,有人伸出胳膊献出血浆。

程琳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捐献血浆(2月18日摄)。新华社发(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供图)

丈夫还在一线救治病人,她来到医院,成为一名捐赠血浆的爱心志愿者——2月18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献血浆者,她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妻子程琳。

不仅自己参与,程琳还带着同是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同学,来到金银潭医院的献血点。经过一系列的问询、检查等评估后,成功捐献血浆。

“这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谈及疫情中武汉群众,钟南山院士曾哽咽赞叹,“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对中国战“疫”给出这样的评价: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

武汉市西城壕社区网格员黄丽芳(左二)与志愿者柳莹(右二)、张琦(右一)为空巢老人送菜(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无数个人的坚忍,无数个人的传递,奏响了打赢武汉保卫战的雄浑壮歌。

疫情犹如暗夜,但在武汉的夜里,“希望之光”依然每天点亮。

武汉成为疫情的风暴中心,27岁的温瑞决定留下来。他是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的一名现场安全员,负责武汉长江二桥的亮化维保。他的职责之一就是保障这些灯光,持续地闪耀在长江之上。

每到夜晚,“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致敬抗疫英雄”……这样的灯光字样,都在温瑞的注视下亮起。

江城武汉,灯光闪耀。临江大屏上,字幕依然在滚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字样,已经悄然更换为“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携手向前,我们一定必胜!(记者李鹏翔、秦交锋、梁建强、李伟、侯文坤、伍晓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作文600字 初中作文我的新同学 写过春节的作文200字 放学之后作文 二年级介绍自己的作文 福尔摩斯作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文 my trip英语作文80字 2014安徽高考语文作文 扫墓的作文 走丢的作文 体育课的作文 奶奶的味道作文 作文奇妙的梦 三年级作文新学期的打算 老师的礼物作文 湖边风景作文 蒲公英的作文300字 初心依然作文500字 父亲的温度作文 城市文化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教案 七年级写人写事作文 自作自受作文 chatgpt高考作文 亲情无价作文 三年级数学作文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作文 关于责任的作文素材 鸢尾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