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你越数落 孩子越不听话!坚持3个原则 比你数落无数次都管用

2020-12-13 13:45:01
相关推荐

文 | 凝妈

“作业认真写啊!”

“我知道!”

“不说你知道吗?”

“不用你管!”

“我管你还不对吗?”

“用不着!”

“我跟你好好说话,你怎么这态度?”

孩子愤愤回房间了。

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家庭上演着,孩子突然有一天变得不听话了,让老母亲内心澎湃。孩子小时候很乖呀,只要听到妈妈的要求,绝不含糊,立马完美完成。但是长大以后,好像就变得不那么听话了,总想跟妈妈对着干。真的是孩子长大变得不听话了吗?到底怎么让孩子“听话”?

孩子是越大越不听话吗?

心理学认为,到了青春期,孩子遭受挫折时,会引起强烈不满,从而表现出来一种仇视、对抗、不相容的消极情绪状态,这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不听话,实际上是大人不听孩子的话。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认为他很弱小,看他满身都是可爱,做一件小事就会兴奋半天,认为孩子就是一个天使,自己的孩子比谁都聪明,只看好的一面,不看坏的一面,喜欢顺着孩子。

孩子长大以后,父母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孩子的成绩,开始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而且总拿着孩子的弱点和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总想让孩子变得优秀,给自己长脸。孩子因为能力限制,不想去学,或者也学了但是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父母就认为孩子故意和自己对着干,不听话。

不是孩子不想听话,是孩子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是我们的要求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当他反抗的时候,我们没有倾听他的想法,强迫孩子服从我们的意愿。

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小时候相对无能,父母就是他崇拜的偶像,认为父母就是万能的,自己的父母是最伟大的,以父母为骄傲。父母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听父母的话才有安全感,虽然有点难也愿意去坚持。

儿子五六岁的时候,开始给他启蒙英语,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看视频、读书、学拼读,儿子每天都能坚持得很好,所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现在再让他学点额外的东西,真是比登天还难。

孩子长大之后,翅膀硬了,几乎无所不能。现在资讯又这么发达,了解的知识比父母还丰富,自认为很牛气,所以有些自大,不再以父母为自豪,崇拜的对象转向老师和同学。

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孩子6岁前愿意听父母的,上小学的时候愿意听老师的,上了中学愿意听同学的”。

有一次嘱咐儿子把假期作业展板带到学校去,半路上遇到一个同学,同学说不需要带,他就把送回家了,真是同学的话比父母的话还管用。

数落孩子有用吗?

孩子不听话,我们就很生气,忍不住数落孩子,认为数落之后孩子就会听话,但是无数次的实践证明,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听话,不是背道而驰,就是进度太慢,不符合自己的预期。

我们总是以为跟孩子说“你好好写字”,孩子第二天就能写好字,简直太天真了,可能写好字对他来说是很难的事情。需要提高审美能力,掌握握笔姿势,攒够手部力量,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并坚持练习下去。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虽然不需要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练习,孩子就有很大进步,但是让孩子第二天就写好,实在是天方夜谭了。

有个大学英语老师,最近看了一本英文书,说忽然理解孩子了。书中说了一件事“父亲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做数学题对女儿来说那么难,毕竟自己觉得是个人都该会做啊。”

我们大人觉得简单,是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再回头看孩子的题目,会运用多种方法来解题,一个方程就解决了,自然简单的多。但是孩子不同,他的思维很局限、知识也很有限,只能用相对固定的方法去思考,就变得很难了。

阿德勒认为:"某一个问题超出个体的适应程度或能力范围,并且他承认绝对无力解决时,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我们数落孩子,要求孩子立即发生变化,很可能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很无能,逐渐出现自卑心理。这种伤害也会影响发育中的大脑,孩子更加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

于是乎,我们对孩子越来越失望,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在我们心目中孩子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

父母坚持3个原则,孩子会听话

要想重新找回那个听话的孩子,也不是不可能的。这几天和孩子斗智斗勇,一切逐渐步入正轨,发现孩子也是很听话的。

本来儿子计划的是12点30吃饭,第一天执行计划的时候,发现他下午容易犯困,就跟他商量改成12点行不行,当时想如果他不接受就尊重他的意见,让他再试一天,他竟然表示可以,这两天执行得都很好。

老师要求10点前交作业,有些孩子速度快,在7点多就做完了,我心里也很着急,但是没有去打扰他,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步调来,他有时候也能很迅速的完成。

看到别的孩子都写得工整认真,当然想让儿子写好字,开始也说过“好好写,认真写”,但是他无动于衷,后来跟他说“下次把字写小一点吧”,他第二天就写小了,感觉很欣慰。

看看这些,孩子并没有不听话呀!只是因为我在心理和行动上做出了一些小小的改变而已,具体来说是坚持了3个原则:降低期待,不比较、不跟风,讲重点、说具体。

首先,降低期待

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幻想着孩子一定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给自己设置心理界限,孩子不同意也可以。再给他一次尝试的机会,孩子如果碰壁了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下一次走得很顺利,说明他的想法也是可行的。

我们虽然吃过的盐比孩子走过的路还多,但是我们的经验放在孩子身上未必都是可行的,不妨允许他去实践、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成功或者碰壁,会有一些切身的感受,会收获更多。

我们的不快乐常常来源于自己的希望落空,对爱人、对孩子都是一样,期待减少,一旦孩子同意了,我们就很满足。烦恼没有,情绪更好,孩子也能感受到,会变得更听话。

其次,不比较、不跟风

既然跟孩子制定了计划,就按照计划来,不要随意打乱。这是给孩子传递讲规则、讲诚信的信号,父母和孩子一起尊重计划,孩子才不会乱了阵脚,还是你心中那个听话的孩子。

有的孩子完成得早,受到老师表扬了,你羡慕嫉妒恨了,可这又能怎样呢?孩子会因为做得快就学得好吗?你的孩子有条不紊的进行并没有损失什么,真正学会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别人家孩子身上确实有很多优点,因为人家给你展现的就是优点啊!如果非要复制一个完全一样的孩子,那是不现实的。孩子需要进步,但要允许孩子一步步来,人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学会理解孩子,心态就会放平稳。

最后,讲重点、说具体

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少而精,少一些泛泛的唠叨。曾经问孩子需要我们做什么,孩子说“少唠叨就行!”可见唠叨是多么让孩子不胜其烦。学校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孩子最不希望父母做的十件事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别唠叨”。

《 孩子:挑战》中曾提到,总是对孩子唠叨,孩子就会成为“妈妈的聋子”,对妈妈说的话免疫,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只讲重点简短捷说,而且一定要把自己的要求具体化,不能太空泛,让让孩子听了后能够执行。就像我跟孩子说,你把字写小一点,他有能力做到,这个具体目标容易实现,他就会照做。

结语

孩子不听话表面上是孩子的问题,究其根源,核心的问题还是父母的问题。是孩子没有满足父母的高期待,父母就认为孩子不听话。想让孩子听话,惯用的方法是数落,但是你越数落,孩子越不听话!如果父母从心理上接纳孩子,从行动上改变自己,就会发现孩子原来还是那个听话的孩子,比你数落无数次都管用。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