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杜明燕:大山深处 家乡变故乡|我的故乡

2020-12-14 08:30:01
相关推荐

一侧是莽苍的大兴安岭,一侧是郁葱的松嫩平原,在茫茫的大山里,在无尽的草原上,嫩江如一条丝带飘逸在其中,成为两者的分割线。我的家乡就在嫩江江畔的一个小山村。

在这美丽的小山村,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聚居在一起。全村只有两大姓,分别是三分之二的敖姓达斡尔族人和三分之一的杜姓鄂温克族人。这两个民族最初从外兴安岭一起迁徙而来,一路走来一直唇齿相依、荣辱与共,曾为捍卫中国北疆领土完整浴血奋战,自古以来传承着一种爱国、忠诚、团结、勇敢、坚毅的民族个性。我的故乡三面环水,背靠大山,面朝草原,是我灵魂深处日夜思念的地方。

01

我出生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但现在扎兰屯市工作,虽然两地都属于大兴安岭南麓地区,但是相距180公里。我时常会感慨,当父母在的时候,家乡还是家,当父母不在的时候,家乡就成了故乡,人生从此没有来处,只剩归途。

历史上,我们是杰出的狩猎民族,男子驯鹰狩猎,牧马放羊,女子善于栽种,缝制兽皮衣服,编制桦树皮容器,创造出灿烂的狩猎文化。随着科技进步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族人的生活渐渐融入当今时代,传统的狩猎、渔业等生产生活方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在我们时下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狩猎文化的影子。如今我们虽然不再穿戴皮质、皮毛的服装,但是我们把这些极具文化特色的元素制作成工艺品佩戴。如果你在呼伦贝尔邂逅到一群鄂温克姑娘,你一定会被佩戴在她们身上的各式各样的“太阳花”配饰惊艳到。除了项链配饰,“太阳花”还可以做成以鹿皮和一些动物皮等为原材料的垫子,以及挂在墙上或撮罗子(鄂温克族人居住的场所)里面装饰用的挂件。

“太阳花”为何如此受到鄂温克人的青睐?这源于鄂温克族“太阳姑娘”的传说。鄂温克族信奉萨满教,崇拜太阳。相传很久以前,鄂温克人生活在阴暗寒冷的森林里,常年见不到光明。太阳的化身是一位名叫希温·乌娜吉的姑娘,她每天将光明和温暖带给生活在密林深处的鄂温克人,使森林不再阴冷。鄂温克人为了纪念太阳姑娘,用皮毛和彩色石头做成类似太阳的吉祥物佩戴,这就是太阳花。千百年来,作为善于迁徙的狩猎民族,“太阳花”便成为男人们出门打猎随身佩戴的“平安符”。如今,这道“平安符”从部落走向了世界。

记得一位太阳花和太阳姑娘传说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曾说过,每一个鄂温克女子都是太阳花的传人,都是太阳花的创造者,每个人眼中的太阳都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太阳花。

02

常年工作在外,不得承欢父母膝下,不得与儿时好友把酒言欢,我时常感慨:还是家乡好!真是应了诗句里心境:“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还记得,爸妈健在的时候,我们每次回家吃到的第一道菜就是柳蒿芽,它虽然有一种苦涩的味道,但我觉得这种苦涩正是乡愁的滋味。柳蒿芽,达斡尔语称“昆米乐”,它遍布大兴安岭南北、呼伦贝尔草原、嫩江平原的河边、江沿的红柳丛中,是呼伦贝尔草原民族酷爱食用的野菜。

据说早在300多年前,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人在黑龙江北岸时,怀着维护祖国尊严、保卫家乡领土不受侵犯的坚定信念,与沙俄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后奉清帝之命南迁至大兴安岭和嫩江流域。最初几年,他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只好采集在外兴安岭和大兴安岭生长的柳蒿芽度过饥荒,熬过艰难日月,由此,达斡尔人称柳蒿芽是“救命菜”。而对我们这一辈人而言,在那个吃什么都感觉吃不饱的年纪,一顿柳蒿芽给了我们难以言喻的饱足感。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另一种让我们这些他乡游子念念不忘的美食就是手把肉。在外地吃了再多的山珍海味,都不及萦绕在我们记忆中的这道童年的最大美味。我们草原民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有贵客到访一定会献上美味的手把肉。小时候,生活艰苦,一年下来难得吃到几回手把肉,这就更显得这道美食的珍贵。只见母亲把带骨的羊肉或牛肉按骨节拆开,放在大锅里白水下锅,原汁清煮,不加盐和其它调料。因为牛和羊吃着草原上的五香草,调味齐全,只要掌握清煮技术,就能做出美味爽口的肉来。

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不用其它餐具,这种用餐方式也别有一番风味。如今,手把肉已不单是草原民族的一种传统饮食了,在外界人眼里,手把肉还是内蒙古人豪爽的象征,当你置身蒙古包内,身穿盛装的蒙古族姑娘向你唱起敬酒歌,然后用蒙古刀割一块鲜嫩味美的手把肉放进嘴里,鲜肉加美酒,轻舞伴歌声,使人不由自主和歌者一起唱起: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酒手把肉哦,今天一次喝个够……

03

多年以后,当我回到草原,我喜欢轻轻漫步在芳草遍野的草地上,摘下两朵小花细细欣赏。它带刺的叶片太粗粝,险些剐破了我的手掌。花朵并不惊艳,可这有何妨,她便是我心中的太阳花了。在这美丽的小山村,我度过了童年、青年,每当想起她来,我就恍惚又回到她的怀抱中。一年四季,我的故乡,美轮美奂。

当西伯利亚北风的呼啸渐行渐远,当江南油菜花已经一片金光灿烂,当飘逸的雪花在依依不舍的时候,春天正踮起脚尖,悄然地来到了我的故乡。4月下旬到5月中旬,大兴安岭的兴安杜鹃,也叫映山红和鞑子香,从岭南地区开始往岭北地区蔓延绽放。掠过一座又一座山腰,闯过一片又一片林海,跨过一条又一条河流,整个大兴安岭都蔓延着它的足迹,它花不见叶,艳丽芬芳,顶着冰雪绽放,自是美不胜收。

到了夏天,当草原上的草长起来后,草原上最美的季节到了。特别是夏至日这天,对于一个崇拜太阳、追逐太阳的民族,一个以大自然的日月星辰为物候历法的民族来说,这一天是尽情欢乐的日子。小时候,在夏日的傍晚,父亲时常会带着我们来到河边捕鱼。父亲是个捕鱼能手,他每次都把捕到的最好的鱼留给我们吃,剩下的那部分才会卖掉。

秋天是我们的采摘季,大兴安岭森林里红豆、都柿、稠李子、水葡萄、托盘等各种野果熟了,林间到处都长出了各种蘑菇、猴头,吸引着大批的山里人来采集,满山的欢声笑语,淘气的小松鼠蹲在松树枝头,抱着成熟的松塔贪婪地吃着……大兴安岭秋季天空分外的蓝,河水格外清澈,蓝天和山林将自己的色彩一股脑地投进了河水,小河怎能容得这许多色彩,溢得满山川都是……

一入冬季,整个大兴安岭白雪皑皑,是我们小孩子最好的冰雪王国了。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那时我们最喜欢玩的就是整个人往雪里一趴,然后整个人形就印在了上面。现在,大兴安岭冬季滑雪闻名中外,故乡的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和分享。

还记得每年大年初一早晨,我们家族里的老大就会领着所有的弟弟妹妹们去给长辈们磕头——要集体向村里的长辈磕头拜年。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也让乡情更浓,乡情更亲。

长大以后,当我开始工作,离开家乡,家乡也就变成了故乡;当我身处他乡,念着故乡,想着故人,才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另一种惆怅甜蜜滋味,那是随血液一同流淌、与生命相连的最原始的乡愁滋味。

- END -

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融媒体

出品

监制 | 杨天兵

统筹 | 黄琪晨

口述 | 杜明燕

文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吴双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含羞草作文 柚子 作文 写景作文600 三年级作文200字 我是谁 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 作文 泪 在一起作文 黄山作文 等待 作文 奉献 作文 回家作文 读后感 作文 作文五百字 有那样一抹色彩作文600字 优秀作文800字高中 我为家乡代言作文 阳光 作文 离别 作文 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什么的滋味作文600字 在路上作文600字初三 以艺术为话题的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400字 难忘的春节作文400字 风景在路上作文600字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