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今天 一起来听他们的故事……

2020-12-15 22:20:01
相关推荐

榜样是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

榜样是一本书,为我们指点迷津

他们的思想、品格犹如一面旗帜

感召着同事奋进

他们的行动、成绩犹如一座灯塔

激励着团队前行

为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市委组织部近日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组织开展“学身边榜样,聚初心力量”系列学习宣传,启动“榜样的声音”征集活动,深入挖掘各领域先进典型,树立榜样旗帜,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党员群众。

市委组织部坚持优中选优,从申报作品中精选70篇汇编成《身边榜样微故事集》,并从中选取50篇制作成全媒体作品,集成“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陆续通过厦门日报社“潮前智媒”APP、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和厦门党建e家等平台进行发布。

今天

让我们来聆听

他们的故事

榜样的声音榜样的声音17:34来自厦门日报

▲ 点击收听榜样的声音 ▲

高求来

高山上的不老松

生于斯,

长于斯,

奋斗于斯。

他是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退休党员高求来。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

1

00:34

榜样是读得懂的真情

2

(图文与音频更配哦,建议边听边看)

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榜样的声音讲述人彭军。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书记。他,就是被誉为高山上的不老松的军营村老人协会会长高求来。1969年从部队退役后,高求来回到家乡军营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28年。在担任书记期间,他着力建设了军营村的交通、水库等民生工程,大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卸任后,他也不甘闲着,扛起了老人协会的大旗,带领村里的老人们参与村庄的卫生管理和设施建设。他以一位老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本色,用从未停歇的坚定脚步,为军营村的富美之路添砖加瓦。

在高求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军营村的交通、水库等民生工程和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1969年10月,当高求来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回到家乡,面对的却是村集体收入约等于零、人均收入仅有260元的军营村。高求来深知,要致富先修路,通水和通电也迫在眉睫。于是,在高求来的带领下,军营村人开始有了共同的目标--修建牛心水库和公路。

刚开始建设牛心水库时,村里群众的积极性并不高,高求来为了鼓舞大家的士气,专门在施工的休息时间,拿起喇叭高声表扬干活积极的好人好事,在模范典型的带动下,大家的积极性渐渐地都被调动起来了。在军营村人劲往一处使的努力下,这座在军营村致富发展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库在五年后终于建成,为山村后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十年前的军营村,出村唯一的道路是一条羊肠小道,高求来一周要下山两趟,来回奔波五六十公里,到市交通局等各个部门申请修路资金,再到区交通局去邀请技术人员的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高求来在下山的羊肠小道上洒下的滴滴汗珠,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一条12公里的新路通了,乡亲们感叹道,“从前路没通时,感觉眼前都是雾,现在路通了,感觉天天都是晴天!”

1986年4月7日和1997年7月14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和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两次来到军营村、白交祠村访贫问苦,他为山村指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脱贫路子:“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多种茶种果,山坡地可以种些柿子,早日脱贫致富。”习近平同志还着重强调了,“各级要抓好山区孩子的教育”。习近平同志的这两次视察为山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此,军营村的“春天的故事”就此展开。

这些年来,高求来发动全体村民在山区逐步开始封山育林、开荒种茶,在不懈努力下,军营村山头逐渐穿上绿衣,山坡建起层层茶园。目前,全村共开垦了茶园6500多亩,村民还广泛地在茶园里套种柿子、水蜜桃等,村民的收入不断提高,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壮大。

高求来一直将习近平同志“抓好山区孩子的教育”的重要指示挂在心上,1991年他力主新建军营小学,让孩子们告别了昔日的瓦砾平房,搬进了崭新的三层教学楼。几十年来,高求来经常到学校里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要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的话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积极进取、好学不倦的种子,从此,好学上进在军营村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衬着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笑声响彻在军营村。

每天早晨的7点半,高求来都会来到村部"上班"。

1997年,高求来从村支书的岗位上卸任了,他又主动担任老人协会会长,继续发挥余热是他不变的初心。当军营村成为网红旅游打卡地后,每天早晨的7点半高求来都会来到村部“上班”,义务担任村里的讲解员。熟知军营村村史的他讲起村里的美景和典故既生动又翔实,讲起军营村发展的历史也深刻动人。他说,“军营村作为习近平同志‘两亲临一牵挂’的村,我这个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只要还有力气,就要为军营村多做些事!”

2019年3月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等市领导前往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调研,并进村入户与高求来同志等群众交流谈心。

在高求来看来,“党建富民强村”之路需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才能对得起总书记的牵挂和指示。老支书高求来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担任村支书时有谋有为,退休后仍不忘初心跟党走,他如同一颗种子,即便落在贫脊的土地上,也能长成顽强的老松树,为军营村的群众们不断地付出。

人物简介

高求来,男,汉族,中共党员,1940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1962年入伍,现任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老人协会会长。

1991年荣获福建省造林绿化积极分子、1987年、1991年、1993年、2001年荣获莲花镇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荣获同安区优秀人民代表。

讲述人:知名主持人、金砖国家文化节官方主持人 彭军

戴爱珍

有温度的检察官

用温情感化,积极帮教涉案妇女和家庭,

用宽严相济,帮助迷途未成年重回生活轨道!

她是翔安区检察院未检室负责人戴爱珍。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

1

榜样是读得懂的真情

2

(图文与音频更配哦,建议边听边看)

大家好,我是榜样的声音讲述人罗婷。走进翔安区的各大校园,我们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位个子不高、瘦瘦的女老师,正与孩子们面对面说法。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位女老师的故事。她,就是人称“戴姐姐”的戴爱珍,是翔安区检察院的一名女检察官,是深受百姓喜爱、敬业奉献的好检察官。

2017年6月12日,戴爱珍到内厝中心小学开展反校园欺凌活动。

12年前,戴爱珍怀着对检察事业的憧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检察干警。她几乎把检察院当成自己的家,虽然是名女同志,但极少抽时间修饰打扮自己,每天勤勉阅卷、提审、走访,风里来雨里去,生怕案子办不妥,留下“后遗症”。一次特殊的办案经历,让戴爱珍至今还感触良多。

2010年12月30日,戴爱珍回访遗弃案中的脑瘫儿家属。

那是她办理的一起遗弃案。外来务工人员阿霞因无力救治8个月大的脑瘫儿平平,无奈之下遗弃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后来,孩子被路人发现,最终被送到市福利中心……但后来阿霞却对自己当初的行为懊悔不已。提审那天,刚好也是平平1周岁生日,听着阿霞悔恨的话语,戴爱珍心如刀绞。虽然阿霞遗弃孩子违法,但脑瘫儿对任何家庭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何况对她这样一个家庭。那一刻,同为母亲的戴爱珍,对阿霞内心的挣扎和遗弃孩子后深深的悔恨感同身受。母亲被批捕了,那孩子怎么办?考虑到阿霞认罪态度好,孩子需要父母的呵护,以及阿霞夫妇对孩子失而复得的那份珍重,翔安检察院以情节显著轻微为由对阿霞作出了无罪不捕决定。

案件了结了,但脑瘫儿平平的成长一直牵动着戴爱珍及翔安区检察院领导的心。戴爱珍又着手联系《厦门日报》等媒体,呼吁社会给予这个贫困家庭关怀与救助,同事们也在她的倡导下纷纷献出爱心,为平平捐款。戴爱珍还帮他们联系了一家专门支持残疾儿童家庭的“小树苗”民间公益机构。

在戴爱珍的帮助下,阿霞成了“小树苗”的员工,不仅生活有了保障,而且“小树苗”的工作人员还一同支持她为平平坚持做康复训练。现如今,平平已能独立行走,并能进行简单的学习。

2010年7月6日,戴爱珍与同事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帮教。

作为一名女检察官,戴爱珍用自己特有的细腻和温情抚平被害人受伤的心灵。她深知,一张批捕书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来说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对待每个关涉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她都要悉心审查,认真分析,对捕与不捕的关键问题,斟酌再三,反复核对。

2011年6月23日,戴爱珍宣读不起诉书,做好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给未成年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一次,戴爱珍接手了这样一起棘手的案子。一名初三学生八次参与盗窃案件,盗窃金额累计数千元。在看守所,面对骨瘦如柴、皮肤黝黑的小刚苦苦哀求,戴爱珍有些心酸,但同时从孩子这些话中她看到了希望,孩子本质还是善良的,还有救。从看守所回来后,她赶紧到小刚家走访,踏入家门那一刻,她惊呆了,这个家房屋破烂不堪,几乎不能住人。提起小刚,父亲捶胸顿足:“他是被我害的,我残废后家里花了一大笔钱还是治不好,反而欠了许多外债,小刚以前读书还可以……”从父亲的一席话中能看出,小刚是这个家庭的希望。于是,戴爱珍笃定:“一定得帮帮这个孩子,救救这个家庭。”她综合调查了解情况,最终大胆地提出不捕直诉的建议,并对小刚做必要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在戴爱珍的耐心帮助下,小刚重返校园,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书,最终进入翔安团区委旗下翔安区青年创业联盟的一家热心企业,试行附条件不起诉以及就业帮教考察。

2012年3月16日,戴爱珍与同事为帮教的涉罪少女过生日。

有了小刚这样成功的帮教案例,戴爱珍更坚定了帮教涉案青少年的决心。她通过所在单位的团支部联系了翔安团区委,联合推出就业帮教的服务模式,整合翔安区青年创业联盟的企业资源,通过传授劳动技能、分享创业经验,促成更多的涉案青少年就业、创业。

2017年6月11日,戴爱珍到内厝中心小学开展反校园欺凌活动。

“用温情感化,积极帮教涉案妇女和家庭,用宽严相济,帮助迷途未成年重回生活轨道!”这是党员戴爱珍作为一名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室负责人的目标。戴爱珍因此被称为“有温度的检察官”。

人物简介

戴爱珍,女,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6月出生,福建莆田人,2003年10月进入翔安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现任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室负责人、员额检察官、主任科员。

先后获得“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提名)、“福建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个人”、“执法为民先进典型”、“厦门青年五四奖章”、“学雷锋先进个人”、市检察系统“执法为民先进典型”等多项荣誉称号。

讲述人: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教师 罗婷

温馨提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见闻作文四百字 游雁荡山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两百字 初中生活作文800 做人要守信作文 直面困难作文 北京天坛作文 我与名著有个约会作文 关于火灾的作文 关于校园足球的作文 作文英文翻译 秋天的怀想作文 我真感动作文600字 目标的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100字 不安于现状作文 写比赛的作文400字 原来我很幸福作文 期中考试后的作文 碗中日月作文 作文人工智能 有关教师节的作文 描写亲情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蚂蚁搬东西作文 用假如写一篇作文 小学四年作文 初三疫情作文 高中和大学的不同英语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350字 窗外作文结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