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揭秘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月是故乡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2020-12-16 03:00:01
相关推荐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这首诗是我查阅资料时无意中翻到的,当时一眼看到“边秋 一作秋边”,心中顿生疑惑。为什么会我们在赏读古诗词时在很多的诗词中都会遇到有些字或者词出现“一作”或者“又一作”的情况,虽然汉字表意有多重性,但字和字组合在一起用于句中却会让句意大相径庭,所以我认为作者在作诗填词时绝不会是“一作”或者“又一作”的拿来就用的,只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那是因为后来的评析家对诗意的理解有了偏差,觉得用这个还不如用那个更贴切,例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西南何处任好风”,(任,一作待);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中的“寒鸦万点”,(万点,一作数点)。对于杜甫的这首诗,当然也是如此。这首的题目《 月夜忆舍弟》,如果我们以现代汉语字面意思理解,那肯定就是“有月亮的夜晚怀念自己的弟弟”,但如果这样理解那就大错特错!我粗略地赏读了《古诗文网》对这首诗的翻译和赏析,其中有几句是这样的“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以上四句”,指诗的前四句。其实这首诗不但前与杜甫的“忆弟”没有半点关系,后边四句也没有,更与“望月”没有半点关系……

诗的题目《月夜忆舍弟》,

“月”,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

“夜”,舍也。天下休舍也。——《说文》。

“忆”,思议。思,思考;议,意见、看法、判断或价。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舍”,置;安置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即团结守秩序。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思考如何安置“月”与“夜”才能做到团结守秩序。那么安置“月”与“夜”与“团结守秩序”有着怎样的矛盾?

第一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戍鼓”,战鼓。这里代指战事。

“断”,断绝。

“行”,路程。

“边”,这里的“边”是动词,靠近的意思。“秋”,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 。

“边秋”,靠近肃杀。

“雁”,知时之鸟。

这一句的意思是战鼓敲响战事发生断绝了“人”之路,因为那战鼓就如同靠近秋天肃杀知时的一声雁叫。那么从这“知时”的一声雁叫告知“人”怎样的消息?

第二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这里的露是双重意思,一是显露;显现在外。出自《荀子·富国》都邑露。注:“谓无城郭墙垣。”二是恩泽,润泽。润泽也。——《说文》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今”,现在。

“夜”,天下休舍也。

“白”,明白。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是”,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故”,旧时。

“乡”,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

“明”,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意思是美好,

这一联的意思一是对唐玄宗来说,这无城邑逃亡的相随在面对“天下休舍也”时才明白,那日月相合之“乡”的恩爱也只是过去的美好。二是对杨玉环来说,皇帝的恩泽跟随着现在“天下休舍也”将一无所有,那日月相合之“乡”的恩爱也只是过去的美好。为什么说他们的恩爱只是“过去”的美好?

第三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弟”,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有弟”,出自《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 “五”,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三”,是特殊指事字。古人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二”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三,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

“皆”,会意。从比,从白。“比”意为“等列”、“个个一样”。“白”意为“空无”。“比”与“白”联合起来表示“个个空白”、“全都归零”。

“分散”,别离分开。

“无”,没有,跟“有”相对。

“家”,这里的“家”是两层意思,一是对唐玄宗来说是“乡”(对食)的住所。而是对杨玉环来说是“乡”(对食)的家伙。

“问”,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死生”,即“死生契阔”,出自《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意为无论生死离合我们都要在一起,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

这一联的意思是“乱必有弟”(分出次第)让一切归零别离分开,因为两人分开了,一,对唐玄宗来说也就没有了施“露”的住所,也就无法问寻

两人死生之契约,二,对杨玉环来说,失去了施“露”的家伙,也就无法问寻两人死生之契约。即猜不透对方当时想法。为什么会猜不透对方当时的想法?

第四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寄书”,传递书信。

“长”,读 zhǎng , 长官,首领的意思。 出自《战国策》,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不达”,不通畅。出自《楚辞·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

“况”,情形,景况(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

乱况斯削。——《诗·大雅·桑柔》。

“乃”,就是。

“未”,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休兵”,停战。

这一联的意思是传递书信给他们的首领又不通畅(说不通情绪抑郁),因此从整个情形看战事是不会停止的。

杜甫的这首诗其实就是写“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思考如何妥善地处置“杨玉环”与“安史之乱”的心里活动过程,以及杨玉环思考皇帝会如何地处置“自己”与“安史之乱”的心里活动过程。一首诗能将两人的心里活动如此巧妙地融入同一首诗,由此可见作者在用“字”造“句”时,绝非随意而为。譬如“断人行”是表明两人当时已没有选择,“露”与“家”多意字恰到好处地从两人各自的角度去描写,还有“况乃未休兵”即道出了唐玄宗的愁苦与无奈,又道出了杨玉环的疑虑与推测……从这首诗的创作技巧,足以叹服杜甫真不愧为唐代诗大家之盛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见闻作文四百字 游雁荡山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两百字 初中生活作文800 做人要守信作文 直面困难作文 北京天坛作文 我与名著有个约会作文 关于火灾的作文 关于校园足球的作文 作文英文翻译 秋天的怀想作文 我真感动作文600字 目标的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100字 不安于现状作文 写比赛的作文400字 原来我很幸福作文 期中考试后的作文 碗中日月作文 作文人工智能 有关教师节的作文 描写亲情的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蚂蚁搬东西作文 用假如写一篇作文 小学四年作文 初三疫情作文 高中和大学的不同英语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350字 窗外作文结尾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