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漫卷一座城市的烟火 迟子建:遵从内心 从容驾驭

2020-12-16 05:25:01
相关推荐

【精彩语录】

●写作是我生命当中最不离不弃的伴侣。命运不会让你和你的笔分离,只要我有呼吸,这支笔会陪伴我一直走下去,而且它滋养了我。

●因为喜欢烟火人间,我爱上了逛夜市。在夜市里可以学习语言,一个卖鱼的,把半死不活的鱼,形容为半阴半阳的鱼,多么文艺啊!

●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是人生的一个部分,我们是不能选择的。但我们能选择对生活的态度。

四川在线记者肖姗姗

继2015年《群山之巅》后,2020年9月,迟子建又一长篇力作《烟火漫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哈尔滨独特的城市景观与小说人物复杂隐微的命运交相辉映。在迟子建的笔下,“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9月9日,“生命如歌,烟火漫卷”——迟子建长篇新作《烟火漫卷》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举行。评论家李敬泽、潘凯雄,作家阿来、格非纷纷到场,品味他们与迟子建的漫谈,寻访人间漫卷的烟火。#SplitPageHere#

迟子建

将城市作为主体 写尽人世间最盛的烟火

《烟火漫卷》中满溢着城市烟火。凌晨批发市场喧闹的交易,晨曦时分的鸟雀和鸣,城市街道开出的每一种鲜花,食物的香味,澡堂子里氤氲湿润的热气,旧货市场的老物件,老会堂音乐厅的演出,饭馆或礼堂的二人转……哈尔滨丰富的生活包含其中。

迟子建在完成《群山之巅》后,便有了《烟火漫卷》的创作计划,2019年4月正式动笔。

“我会在写作或工作的间隙,乘坐地铁公交穿行在哈尔滨的各个城区之间。去蔬果批发市场,去夜市花市旧货市场,起大早观察医院门诊挂号处排队的人。凡是作品中涉及的地方,我都要触摸和感受。”迟子建坦言,丰沛鲜活的生活经验为小说提供了真实可触的细节。在她看来,每个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地理坐标,“哈尔滨”是她笔下继“北极村”之后第二个精神家园,《烟火漫卷》则是她献给自己生活了30年的城市的一首长诗。

“青年时代,我来到哈尔滨,开始了在这座城市的生命体验。”迟子建回忆,哈尔滨城进入她的笔下,自《伪满洲国》始,数十年过去,她写出《黄鸡白酒》《起舞》《白雪乌鸦》《晚安玫瑰》等,在这些文字中,哈尔滨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一个故事的发生场所,更是一个承载着悲欢离合的历史背景。而这一次,在《烟火漫卷》中,哈尔滨整座城市成为小说完整的主体,小说人物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人物命运与城市历史互相交融。作家阿来认为,《烟火漫卷》在小说中做到了将城市作为主体,这在题材范围的拓展上是有贡献的,“过去所写的乡愁都是农村,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唤写城市文学。这次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城市,就像小说里最重要的角色一样,整体地出现了,包括建筑、地理、人文等等。”#SplitPageHere#

让平凡人的生活 漫卷出互相照亮的微光

“我喜欢烟火人间的感觉,虽然这些东西未必一定写到我小说当中,但是我不经意这样走过的时候,感染了这种人间烟火气。”在迟子建的笔下,“烟火”是每个人平凡生活的模样,穿行在《烟火漫卷》中的每个凡人,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据介绍,《烟火漫卷》的故事,由驾驶爱心救护车的司机刘建国串起。以他为主角,围绕找寻40年前丢失的婴儿的故事主线,通过现实与历史、回忆交织的叙事结构而联结起来这部现实主义小说。刘建国驾驶的爱心救护车,仿佛人性的犁铧,犀利地剖开现实的种种负累,满怀忧患地钩沉历史深藏的风云。而故事中出现的每个人,自有来处,又往归处,但无论是已经融为历史背影的犹太人谢普莲娜、俄裔工程师伊格纳维奇、日本战俘、民间画师,还是沉迹于普通人生活的刘建国、于大卫、黄娥、翁子安,在经历了生命伤痛之后,仍然“在哈尔滨共同迎来早晨、送别夜晚”,这些平凡人物各自曲折的繁复命运,共同构架起浑厚古城中当下生活的命运交响。

评论家李敬泽直言:“我读这个小说,名字叫《烟火漫卷》,但我的心情还是有点暮色苍茫,有点沉郁。你在这里能够看到一个一个的人在大都市里,他们是这么孤独。谁都是封闭在自己的生活里,带着自己的那份秘密。这个小说的力量,不在于我们塑造了某个光彩夺目的典型人物,在于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里当之无愧的主角。”漫卷城市的,不止烟火,还有无数散发着蓬勃生气的生命。对于《烟火漫卷》这个名字,李敬泽也有自己的认识,“最重要的,为什么叫烟火漫卷?本来每个人只闷在自己心里的东西,最后能够把各自照亮。在这个大城市依然是微弱的火把每个人照亮。”

作家格非看到的这部作品,其中所有人都不是单个的,他们相互关联,“一簇一簇的人、一组一组的人、一个一个的家庭,他们是什么样的命运?他们有怎样的秘密?一步步牵动着我们读完小说。”评论家潘凯雄则对《烟火漫卷》背后的笔力佩服不已,“这些人物的某一个细节、一笑一颦,都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认为这部小说的一号主角是城市,是哈尔滨,“正是这个城市烟火当中的这些平凡的人和自然成就了这部小说。”#SplitPageHere#

【名家访谈】迟子建:我是烟火气十足的人

“小说总要结束,但现实从未有尾声。”迟子建眼中的哈尔滨,是一座鲜明包容性的城市,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城外人,他们的碰撞与融合,都在吸引她与之再续缘分。但迟子建并不愿就此身在“城”中,在她看来,写作应该包含生活更多层面的东西,城市与乡村在她的笔下,不会有绝对的界限。

孕育30年的起飞

记者:您不止一次以哈尔滨为题材,这次为什么再度聚焦哈尔滨?

迟子建:我是1990年来到哈尔滨的,至今生活已经30年了。你想,30年孕育一个生命,如果你有一个孩子,他从出生到30岁,他都要娶妻生子了。我对哈尔滨,从最初的隔膜到现在就是水乳交融了,你在这座城市当中了解它的历史、文化、风俗等等一切,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在升温,对它有了表达的欲望。

这些年有些作品已经逐渐跟哈尔滨发生关系,像早期《伪满洲国》里面涉及到的,其后还有《白雪乌鸦》《晚安玫瑰》等等一系列的。但是要对一座城市进行完整的一种文学表达,可能那时候时机不到、火候不到,只有到了一个恰当的时机。我并不是特意选择30年这一节点来表达对一座城市的感情和爱,一个作家的写作到了一定程度以后,你觉得你的素材足够积淀,可以驾驭着这个题材合理起飞的时候,我觉得哈尔滨这座城给了我动力,我给它安上了一双翅膀,我就这样起飞,呈现给大家。

记者:小说中的人物由刘建国串起,当初是如何决定要创作这样一个人物?

迟子建:我写这部长篇,要找一个点进去,我找了爱心救护车,这辆车在这部小说里贯穿始终,它行驶之地,除了哈尔滨,还有周围的城乡。我就要了解爱心救护车的经营状况,要采访这个行业的人,因为它是有点半地下的性质,经营比较隐蔽的。我给人家打电话,说我想采访一下,对方立刻就说对不起大姐,我好不容易干点这个糊口……他们以为我是记者。

我后来转换方式,说我是做社会学调查的,是大学老师,我有一笔科研经费,您跟我聊一小时,给您几百块钱。这招很灵,我顺利采访了两个人。印象很深的,是刘建国形象的原型,他是经营爱心救护车的。记得是在一家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花店,他妻子开的,很局促的环境。冬天的时候,他穿着一件皮夹克,就像我描写刘建国那种形象,很精干。我们两个坐在鲜花店里面,有装鲜花的冰箱,他在冰箱那侧,我在这侧,我们就开始聊了。他很警觉,他说你要看车吗?我说可以不看。我就问哈尔滨有多少这样的车,你们接什么样的患者和病人,这个费用有多高,患者家属在路上跟你们发生争执怎么办等等,也了解到他是一个下岗工人。他的这种经历也比较触动我。

夜市里寻找生动的“烟火气”

记者:刚才敬泽老师讨论过《烟火漫卷》的书名,您当时取名是怎么考虑的呢?

迟子建:我这个长篇写作之初确定的书名就是《烟火漫卷》。我喜欢烟火人间的感觉,“烟火”在我心目当中,至少在《烟火漫卷》这部长篇小说当中,包含了多重含义:一方面包含着我所写的哈尔滨的人间烟火,我写到了夜市,写了那么多风味小吃,写了那么多人情,也包含着人情的交往。这是人间的“人”的层面的烟火。还有一个层面,小说里贯穿有一只鹰,小鹞子,这里也有它的烟火,它的烟火是它的天空。小鹞子的烟火是晚霞,我频繁地写到晚霞,包括后记,我生活当中每一天晚饭后散步,如果是晴天,散完步看到的就是晚霞。这也是烟火,天空的烟火。是生灵的烟火。还有一种烟火,可能深藏在地下,又回到人间的。

记者:听说您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常常出门去寻找“烟火气”?

迟子建:是的,我是烟火气十足的人,我就喜欢吃,每天写完东西以后搞点好吃的,一荤一素,喝一点红酒,我觉得人生就是很美好的了。也因为喜欢烟火人间,我爱上了逛夜市。在逛夜市的时候你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夜市里可以学习语言,在夜市里一个卖鱼的,把半死不活的鱼,形容为半阴半阳的鱼,多么文艺啊!我颈椎不好,去做理疗,路过一个卖香瓜的地方,商贩开着一辆四轮车,我和其他人一样,在那挑挑选选。东北人吃香瓜,得拿起来一个闻一闻香不香才买。我拿起来就闻,他说你别闻了,我这瓜从地里拉出来的时候,瓜园的主人什么都给你往车上甩,我都是千挑万选的,说实在的,在我车上的瓜都是进入决赛的瓜。你想想,多么生动啊!进入决赛的瓜,你还选什么?

写作是我不离不弃的伴侣

记者:写作于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迟子建:写作是我的什么呢?是我生命当中最不离不弃的伴侣。尤其我经历过个人的创痛以后,我觉得命运可以让两个特别相爱的人离散,可是命运不会让你和你的笔分离,只要我有呼吸,这支笔会陪伴我一直走下去,而且它滋养了我。但是写作对一个作家来说,也真是耗神的,我们从格非的满头华发也能看得出来。我也跟责编赵萍说,我把稿子给她以后,我们单位的同事说,你怎么最近头发都是白的呢?我撩起来一看全是白头发了,真的非常耗神,我从来没有染过头发,没有打理过它,但确实白发在闪闪发光了。

我希望有一天,这个笔陪伴着我,和我的白发一样,真正经过岁月的洗礼以后,能够闪光。这样的光在我的身上和我共存,我觉得我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我会善待自己,因为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是人生的一个部分,我们是不能选择的。但我们能选择对生活的态度,我对生活的态度依然是积极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作文300字 制作文件 作文框架 月光作文 粽子的作文 苦的作文 我的同桌的作文 手工作文 漂流作文 公园英语作文 青春作文结尾 北京英语作文 牡丹作文 小学作文400字 爱作文500字 菜园作文 成长作文题目 小猫咪作文 作文五十字 竹作文 泉州作文 妈妈作文300字 作文素材议论文 作文模版 挑战 的作文 优秀作文小学 作文儿童节 作文在线 在线作文 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