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道德经》我们看不到东西 才是最重要的

2020-12-16 21:15:01
相关推荐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开篇就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老子说,具有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形式的“德”,所以实际上是有“德”;下德的人却刻意表现外在形式上的“德”,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

上德的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的人在形式上表现“德”并有心作为。

本章是整部《道德经》“德经”的开篇,主要阐述的是德的表现形式,并把德分为两种,即上德和下德。

老子在整个“德经”篇里并没有明确什么是德,但是从整部《道德经》中我们还是可以了解到德的存在和表现形式。

所谓的“德”就是顺着,依符着“天道”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德”。简单讲,顺道而为即是“德”。

“德”亦在道,也亦在人心。“德”的状态是顺道而无形,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却是无为而无不为。那什么又是无为呢?无为是指,不做违反宇宙法则,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并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做,静止不动,呆在哪里作等其成如果是这样的话,天道、天理就不附存在了。

老子在本章中是借德来阐述道的存在及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人无道则昏,人无道即无德,道和德两者不可分,在自然万物上的表现即是相附相成的。

所以老子说,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仁的人有所表现但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有所表现却出于有心。

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于是就伸出胳臂,强掣牵拽。

仁、义、礼都属于人的范畴,是指人自身内在的修养,化于有形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已,是一种情感的交换。

而礼又是政治范畴的产物,并且是有动机的,是统治者施政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所以它是人为的。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最后来阐述道、德、仁、义、礼的关系。

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礼”。而且老子刻意强调,“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

老子认为,所谓的“先知先觉”,不过是“道”的虚华表现,是愚昧的开始。在古代懂“易”得道之人是不会用“易”来占卜算命的,所以古之圣人讲,善“易”者不占,知“易”者不卜。他们明白天道不可违,所以他们都是采取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

所以,这里所说的“先知先觉”是指哪些没有真正悟“道”、得“道”的人,他们的表现是虚华的。

而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这样的人才是得“道”之人。

因此老子说,要舍弃薄华的“礼”,采取厚实的“道”和”德”。老子在本章里,是借“德”的表现来阐述“道”的重要性。所以这里面暗含了天机。

“道”和”德”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德”是“道”的基本特征和体现。

实际上,老子也是在暗示人们,要敬畏你所看不到的,而且它却是真实存在的,并掌控着宇宙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珍惜的作文 光的作文 购物作文 苦作文 生病作文 星星作文 海南作文 假如我是作文 微笑的作文 彩虹作文 西瓜作文 英语作文图片 老家作文 道德 作文 作文万能素材 三篇作文 作文的格式 享受作文 一句话作文 书包作文 作文大全小学 警察作文 作文下雪 怀念 作文 作文续写 苏州作文 写故事的作文 作文课 怀念 作文 杭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