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唐代的田园诗:内在世界的重建

2020-12-16 21:20:01
相关推荐

士人走入田园,未必出自于仕途不顺,或许只有隐逸中的“上焉者”,才能真正无视于名利的追求。走入农村的唐代士人,也可以卸下世间繁荣的华妆,仿若当地的农民一般,深深的嵌入他们的生活当中。

许多时候,唐代士人为我们所揭露的,是一幅极其和谐的画面。有时候,互相分享见面的喜悦,有时候也分享对于局势不明的哀痛,如同杜甫那般“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杜甫的心态,是标准的身在田野,心在庙堂;相对之下,提倡“中隐”的白居易多少还较能适应田园的生活。

田园的生活,总不如王绩所描述

或许是因为王绩的家境较为宽裕,对于田园的持生之事,总显的轻松自如,仿佛只在别业中度假一般。在许多时候,经营田园生活必定是相当辛苦的,这在陆龟蒙作的〈甫里先生传〉亦可略见端倪:

虽然〈甫里先生传〉看似一篇仿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作文,五柳之所指涉颇为模糊,但陆龟蒙的生平来看,甫里先生其实便是陆龟蒙之自况。先不计算其他的部分,陆龟蒙光是土地便有四顷,这已经是算的上是地主了。

纵使有着这般丰厚的资产,陆龟蒙依旧无法避免“哭饥”,乃至于“无升斗积蓄”的窘状,可见经营庄园并不如一般想像的轻松。经营庄园的士人并不是躺着坐收田租而已,更多的时候他们必须用心于经营,才能得到理想的收益。

经营在这里已非空泛的口头管理而已,他们甚至要亲自荷著农具带头下田工作。至此,士人的躬耕已经和皇帝的籍田所有不同,籍田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意义,士人躬耕却是一个必然而肯定的事实。这份对于实际农务的娴熟,非常清楚的展现在〈耒耜经〉一文中。其目的,除了“以备遗忘”外,还是求个自己能够“无愧于食”而已。

雨下得太多要烦恼,不下雨同样也是个恼人的问题,尤其对于经营庄园的士人而言,这将直接影响到他的生计,怎么能就此不重视?见〈割获〉一诗:

面对着天公的不作美,还是只能够无奈的接受。这时能够维持与否的关键,在于平时是否有足够的积蓄。虽然理想的情况下,是如同《礼记·王制》所载的“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实际上的情况可能远少于此。这并不出自于农民的懒散与挥霍,而是唐朝政府不体恤百姓。

士人经营庄园,虽是结数十家之力养一家,实际上却也背负了数十家农民的家庭生计。在这个沈重的压力底下,无怪乎诗人要感叹“平生幸遇华阳客,向日餐霞转肥白。欲卖耕牛弃水田,移家且傍三茅宅。”希望能够摆脱一切俗物的羁绊,当个无忧无虑的神仙。纵使为了脱离了宦场无尽期的勾心斗角而返回农村,却也无法摆脱活生生的现实问题。成仙毕竟只是诗人玄远幻想的寄托,终究必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的烦恼不独出于饥荒之年,纵使是往日的丰年,繁杂的农事依旧够使人心情烦躁,陆龟蒙的〈自遣诗三十首〉便是在这样情境下的创作。陆氏所意欲自遣者,自是农家生活的枯燥与无聊。各个季节所需做的农事极多,却也不过是一年复一年不断的循环而已,他如此自述:“厌厌卧田舍中,农夫日以耒耜事相聒,每至夜分不睡,则百端兴怀搅人思,亦纷乱无绪。”

借由诗歌的创作,整理盲乱无端的思绪,正是以诗言未明之物的功能。在这样情绪抒发的过程中,诗人也更加的立定自己的方向,因此陆氏以为“诗者,持也,为持其情性,使不暴去。”讲的便是这样的道理。

餐霞紫露毕竟只是暂时逃避现实的手段,对于解决当下问题没有任何实质的帮助,诗人毕竟不能长久沈溺其中。越是希望能攸然闲远的避世,只是更加凸显现实难以面对的问题而已,而这也是唐代士人入世精神的出色处。

由此,他想到一向推崇的陶渊明,以为“渊明不待公田熟,承兴先秋解印归。我为余粮春未去,到头谁是复谁非?”

然而这些烦恼都只是多余的空想,经不起“一夜逆风愁四散,晓来零落傍方巾。”在这里,士人的自我认同已然转移,不再是过去经营功名,计较利禄的过客。在土地上深耕的同时,他们已经自己找到了答案,无论这些喜怒哀愁,都还比不过丰收时的喜悦。陆龟蒙感叹“羊侃多应自古豪,解盘金稍置纤腰。纵然此事教双得,不博溪田二顷苗。”士人的心志也已在当中完整的抒发了。

虽然田园生活有其辛苦的一面,这并不妨碍士人享受田园中那股特有的宁静。

庄园中所当应付的农事已然繁杂,若是不苦于斤斤计较中,有时也颇有一番异趣,此见于〈小鸡山樵人歌·并序〉。因为名为顾及的樵人没能如数供给陆龟蒙一家所需的柴薪,引来陆龟蒙的一阵责骂:“何数廉而致晚?得非赭吾山而为汝之利耶!”樵人顾及的回答着实耐人寻味:

陆龟蒙知道自己遇上了有道的隐逸之士,于是“与之酒,继之以歌。”无意间也结交了一个朋友,大概陆龟蒙自己也十分赞同顾及的言论吧!

士人的乡居生活,大体上依旧是宁静无争的。这并不代表他们只是纯然的剥削者,无情的苛剥其下农民生活所得,借此以供给自己无限的嗜欲。这份宁静无争,依然是出自士人本身的节制与用心。遁入庄园,并不代表诗人从此投笔从农,自此荒废了过去数十年在学问上的苦功。他们依旧维持着自己读书的习惯,更在农村的生活中砥砺自己的心志。

纵使在农村中的生活往往用不到学问,士人也从未荒废这方面的进修,这样的习惯已深植于他们体内,难以摆脱。《四时纂要》里头便多次记载晒书的时间,说明了读书与藏书对士人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日常活动。韩鄂如此,陆龟蒙亦不能免例,此见于〈甫里先生传〉中,他自称“性野逸,无羁检,好读古圣人书。“

此外,亦好著书“虽幽忧疾痛中,落然无旬日”,其进学不可谓不勤。对于读书环境的布置,更是有所用心,“好洁几格窗户砚席,翦然无尘埃。”一个明亮清洁的阅读空间,仿佛由纸上跃至眼前。其读书之法,又不同于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相当重视句读之细节,算的上相当细心。面对学问的当下,陆龟蒙显的不太像一个闲散的隐士,反倒更像是一个太学中兢兢业业的先生。其藏书与校书,亦自有一套方法,可谓开后世重视文献的先河。其对书本之珍藏与爱好,更颇有宋元以后藏书家的气味:

士人的农村生活当然不仅于此,在繁忙的农事与读书的嗜好外,大多数的唐代士人也有几个共通的兴趣,举凡饮茶、喝酒、作诗、弹琴…等,都是他们在闲散的农村生活中不可切割的部分。而在这个农村世界中,唐代士人仿佛建造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无论是官场的失意、世局的混乱等不如意事,都被禁绝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这在唐代的田园诗里表现的尤其明白。

宇文所安在讨论到白居易的〈官舍内新凿小池〉时,曾经发表过这样的看法:被建构的自然是一片安全,受保护的天地。主体对这一天地拥有权力,在其中,他可以安排筹画经验的发生。

在私人住宅中兴造园林山水一直都是中国文人的嗜好,如主张“中隐”的白居易便在这当中得到了一丝宁静。虽然回归田园的士人表现的方式略有不同,实际上却是相当类似的。

虽然许多时候归隐农村的动机,是对于官场生涯的不满意,但是这些生活在农村的士人当中,无疑是更加快乐的。在他们所有的庄园里,他们拥有较大的掌控力,远比在官场流连飘零的无奈好上太多了。见王维〈渭川田家〉一诗:

此诗看似写景,刻画出一幅温馨的农家生活。然此诗之意绝不只在写景,只是一般知面的陈述,而达不到“刺点”的突破。全诗当以“归”的概念作为主轴,从最前面的牛羊,中段的牧童,最后与田夫“相见语依依”的,自然便是诗人本身。既有“墟”,则其本为城,而都城本身便是国家与权力的象征。而今城已成墟,只任落日斜照,正是暗示著帝国的黄昏。在这当下,正是归去之时。农村此时已被转换成家乡的概念,不断的在王维诗中出现,农村成了士人心中的乡愁。

至此,外在的世界已与诗人的内心有所区隔。纵使外在的世界不如意,士人依旧能够在这片小天地里,营造出一片让自己满意的空间。白居易在忠州贬谪期间便曾这么感叹:

正是因为外在世界获得了重建,内在的世界也获得了安宁。诗人也开始试图忘怀过去,在农村中寻求一条安身立命之路。

参考文献:

《礼记·王制》

《白居易集笺校》

《杜诗镜铨》

《全唐诗》

《甫里先生文集》

《全唐文》

《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

《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四时纂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趣的静电实验作文 有关打扫卫生的作文 热点作文800字 小学生军训的作文 真实的我作文500字 欣赏的作文题目 做一道美食的作文 460字作文 写爱的作文300字 搬桌子的作文 雪景的作文 生日的英语作文 开卷有益600字作文 什么什么二三事作文 韧战作文600字 健康作文500字 初中作文训练 怎样辅导三年级作文 红烧牛肉的作文 我喜欢向日葵作文 敢于尝试的作文 学前教育作文 无私奉献的作文开头 文明礼仪的作文200字 文竹的作文 作文的要素 教师节作文二百字 丢手绢作文 介绍莆田的作文 关于比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