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个春节 为莱姆病患者守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副主任医师林连君春节坚守

2020-12-17 05:15:01
相关推荐

正文共:3588字 1图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编者按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让我们一起分享一名女医生的春节日记,共同聆听以她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们治病救人的温暖故事,感受他们为生命坚守的那份执着,感悟他们一片赤诚的医者仁心,也借此机会,为广大坚守医疗一线的女性医务工作者献上一份节日的祝福。

2018年春节前夕,北京的街头巷尾已是张灯结彩,然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老年病内科却比平日里还要紧张忙碌。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着不曾经历的诊疗过程;因为,我们正在守护着一名病情独特的患者。

时间回到腊月二十六下午,我突然接到医务处同事打来电话,有位干部从青海扶贫调研返京一周后出现持续高热症状,已经十来天了。当时正值流感高发季节,我的第一反应须除外流感。我迅速为患者安排门诊检查,在排除流感可能性后立刻推进病房,团队随之进入临战状态。当时没想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将陪伴我们的团队和病人,度过一个不一样的春节。

推开病房的们,床上的男子约莫50多岁,高达40度的持续高热,外加轻度谵妄让他面露倦容、疲态尽显。摸脉搏后我发现患者脉率并没有出现和体温对应的增快,但身上有红色的皮疹。相关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范围内低限,炎症指标和肝功能指标升高,凝血功能明显异常。经验和直觉告诉我,这不是一例常见原因导致的发热。

因为患者曾经去过青海,我们无法排除少见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于是,我们紧急联系影像科,由住院医生陪同护送患者进行急诊胸腹部CT检查以排除常见的感染灶。病人尚未返回病房,我们就已经通过PACS系统完成读片,和之前的预判一致,并未见发现明确感染灶。

患者到底是什么原因持续高热?经过重重检查发现患者血中多种自身抗体阳性,笼罩在患者身上的病情“迷雾”却愈加扑朔迷离。医者仁心,我们对破解“迷雾”的心情更加急切。

这一天,我们反复询问患者病史,详细了解患者的接触史,列出了9个问题以表格形式请患者填写,并请他重点列出在青海的具体路径和生活情况,细致到喝的牛奶是否加热过、衣着、洗澡、室内温度等小的细节;

这一天,我们团队结合传染性疾病的文献资料反复琢磨患者情况,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可疑的线索,比如头皮、腹股沟等隐匿部位是否存在皮疹、焦痂等都可能是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的指路明灯。

当我完成第三次对患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后,已是当天晚上9时。回家的路上,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矗立在北京寒冷的街头思索,我们这次遇到的敌人究竟是谁?它到底隐藏在哪里?这些问题成了比夜空还要漆黑的谜团。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后边。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争分夺秒、紧张有序地安排患者进行各种抽血化验检查,明确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可能因素。但是我们的敌人仿佛成了潜藏在暗处的伏地魔,随时吞噬生命——患者凝血指标严重异常,PT和APTT延长1-2倍,D二聚体明显升高,多种凝血因子缺乏,血中存在多种自身免疫抗体。更要命的是,患者凝血的指标在进行性恶化,这意味着这位突发急病的患者,随时面临重要脏器出血的风险。

对于一位10多天前还正常工作生活的人而言,如果突发脑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出血而致残甚或危及生命,将是灾难性的事件,这对患者家属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见证过生离死别,才知道什么最珍贵。作为一名医生,我们迫切地希望早点查清患者病因,无论如何给患者家属和单位一个交代。

病情的危重,时间的紧迫,诊断的不明朗,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蜂拥而至。

腊月二十七,患者单位的相关领导来到病房,陪同患者家属一起焦急地等待着。当时,病人家属就坐在我的对面,满脸焦急、眼含泪水。面对家属焦灼期待的眼神,面对心中不解的谜团,我试图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患者的病情分析情况告诉她。尽管前方的道路仍不明朗,我坚定地对患者家属说,“请您相信我们北大医院,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为患者明确诊断。”

窗户玻璃上是氤氲的热气,我走出病房站在花园通道上,屋外北京的风,寒冷而清冽,我努力不去回想她含泪的双眼,压力也是动力,重托即是信任。在这场和看不见的敌人较量中,我坚信我们一定会赢,因为我们的身后是北大医院强大的学科综合力量。我坚定地对自己说,“任前方刀光剑影,我和我们的团队必须毫不惧怕、一往无前”。

依然记得,腊月二十七那天,和家属还没谈完话,血液科的马明信老教授接到我们的求助申请就第一时间来到病房。他把所有化验单拿来仔细思考、细致分析,一张张铺在桌子上,横向纵向对比各种指标。一位老专家立体的多层面的思维方式浮现在我们面前,我和同事们被他丰富渊博的知识所折服。老专家的普通话带有浓浓的山东味儿,他谦虚地说:“你们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儿,这个病人真是难,把我难住了,我得好好琢磨琢磨。”他建议我们给患者补做了进一步检查,并亲自把血涂片送到门诊。而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第二天一早,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儿”,他还主动为我们请来了血液科虞积仁老主任,大家一起分析讨论患者情况。

依然记得,北大医院传染性疾病领域斯崇文教授和王贵强教授无私地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攻克这个不解之谜。是否伤寒?是否布氏杆菌病?是否立克次体感染?是否感染了我们没有涵盖和考虑的病原体……时间滴答,两位教授紧锣密鼓地指导我们仔细研究分析这一连串的问题,面对病人仍持续高热、凝血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局面,我们与随时可能突如其来的死亡杀手赛跑。

在各位领导、教授的帮助下,我们详细采集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活动情况和接触史,在脑海里重走了患者在青海走过的路线。比对患者情况,翻阅相关资料,我们圈定了包括伤寒、斑疹伤寒、布氏杆菌病、莱姆病、寄生虫等在内的7种病原体并迅速将患者血样送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临床检验中心,搭上了春节前最后一次标本检测的末班车。

令人振奋的是,腊月二十九,春节的前一天,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临床检验中心传来消息:筛出送检的7项检测项目中,莱姆病抗体高滴度阳性!

竟然是莱姆病?在我工作的这些年,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位莱姆病患者,对于该病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加拿大摇滚天后艾薇儿曾感染莱姆病的新闻上。于是,我们利用Up To Date临床顾问系统这一利器进行学习分析:

从病源上来看,青海曾经发生的莱姆病发病病例是由蜱虫叮咬传播的,多发生在草场、树林多见,而患者寒冬腊月去青海,且穿着冬衣、几乎全副武装,被蜱虫叮咬的几率大吗?

从症状上分析,莱姆病多数有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表现、关节受累,而这例患者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的症状呢?

从莱姆病抗体检测来说,该患者血中有很多自身抗体,会否受到自身抗体影响而出现假阳性?

我们对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层层分析、抽丝剥茧,并再次详细采集分析患者的接触史和发病经过。最终,我们决定按照疑似莱姆病进行治疗,将抗生素调整为头孢曲松+米诺环素,并同时密切排查其他病原体。

不知不觉中,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的值班团队守护着这个高热、凝血异常的患者,迎来了2018春节。

初一

我来病房看望,发现患者体温有下降趋势,但凝血指标还在恶化,继续输注新鲜血浆纠正凝血功能。初二

我继续对病人进行观察,他的体温继续改善,凝血虽异常,但无继续恶化,情况开始好转。初三

我来到病房查看患者情况,看到患者病情继续好转,病房里欢天喜地初四

我回山东看望父母,下午接到病房医生打来的电话,“老师,我忍不住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咱们的病人不发烧了,凝血也正常了,太开心了。初五

凌晨四点我从山东出发开车返回北京,一到医院就去查房,看到这个病人,他简直换了一个人一样初六

病人情况稳定,终于踏实了,我对病人说,“您要加油啊,我们也加油,一定会给您诊断明确的节后

送检友谊医院的血液结果提示,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莱姆病抗体滴度逐渐下降正月十四

我们接到疾控中心的消息,这例患者莱姆病核酸检测阳性

至此,这例疑难危重而又不典型的莱姆病终于确诊了,我们立即向斯崇文教授汇报这一消息,老人家说,“由于这个病人诊断干预的非常及时,所以没有出现明显的心脏和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到此刻,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回想当初送检莱姆病抗体检测,也是偶然之举,因为病人症状实在不典型。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理念使我们没有错过一丝蛛丝马迹的可疑之处。感谢每一位伸出援手的专家,感谢每一位并肩作战的朋友,感谢患者所在单位领导对病人的关心、对我们的信任,正是北大医院的强大综合实力才使我们这位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并有了很好的转归。在此也提醒广大深入基层的工作人员,如您到类似环境工作,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正月十五的凌晨,我写完最后一份病报发往上级部门,这场颇费周折的“战役”总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我仿佛看到已故的医学巨匠王海燕教授对我点头微笑,三年前她教我对疑难病例的诊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正是秉持着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执着,我们战胜了一场场“战役”,给病人带来生的希望。跟大多数医生一样,我已经记不清这是在病房里度过的第几个春节,但我相信,病人的诊治及时、好转恢复就是给我们医务工作者最好的春节礼物。

这个春节 为莱姆病患者守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副主任医师林连君春节坚守日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你真好的作文 童年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400字 北京故宫作文 给闺蜜的小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写人500字作文 读书作文400字 成长类的作文 过年作文30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抗美援朝作文 满分作文800 幸福作文400字 关于爱情的作文 难忘的经历 作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 喜欢的食物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 饺子英语作文 牵牛花作文 春天作文500字 我的书包作文 好的作文素材 路600字作文 追赶作文 二年级作文200字 看日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