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王俊凯网课“害羞”不露脸:要怎么爱你 我的内向小孩!

2020-12-17 10:00:01
相关推荐

前不久,王俊凯上网课的场景被晒出,惹网友围观。

北影表演课老师发了一张上课的照片,粉丝们凭借一幅窗帘,认出了仅露半个胳膊的小凯同学,并纷纷调侃:“没想到哥哥这么害羞”。

左网课截图,右参加节目同款窗帘

王俊凯不露脸是不是因为害羞,咱不知道。但的确有些孩子,连面对摄像头都会感觉紧张。

“这孩子,真没出息!”

上周,一年级视频班会,每个同学有三分钟的个人展示时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朗诵、演唱、展示自己的作品。

有个同学却紧抿着嘴,满脸通红不肯出声。视频中不断传来家长催促:“说话啊!这么胆小!刚才不是准备得挺好吗?别耽误大家时间!”

最终这个小同学也没有开口,在家长的责怪声中下了线。

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孩子活泼好动,热情健谈。而还有一些则沉静内敛,不爱与人交往。

他们不同的气质倾向,我们分别称之为“外向”和“内向”。

内向孩子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特质呢?真的是因为“胆小”、“没出息”吗?

与众不同的“脑回路”

心理学博士 Perpetua Neo 的研究表明,内向者在社交中表现出的焦虑和他们脑神经通路的“选择”有关。

内向者的大脑在社会场景下,采取的神经通路比外向者要长很多。

这使内向者可以注意到各种细节,并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来匹配场景,以避免自己在社交场合下犯错。

他们总在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害怕出状况,怕被其他人否定。

对外向者来说简单到脱口而出的一句“大家好!” 内向者开口前脑子里已经闪过了好几个念头:“我是不是该笑一下?上次他们说我的声音太小了。没有人回应我怎么办?”

对于内向者来说就没有简单的事

内向者的大脑十分忙碌,因此神经系统很容易就会不堪重负。他们短时间的社交消耗,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这就是为什么内向者在面对社交场景时会感到焦虑,甚至会被人们认为有点‘精神敏感’的原因了。” Neo 博士如此解释。

内向≠无能

一直以来,人们给内向孩子贴的多是“羞怯”、“软弱”、“孤僻”等负面标签。

尤其在当今“社交至上”的大环境下,似乎外向的孩子更讨喜。父母总是担心自己孩子内向,长大会“吃不开”、“没出息”。

仿佛内向是种错误,必须逼孩子改掉才肯罢休。

事实上,内向型性格的孩有着自己的潜在优势。

他们大多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喜欢阅读和写作;擅于艺术创作;乐于独处;享受深度思考。

内向孩子的这些特质,使他们同样能为世界创造无限价值。

日本漫画家藤本弘,就是一个特别内向的人。

因为不喜欢交朋友,他在学校常常被同学欺负。处理人际关系让藤本弘觉非常疲惫,于是他不再勉强自己融入他们,而是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读书和幻想上。

后来他和搭档一起用了“藤子·不二雄”的笔名,创作出那个伴随一代人童年的蓝胖子“多啦A梦”。

孩子性格偏于内向不是错。如果你碰巧有一个内向的孩子,他可能有些腼腆、羞怯、敏感,甚至还有些孤僻。

不要担心。

他还有着情感细腻、气质沉稳、举止体贴、思想深刻等等无数潜藏属性,点亮它们完全可以使他的人生熠熠生辉。

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淡化内向气质带来的负面影响,放大优势,找到适合内向孩子的生长节奏。

要怎么爱你,我的内向孩子

1.不要"贴标签"

心理学博士 Brian Little 认为:了解到自己是外向者还是内向者是好事情,但你不应该被性格定义。

父母不要给内向孩子“贴标签”,不要强调他的“怯场”、“怕生”、“不合群”。这样会对孩子形成心理暗示,让他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不自觉地向着“标签”方向发展。

并且,孩子最善于观察父母的态度。如果你带着失望的情绪看待他的内向特质,孩子就会敏感地认为这是他的缺点甚至缺陷,从而变得更加自卑。

父母的本心,是怕孩子太内向受欺负或长大难以融入社会,急于帮他们“修正”性格。

其实以平常心看待这些所谓的“弱点”,不要强化它,才是对内向孩子最大的帮助。

2.找到合适的圈子

内向孩子与不认识的人寒暄会感到疲惫,而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可以聊得热火朝天。

内向孩子显得“不合群”,往往不是因为“社交障碍”,很可能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群体或领域。

内向孩子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不想把能量消耗在“无效社交”上。

父母不要一味强迫孩子去学着别人“活泼外向”。应该给他多创造一些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相合朋友。

孩子慢慢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节奏”

3、享受独处时光

内向孩子是能量的“储蓄者” ,他们需要大量的独处时间来为自己“充电” 。

他们喜欢坐在窗边看风景,或者窝在沙发里看书,又或者只是安静地想心事。

内向孩子享受独处的时光,这能让他们愉悦,感到内心被安抚。

爱因斯坦说:“我最大的长处就是能长时间地思考同一个问题。”

独处,正是内向孩子探索内心世界,深度思考问题时刻。

他们借此来沉淀和积累能量,并由衷地享受由此带来的满足感。

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父母不必担心孩子会寂寞。

有些孩子,天生向内生长。当他们内心足够充实之后,自然会关注外面的世界。

写在最后

孩子内向不是错,强迫他外向才是错。

马蒂·兰妮说:“想让内向孩子变外向,简直跟种下一棵郁金香却期待开出玫瑰一样,不现实。”

玫瑰有玫瑰的热情,郁金香自然也有郁金香的典雅。

不要让我们的过分期待扭曲了孩子本性。

内向的孩子是宝藏。

守护着,让他长成自己本来的样子,就很好。

-END-

作者:衡十三 | 驰之以衡 衡而恒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感想作文400字 你好初中作文600字 高考迟到母亲下跪作文 给女生写小作文 游五龙山作文 编童话作文300字 美的瞬间800字作文 写事300字作文 师恩难忘600字作文 在路上作文700字 春游沙家浜作文400字 工匠精神作文500字 作文格子纸图片 遇见朋友作文500字 平凡的人600字作文 myhobby英语作文50词 关于仪式感的作文 有关网红的作文 写植物作文300字 叙述文600字作文 感恩母校的英语作文 身边的英雄作文450 tk挠脚心作文 男生操女生作文 总会想起 作文 打屁股女作文 英语初一作文 时光的气味作文 作文 放风筝 好书我推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