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汉字的演变过程和书法的发展脉络

2020-12-17 20:00:01
相关推荐

学习书法,不可能离开汉字,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一些相关的文字知识,今天我就不吝浅陋,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汉字的历史和发展趋向,疏漏、不足乃至错误之处,欢迎各位老师留言交流。

《后汉书祭祀志》提到了文字: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这应该是对汉字最早起源的探索了吧!虽然人们对三皇五帝具体指的是谁有争议,但是,一般公认的是三皇在五帝前面,黄帝是五帝之一。从《后汉书》的这段话里不难推测到,三皇时期是没有文字的,由于没有文字,不难进一步推测出由于没有文字的确切记载,所以后来好多历史,都是口口相传,是不确切的,也就是传说,既然是传说,又反过来可以推测,传说中的历史是不确切的,考证的空间很大,比如上面提到的这段文字,说三皇无文,三皇是什么时期,没有确考,有没有文字,因为后汉书是正史,言辞相对是很负责任的,所以应该是没有的可能性大一点,但因为是传说,也可以理解成现在没考证出确切的结果,证明那时候有文字!为什么要质疑这段话的确切性呢?因为这里面提到了结绳一词,有了绳子,说明人类的文明已经达到了可以制造复杂工具的地步,自然界是不会产绳子的,最多是藤条!我感觉,会造绳子的人,偶然创造出一两个字的可能性是有的!我们不能证明那时候有,不妨就采用后汉书的观点,认为三皇时期,是文字的起始原点。有人或许对绳结能记录事情不理解,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方法,听老辈人讲,解放前还有人用,因为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对记录精度的要求也不高,就用绳结简单记录日常事务,比如你借我三升米,我就在绳子上打三个结,你还了我两升,我就解开两个结。具体含义一般只有当事人明白,因为不同的人对绳结赋予的具体含义是不同的。

至于文字的传说起源,一般采用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的说法,也有人认为书画同源,文字来源于早期人类的图画。我个人认为,图画应该起源于文字,因为图画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审美的需要,文字产生的原因是人们逻辑推理的需要,图画是感性的,文字是理性的,在人们衣食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对美的追求应该不是很迫切,而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是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比如森林遭到了天火,人们就会思考,是不是触怒了天神,他们画出来火的样子,很可能膜拜,他们勾画出火的轮廓表示火,而不会去描摹很多火苗,这个轮廓一经产生,就是有有意义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至于文字产生的具体过程,我想,最早应该在人们会使用火之后的事情了,当然这也是推测,前面说了,文字是要有含义的,比如绳结,当你赋予它一定的含义之后,可以认为它是最朴素的文字了,但严格来说,它能叫字吗?它是立体的,文字是要能写在平面上的!现在公认的最早文字,应该是甲骨文了,它是最早被人们应用的书写平面了!为什么会选到甲骨而不是石头呢?这应该不是偶然,从甲骨文的记载内容来看,里面好多是记录占卜的事情的,也就是人们要探究自然,思考自然,在人们会用火之后,发现了烧烤过的甲骨会出现裂纹,又偶然的发现这些裂纹会和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尽管不是必然联系,但偶然的联系多了一点点,他们就会认为是必然联系,于是出现了占卜的需要,他们把这些裂纹勾勒出来,传承下去,赋予含义的裂纹勾画,就成了最原始的字!所以说,早期的文字是发现后的勾勒,是发现而不是创造,后来才有了创造,然后有少数人整理,并在一定的人群范围内传播开来,然后是在氏族和部落中传布,再后来是部落大面积合并后,有人系统的整理,就是传说中的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实,我推测,应该是仓颉整理了很多文字,当然也不排除创造了一些文字。

最早的“文”字,是花纹的意思,或者说是裂纹,甲骨文中这样写,

“文”字的甲骨文写法

有人说它想一个站立的人,身上刻满了花纹,能不能看成龟甲被火烤炙后的裂纹呢?纹路或花纹的意思,应该是“文”字最早的含义了,基于这个含义,它这样写“彣”,所以,早期的“文”,它并没有“字”的含义,是自然的纹路形状,它是不可分割的,割裂开来的纹路线条便失去了意义,因而后来当它有了文字的含义之后,便表示不可分割的独体字,因而有“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说法,汉代的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现在我们通常认为字是音形义的最小语言结合体,字是有读音的,但是许慎说的这段话里的“形声相益”的“声”,应该不是声音的意思,应该是声旁的意思,如果是声音的意思,那么推测前文的“文”字没有声音吗?“形声相益”的意思应该是形旁和声旁相互叠加的意思,形声字是六书之一嘛!

虽然传说中从黄帝开始就有了文字,但是出土的文物,还很少有实物佐证,这一时期的文字,还多是传说和推测。到了商代,有了甲骨文的出土,从辨识的文字和发现地点来推测,应该是商朝的文字。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学会了冶炼青铜,有了青铜器,文字便有了比甲骨更容易保存的载体了。现在发现最早的有文字的青铜器应该是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了吧!

司母戊鼎上的文字图样

古代的文字很少,所以有些文字是相互借用的,字数很少情况下,到底对应现在的那个字,有时候就会有争议,比如这个鼎,我上学是还是这个叫法,现在叫“后母戊大方鼎”了,不过还在争议中!到了周朝,青铜器就多了起来。从商代一直到秦统一全国以前,这一时段的不少史料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由于古代把青铜归之于“金”属,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字叫“金文”,为了区别女真的金国文字的叫法,由于这些文字大多铸造在钟鼎上面,所以也把它们叫做“钟鼎文”。甲骨文和钟鼎文,在书法上统称“大篆”,区别于秦始皇以后的小篆。大篆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周宣王的太史籀(音:宙),代表作是石鼓文,也称为籀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各地的文字差异比较大,在他统一中国后,便实行了“书同文”,统一了全国的文字,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流。为了给全国人民一个参考范本,秦始皇命李斯书写了《仓颉篇》,赵高书写了《爱历篇》,胡毋敬书写了《博学篇》。但是后世公认李斯为小篆开山鼻祖。一般情况,人们说的篆书,没有特指,说的是秦篆,就是小篆。

秦李斯《峄山碑》局部

文字的发展是有交叉的,不是截然分明的,比如大篆和小篆,是与过渡的,是秦代整理了大篆籀文而来,所以说小篆里面也有大篆的影子。小篆虽然较大篆简省和规范了不少,但还不是很方便的书体,因为它的书写是以圆笔为主的,而且书写起来有笔画的对接,也就是貌似一笔的笔画,却是分两次书写完成的,此时便孕育了另一种书体:隶书,它是以方笔为主,笔笔分开的。相传狱吏程邈发明了隶书,应该是他整理了隶书。程邈生活在秦始皇年代,从出土的文物来看,秦始皇统一全国前的秦国,就有了隶书。人们把秦国和秦朝时期的隶书称为“秦隶”。

从隶书开始,汉字的字形成了距离我们现有字形比较近的文字,我们把这以后的文字称为今文字,而它之前的文字,称为古文字。

东汉初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作者是许慎。

隶书在汉朝得以长足发展、成熟并达到了顶峰,书法界有一句话:学楷由唐而晋,学隶非汉不可,可见书家对汉隶的推崇。汉隶比较有名的有孔庙三碑以及张迁碑等等,都是学习隶书很好的范本。前面我们提到,一种书体的发展,不可能是一下子突然出现的,是会有一个交叉和过渡的。汉代长期的繁荣稳定,给文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然包括文字的发展。在隶书成长的同时,也孕育了楷书,行书和草书的萌芽和发展。我们知道程邈对隶书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我们能看到的资料观察,程邈的字,更接近楷书。由于隶书的方笔取代了篆书的圆笔,因而大受欢迎而得到了发展,但是,隶书由于有很多的波折,书写起了还是不太方便,于是文字就在此出现了分支,一支朝着工整方面发展,而简省波磔,朝着我们现代的楷书方向发展。有一个重要人物叫王次仲,有人说他是东汉时期的人,有人说他和程邈同时代,是秦代的人,擅长楷书,他对楷书的发展应该有很重大的贡献。不过可以看出,汉代在隶书发展的同时,楷书也在成长,楷书也不是一下子突然长大的。

另外一支是省减折笔,把圆笔再次引入到隶书中,加快隶书的书写速度,朝着草书方向发展,于是先是出现了“草隶”,也就是“章草”,章草的得名,我认为应该是按时间来确定,因为它的得名是有不同的说法,也就是说,其他的得名,都是在此之后的,不应该作为名字的起源。按此标准,应该是在汉元帝时期,史游作《急就章》,也就是章草由此得名,从此书法界产生了一个新名词:急就。比如说我急就了一方印章,就是情急之下不计工整的可了一枚印章。汉章帝因在汉元帝之后,所以说因汉章帝喜欢这种书体而得名,或者其他说法,是不足取信的,给皇帝写奏章用这种书体的说法也颇值得思考:正规文件用草率书体?这种书体还是保留了磔笔,虽然“雁尾”的写法少了许多,但是捺的写法还大量的存在。我们知道,捺笔是比较难写的一个笔画,这种笔画的存在,势必会阻滞书写的速度,因而到了张芝的手里,就对这种书体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大量的变方笔为圆笔,奠定了以后草书的基础,人们把这种草书叫做“今草”或“小草”,我们通常所说的草书,没有特指,一般就是指的这种草书。相传,张芝兼擅章草和今草,可见章草到今草的变化,也不是突然的。鉴于张芝对草书的贡献,人们尊张芝为”草圣“。不过也有人不欣赏这种书体,汉代有一本著名的书论《非草书》,作者是赵壹。

由于真书的难写,草书的难认,于是在汉代,诞生了一种中间书体:行书。行书的整理,东汉桓、灵时期刘德升应该是集大成者,所以有人认为他是行书的创始人。

可以看出,在汉代末年,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楷、草、隶、篆四种书体都已经出现了。

到了东汉末年或三国时期,钟繇等人对楷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到了晋代,以王氏家族尤其是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法家,更是助推了楷书的成熟,所以后世有”字仰钟王“一说。相传王羲之诸体兼善,对书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世尊他为”书圣“,但是不见他的隶书和篆书作品传世。晋朝的行草书,在王氏家族中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王氏一门诞生了许多的书法家,其中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学习行书不可绕过的教材。王羲之的不少草书手札也称为了后世临摹的范本。

晋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从晋代开始,楷书成了主流书体并被定为官方书体。在三国到晋代,楷书虽然成型,但是和我们现代通行的楷书面貌还是有一些差别,比较明显的就是折笔的运用,我们现在见到的手写体楷书,多是棱角分明的唐代楷书,而三国魏晋时期的楷书,折笔处方圆兼用,圆笔的痕迹非常明显,唐楷给人的感觉是法度森严,而晋楷给人的感觉是飘逸洒脱。

晋朝后是一个战乱的南北朝,这一时期诞生了那个时代特有的一种书体:魏碑。魏碑的用笔特点是粗犷豪放,很多的侧锋,所以被不少主张书法只能用中锋的人看做是美术字,不应归入书法。我认为,学书法,不学唐楷不秀美,不学晋楷不洒脱,不学魏碑不厚重。

晋朝战乱后是一个短命的隋朝。隋朝对书法的贡献主要是楷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基本奠定了唐代楷书的面貌。这一时期的重要书法家是僧人智永,传世作品有《真草千字文》,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智永的书法,深得王羲之精华,甚至有人怀疑《兰亭序》是智永之作,他的笔法与王羲之不是乱真,而是不二。这一时期的重要碑刻有《龙藏寺碑》,书者不详,但可以看出,此碑以方笔为主,行意入楷,方圆兼备,明显的承晋而启唐。

唐代是继汉代之后的又一个文字和书法发展的高峰。唐和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强盛而长寿,所以不少诗歌用汉借指唐,比如王维的诗歌:征蓬出汉塞,王维当然是唐朝人了,怎么还出汉塞?很明显是唐塞了!唐代继承了隋代的科举制度。在科举制度的刺激下,字形的美观和规范,自然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在字的规范方面,产生了第一部字书:《干禄字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规范字典》,从书名用字“禄“字来推测,不难看出这是一部跟科举考试相关的书,书的作者是颜元孙。楷书的三大字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和欧(阳询)体,全部诞生在唐朝。

唐柳公权书《神策军碑》局部

唐朝的草书,主要成就是狂草的发展,诞生了又一位”草圣“张旭。与张旭齐名的另外一位狂草书法家是怀素,有”颠张醉素“的称呼。既然是齐名,所以也有人怀素一并列为”草圣“,不过我认为,圣人是有家之人,怀素是出家之人,出家之人称为圣人合适吗?所以,齐名,称呼为”草圣“似乎不太合适!在篆书方面,继秦代李斯的”玉箸篆“之后,李阳冰进而写出了自己风格的”铁线篆“,是秦篆之后的又一座高峰,后人评论他的篆书是”蚕吐丝,绵裹铁“,他的篆书像铁丝一样刚劲有力。唐代的书论家有孙过庭,代表作是《书谱》;张怀瓘,书论众多,比较有名的有《书断》、《文字论》等。

宋代的书法,主要是以宋四家苏黄米蔡为代表,他们的主要成就在行书,正楷或者说工楷,并没有突破晋唐。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赵佶的书法,他的字非常瘦劲,后世称为瘦金体。由于是皇帝,当然他的字体会流行,到明代的时候,由于印刷业的发展,由这种书体进行强化和归纳,整理除了我们通用的印刷字体,宋体字。有人说宋体字是秦桧的归纳和推广,缺乏依据和实证,可信度很低。

由宋入元,著名的书法家赵孟,他的字,人称赵体,他把大量的行书笔意融入楷书,因而有”赵体无正楷“的说法。与唐代的”颜、柳、欧“合称楷书四大家。

明朝的书法家,贡献比较大的是董其昌。他的正书小楷,端庄秀美,整齐划一,有人认为是董其昌开了”馆阁体(也叫”台阁题“)“,并归纳出这种字的特点,就是”乌、方、光“。

清朝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书法家应该首推黄自元,传世的书法教材有《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而法》,由于这本字帖是欧体写成,所以不少人认为,黄自元是写欧体的,其实,黄自元的柳体也写得很好。由于黄自元的字更具”乌、方、光“的特点,所以很多人觉得黄自元的字不适合用于书法学习,我认为,他的字,如果学欧楷,还是很好的教材,我的欧楷,就是从黄自元的这本书入手的。

清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局部

在黄自元之前,还有一位书法家,就是郑板桥,他的字,隶法入楷,糅以行意,由于不足隶书的八分,所以人称”六分半书“。他的字初看杂乱,如乱石铺街,细看却错落有致,杂而不丑。

清代以后的书法家,就距离我们比较近了,对书体贡献较大的,有于右任,他提出了标准草书;刘炳森的贡献主要在隶书,他的隶书,丰腴肥美,有古拙之气,却无臃肿之嫌!篆书方面,郭洪彬的篆书,别于秦篆的玉箸和唐篆的铁线,行笔丰以血肉,收笔融入汉简笔法,很有自己的特点!

郭洪彬篆书作品

新中国建立以来,钢笔从外国传入我国,硬笔书法开始流行了起来,并且很快取代了毛笔的书写主导地位,涌现了很多的书法名家,由于离我们很近,就不在列举介绍了。

纵观文字的发展轨迹,总的来说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由复杂而又简化,由自发产生到有规划生产,从字形的多样到字形的规范,书风从最初的朴素到后来的妍美多样。

文字,从一开始诞生,并不是科学,从《说文解字》的成书,标志着文字学的诞生。字形的第一次大规模规范,应该是秦始皇的书同文,第二次大规模规范应该是《干禄字书》的刊刻。

《说文解字》提出了六书的概念,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从此,文字生产有了标准。清代学者戴震等人认为六书是”四体二用“,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并没有产生新字。六书提出来之后,后代就通常认为这是六种造字的方法,并且当需要生产新字的时候,就用六书的标准进行生产。其实,六书之外,还有新字的产生渠道,比如讹误,俗成,衍生,简省,草书楷化,利用权威进行规定等等,虽然官方公认的造字体系是六书系统,但是在系统外,这些个文字产生的方法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有讹字,有异体字,有生拉硬拽把好几个汉字弄到一起的”合体字“等等现象,这些现象,很难用六书进行解释。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大量的文盲需要文化培训,由于繁体字难认难写,于是就对文字进行了简化。鉴于六书已经很难解释一些文字的起源,于是就提出了部件造字法。部件和偏旁以及部首三者是不能划等号的。比如”寒“字的两点表示冷,”尽“字的两点就不表示冷,但是,他们有相同的部件。”冰“字的两点表示两点水,”习”字的两点却不是两点水,但是是同一部件。“鸡、凤、树“等字的”又“字”,相当于电脑的“通配符”,没什么六书的具体含义,“兰”字,两点一横,就是草书的楷化,下面加两横,表示还有东西,就是一个符号!两点下面的“三”,在六书体系里怎么解释?所以我们现在的简化字系统,造字和解释方法已经不局限于“六书”了。

当第一批简化字推出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于是推出了第二批简化字,并积极准备第三批简化字的推出。当发现第二批简化字造成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的时候,政府紧急叫停了第二批简化字,第三批简化字就自然没下文了。第二批简化字,简称“二简字”,六七十年代上学的人,好多人学了这种字,现在的小学生,知道二简字的就已经很少了。

中国人们的智慧是无穷的,曾经一度因为汉字不能录入电脑,不少人提出了废除汉字的说法,但是,很快就有了“CCDOS"汉字操作系统,有了五笔字型输入法,紧跟着许多的输入法诞生了,很好地解决了电脑的西文汉化的难题。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汉语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智慧利器,她能用极少的字,描述极精确的状况,表达极丰富的情感,为我们的汉字骄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自然现象的作文 学生运动会作文 青岛栈桥作文 爱如潮水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350字 珍惜粮食作文 作文说明方法 教师节的作文开头 七年级下册英语第九单元作文 雨作文400字 满分作文中考 周末的早晨作文 美女拉肚子作文 观察蚕的作文300字 艺术人生作文 我的演员梦作文 考试中的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300作文 作文有妈妈真好 四年级第三单元写作文 学校介绍作文 秋800字作文 用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 象征意义的作文 高职高考作文 描写班主任作文 静的魅力作文800字 一事一议作文600字 戴帽子的鱼作文 丝绸之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