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质孙服与蒙古族男子服饰 在元朝都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2020-12-17 23:25: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学生时代喜欢个人”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元朝政权建立之后,为了巩固政权,确曾采取过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个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和南人。职业等级分为十级—官、吏、僧、道、医、工、猎、尼、儒、丐。元帝国建立之初,虽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然并未强制进行。至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士人之服变得各任其便。直至1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服饰等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质孙服”。“孙服”既承袭汉族官服制度,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

蒙古族装束

上文提到的“诈马宴”也叫“质孙宴”,是皇帝举行的宴会。《元史·舆服志一》载“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廷大宴则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无定制。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质孙宴”,实质上是皇帝的“赐服仪式”。元代皇帝赐给官员的官服共有13套,每套一种颜色,参加国宴或大型国事活动,要求官员穿同一种颜色的官服。除13种颜色的官服之外,另加一条羚羊皮带,上饰金银丝甚奇,价值亦巨。又授驼皮靴一双。靴上绣以银丝,颇为工巧。

驼皮靴

总之,元朝之赐服,做工精巧,用料讲究,装饰昂贵。这种官服并非每年赏赐,而是一次性赐予。在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按职务等级,穿同一颜色的服装。“质孙宴”一色服之制,为历代所少见。对这样独特的风俗,元代诗人柯九思在《宫词十五首》中描述“万里名王尽入朝,法宫置酒奏箫韶千一色真珠袄,宝带攒装稳称腰。”作者自注云“凡诸侯王及外番来朝,必锡宴以见之。国语谓之‘质孙宴’。‘质孙’,汉言一色,言其衣服皆一色也。”

宴会

元代服饰较有特色者还有比肩、冠帽和腰带。“比肩”又称“比甲”,日常穿着,是为常服。“比肩”是一种有里有面的较马甲稍长的皮衣。元代蒙古人称之为“襻子答忽”。“比甲”无领无袖,前短后长,是以相连的便服。《元史》卷114《后妃传一》载元世祖的皇后察必,曾设计了比甲款式,这种款式“前有裳无衽,后长倍于前,亦无领袖,缀以两襻,名日比甲,以便弓马。时皆仿之”。元代蒙古男子,官民都戴帽。帽子的种类繁多,如暖帽、䥽笠、藤帽、草帽、毡帽、棕帽等。

草帽

帽子可以区别身份和等级。如帽顶,帝王为九龙,正面一龙最大,其余八龙较小,帽顶缀一大珠。皇帝的冠帽不得仿制,仿制者、使用者都要获罪。《元典章》卷58《工部一·造作·杂造》规定“金翅雕样排花,金翅雕样皮帽顶儿,今后休交做,休交诸人带者。做的人根底,带的人根底夺了,要罪过者。”这里的“根底”,意为追究底细。元代大臣也有戴珠帽的,但一般都是皇帝所赐。除了帽子外,有身份的男子身着质孙服或袍子时,腰里要用“腰线”系腰。腰线实为一种彩带。

皇帝的冠帽

南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载“又用红、紫帛捻成线,横在腰上,谓之腰线,盖欲马上腰围紧束,突出彩艳好看。”元代妇女也用腰线将长袍束起来。可见帽子和腰带的使用,是元代服饰的一大特色。另外,蒙古男子一般都喜欢穿靴。靴的种类很多,如鹅顶靴、鸪嘴靴、云头靴、毡靴、皮靴等。元代自大德以后,蒙、汉间士人服饰变得各随其便,所以许多服饰渐渐汉化,如各式幞头、唐巾、弁帽受到人们的喜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极简主义作文 帮助老人的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200 欢乐的事作文 关于精益求精的作文 写革命烈士的作文 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 关于扬州的作文 跳绳真有趣作文400字 四年级作文指导 橘子的作文300字 尊重作文300字 作文我为祖国点赞 学包粽子的作文 关于帮助的作文400字 写打扫卫生的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300字 停电的夜晚作文 去环球影城作文 细节描写作文200字 小学毕业的作文600字 欣赏别人作文 自传作文六百字 以只要还在为题的作文 毅行作文 国庆叙事作文600字 以表扬为话题的作文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情 中华魂作文800字 海边的海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