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传统节日文化:中秋节的寓意 及传说 你可能还不知道

2020-12-18 01:00:01
相关推荐

关于中秋节,是我国很古老的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对中秋节有着很深的寓意,也是家人团员的日子,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中秋节的寓意吧,中秋节物秋之称“金”,意在说明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自然,这季节的物品是定很是丰裕,中秋的节物也就颇多,但概括来说,也不外时鲜瓜果、月饼、免儿爷一类,中秋供月的案头是少不了瓜果的,馈赠的礼品也少不了瓜果。仲秋时节,正是瓜果旺季,各种新鲜果蔬数不胜数,瓜有西瓜、香瓜、哈密瓜,葡萄的种类更多此外枣子、桃子、苹果、梨子、石榴、莲藕,应有尽有。

正因如此,老北京人把秋节称作“果子节”。清让廉《京都风俗志》记北京瓜果市之盛云:中秋节“前三五日,通衢大市,搭盖芦棚,内设高案盒筐,满置鲜品、瓜蔬,如桃、榴、梨、婴葡萄、苹果之类,晚间灯下一望,红绿相间,香气袭人,卖果者高声卖鬻,一这断”。当时送礼和上供的果品颇为讲究。果农有在苹果未熟时,将用纸剪的、焘佛字等图案贴于果上,不使曝晒,熟时揭纸,红苹果上就留下了红绿相间的图案,荷美绝伦。送礼时装在特制的小筐里,下垫香蒿,筐外加红绿彩笺,以应佳节。

兔儿爷也叫“彩兔”,是一种泥塑的玩偶,中秋节用来祭拜月亮或娱乐孩童的来历,大抵是效法月宫玉兔捣药的故事。这种习俗流行在京、津一常,水为最。老舍先生《四世同堂》写到日本鬼子占领北平的一个中秋节,街上没有的兔儿爷卖,祁老太爷不能买了给小孙女儿妞妞玩,大有感喟——老舍先生的棒来之笔,正是借这个小小节物不露声色地写出了痛切的亡国之恨,正验了古人的一句话:“语关风俗始动人”。兔儿爷之制明代就已经存在。明人纪神《戏题》诗小序:“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至清,此俗大盛兔儿爷一般为人形兔脸长耳,其形制之简单者仅仅是一个捣药的小白兔,复杂一些的则“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

其形态尚有“短衫担物,有如小贩;有饮酒跳舞,有如燕乐者,每到中秋时节,则商贩设摊出售,民众竞相购买,《帝京岁时纪胜》云:“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杨静亭《帮1杂咏》也冰及兔儿爷摊之竖:“英题债万愁删,忘却时光心自闲。瞥眼忽惊佳节近,满街争摆免几山”人蒋土的《京师乐府诗》有一首专咏兔儿爷,虽其中不乏借物抒怀的成分,但英的半截却冰漓尽致地写出了京师制作、买卖、供玩兔儿爷的习俗。其词云:月中不闻杵臼声,捣药使者功暂停,酬庸特许享时祭,抟泥范作千万形,居然人身兔斯首,士农工商无不有,就中簪缨窃绅黻,不道衣冠藏土偶,持钱入市儿喧哗,担头争买兔儿爷,长须阚口供玩弄,可惜官人无角牙,中山盛族管城派,消的灯筵小几拜。

中秋节物中最突出的当然要数月饼。相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起于唐代,唐高祖李渊和群臣欢度中秋时,手持吐蕃商人所献装饰华美的圆饼,指天上明月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蜍。”随即分圆饼与群臣。又《洛中见闻》载:唐僖宗中秋吃月饼,味极美,他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宴秋来风量异饮,便命用红绫包月饼赐给进士们。至宋,月饼已经有荷叶、金花、芙蓉等花色名目,苏轼有“小饼嚼如月,中有酥与饴”的诗句。到元末明初,不仅此俗被传承下来,并且出现了关于月饼的传说。相传元末人民不堪统治,高邮人张士诚为了暗中串联,利用中秋节互相馈赠麦饼之机,在其中夹一字条,约定中秋夜起义,从此,便形成了每年中秋家家户户吃麦饼的习俗。至明,吃兔儿爷月饼的习俗便大为盛行。

《宛署杂记·民风》:“八月馈月饼”条注云:“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A等,暉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异状,有一饼值九百钱者。”田汝成《西细说览志余》指出吃月饼取意团圆:“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题义。”清代以来,月饼的质料、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蔚然大观。除月饼质料外,饼面印有“嫦娥奔月”、“三潭印月”以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不仅是节令食品,同时也有了艺术的特点。在我国,由于各地月饼用料、调味、形态等的差别,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品种诸如京式、苏式、广式、滇式等。饼馅更是种类繁多,甜、咸、荤、素各有特点色香味俱佳。比如广州月饼民国年间有八十余种,诸如凤凰西山月、银河印秋月东坡腾皓月,宝鸭穿莲月、金香花腿月、五仁罗汉月,冬葫腊肠月,更为名贵的有唐皇燕月、七星伴月、西施酥月,不啻精美的艺术品。

尽管地区风格各异,但不外提浆、酥皮硬皮三大类浆月饼,也叫提浆皮月饼。熬糖浆调入面团,做月饼皮,包咸肉、甜肉、火腿、枣泥豆沙、莲蓉茸等,饼面印色椰各花纹,广式月饼即此类。酥皮月饼,将面粉、饴糖、猪油用热水搅拌做皮,有百果、豆沙、火腿等馅。苏式月饼属此类,硬皮月饼用面粉、白糖、饴糖、香油加小苏打和面做皮,冰糖、白糖、香油、桂花、瓜子仁核桃仁、青红丝等搅拌为馅,北京自来红、自来白即是。现在,月饼依然是大众喜爱的节日食品,且质量更高、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当然了中秋节也是团圆节啊,团圆是中秋节最主要的民俗信仰,几乎贯穿于各种节物、各项节俗活动之中,中秋团圆的信念发生甚早,大多又和月亮团国相关,汉代人因为十五未见明月而作《霜娥冤》,足见当时人们对团图月的看重。唐诗宋词中,关于中秋团圆的信念吟咏颇多。宋代词人苏轼就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到明代,文献开始有“困圆节”的记载。《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帝京景物略》亦云:“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中秋团圆信念的生成及表现在于:中秋之月最圆、最明,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这种自然现象与拜月、赏月的习俗为团圆信念奠定了基础;中秋团圆主要指人的团圆,具体有分吃团圆饼、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归宁媳妇返家、阖家拜月赏月等,团圆的信念又表现为许多象征物,诸如圆形的月饼、瓜果以及月亮等,其实,团圆不仅是中秋一节的信念,更是中国人普遍的生活信念,甚至是生活理想中的一部分。中国人的追求团圆是尽人皆知的,文学理论界关于中国文艺作品说中国节大团圆结局的研讨就是佐证。这种信念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农业文明对其有决定性的影响。

园艺式的农业要求足够的劳动力,重农思想又轻视来来往往的商圆之流,这就必然在人们的生活中积淀下重团圆聚合而非分散别离的意识,其次,一个显在的因素是家庭观念和乡土意识,更进一步来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闭的,在对外闭合的同时,又要求内部的完整;而小农经济生存于其间的又是天圆地方的封闭的盒子世界,是春夏秋冬四季回环周递的秩序。这些,也许都在冥冥中影响着中国人团圆的信念,团圆信念当然不独表现在中秋节,就民俗文化的领域来看,可以说以团圆为主题聚合了一个小小的民俗文化丛,其中有节日,有传说故事,有象征物,有主司的神明……组织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多彩。就说神明吧,除了一般的福神、喜神以及其他神明执掌团圆外,还有专门主司团圆的神明万回。

万会是和合二的原型之一,因为他有“可使人万里外亦能回来”的本领,所以被奉作团圆之神。由此可见中国人团圆信念的强固和以此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丛的完备严整。由于农事生产以及社会生活安排的季节性、实践性,团圆信念的表现和岁时节令这种年复年循环不绝的强化功能结构发生了极其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岁时节令对团圆主题的表现相当充分,中秋节是叫得出来的团圆节,除此之外,其他的许多节日也都表现了这种信念,如中秋节之后的重九节即是如此,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就是明证。所以说中秋节是一大节日,也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也是一个喜庆的日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国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我的漫画老师作文500字 心愿作文400字六年级 触动心灵的力量作文 这件事我做对了作文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300 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600字 知识就是力量作文 关于父爱母爱的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 我的业余生活作文 老师您辛苦了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600字 我的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暑假里的一件事作文 这样想象真有趣作文 五年级第四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书信格式 关于手机的英语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作文 关于黄河的作文 关于真诚的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题目 遇见你真好作文 我的数学老师作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作文 怎么制作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