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蓝孔雀服饰 | 傣族舞知识你知道多少?

2020-12-18 05:45:01
相关推荐

傣族文化中最最代表性的单属傣族孔雀舞为主,我们常见的傣族舞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景洪蓝孔雀服饰带你来看一看。

一、孔雀舞的起源

关于舞蹈的起源有好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说法,比如劳动说、娱乐说、游戏说、模仿说和宗教祭祀起源说等。其实舞蹈的起源是人类社会活动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简单的把舞蹈的起源归结为一种因素是比较肤浅的认识。

孔雀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傣族原始舞蹈艺术和傣族祖先繁衍生存的特定环境时期。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原始游猎时期,为了捕捉到食物来源,傣族祖先就擅于模仿和观察这些动物的种类、形态、习性,以便更容易捕获它们,久而久之,这些动物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象,每当他们能够填饱饥肠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所跳动作自然是那些深印在他们头脑里的动物形象和常见的动作姿态,无意识的模仿随着见识范围的扩大,模仿的动作姿态也更为复杂,于是就产生了早期的孔雀舞。

通过以上的我们对孔雀舞起源的描述,不难发现这个过程中有模仿的因素,有娱乐和游戏的成分,而劳动则是贯穿始终的主要因素。

研究傣族孔雀舞我们必须要了解傣族文化,而傣族文化又不得不从宗教入门,佛教文化渗透到傣族文化的各个领域,注射到傣族文化的每一个枝叶当中。傣族舞蹈根植于民众,在较固定的传播地区自然衔接,因而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传统风格和民族生活、民族心理、民族礼俗相关的鲜明特点。因此,在任何意义上,舞蹈都是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习俗和民族精神的花朵和果实。傣族舞蹈是傣族社会历史最悠久的艺术,也是傣族最常用于表达最强烈感情的艺术。孔雀舞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傣族舞蹈之一,而孔雀舞形成发展与傣族信仰的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孔雀舞与傣族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

(一)孔雀舞与傣族原始宗教的关系

孔雀舞发展的早期阶段与傣族信奉的原始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傣族也经历了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阶段。由于傣族先民们不能真正认识和掌握自然的规律,无法解释繁杂的自然现象,于是就产生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等心理,继而就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点,早期的图腾崇拜随之出现了。孔雀成为了傣族图腾的标志,在人们心目中变得神圣不可侵犯。

图腾崇拜直接影响着民族心理的生成和定型,而在这过程中,图腾崇拜舞蹈几乎就是民族心理的缩影。这种崇拜孔雀心态经过长期的艺术加工与不断升华,形成傣族孔雀舞最基本的体态:三道弯的特点,根据孔雀的各种姿态和造型,从飞翔、开屏、啄翅、抖翅、展翅、漫步、觅水、饮水、嬉戏等编创出一套严格的程式和要求,伴奏乐器为象脚鼓、鋩、嚓等打击乐器,每个动作有固定的鼓语伴奏,根据演奏的变化,又能创造出不同的舞蹈意境。正因为孔雀被傣族人民视为了傣族图腾的标志,孔雀舞在傣族观念中成为了最普遍的心理影像,所无论是在艺术舞蹈或自娱舞里,这一影像都会自然的流露出来,而本民族以外的观赏者却看到了孔雀的艺术形象,看到了傣族崇拜孔雀的心态,这正是蒙昧时代的图腾崇拜,给后来区别与其它民族风格的傣族舞蹈输入了决定性的宗教血液。

在傣族原始宗教的影响下,原始孔雀舞也被涂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逐渐发展成为抽象模仿、乃至概括虚拟的浪漫表现,成为宗教祭祀仪式中的主要内容。人们祭奠鬼神、庆贺丰收、送嫁迎娶、战胜天灾人祸、建房盖屋、驱魔除瘴等,无一不是通过舞蹈这一既特殊又普遍的形式来表达或进行的。孔雀舞不再是纯粹的模仿再现,为了满足宗教仪式中祈求神鬼赐福平安,宗教祭祀活动主持者广采博收了民间的舞蹈精粹,经过自己努力加工,使祭祀性舞蹈代表了当时民间舞蹈的最高水平。增添了许多抽象的观念性动作,这是对孔雀舞内容和形式上的一次提升。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约在公元一世纪以前,南传上座部佛教从缅甸、泰国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当佛教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时,就将傣族的文化纳入了宗教的轨道,其原有的民间音乐、美术、舞蹈都染上了些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色彩。地处西南边陲的德宏傣族地区,与周边的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的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交流,这些国家的佛教舞蹈随之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对傣族舞蹈的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有较大的影响,唐贞元十八年骠国向唐朝献上的《骠国乐》,其中多现佛经内容,还有《白鹤》《孔雀王》《野鹅》等明显是模拟飞禽的乐舞,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骠国乐,贞元中,其王来献本国乐,凡十一二曲,以乐工三十五人来朝。”这些骠国进献的演员从缅甸至长安,傣族地区是必经之地,因此我国西南地区的佛教舞蹈,模拟百禽的《孔雀舞》《大鹏鸟舞》《蝴蝶舞》等都有着当年骠国乐的踪迹,而这些舞蹈也就是目前流传在云南地区的部分佛教舞蹈,这些舞蹈都具有娱神性质,却又有其自身的特色,大多是在佛教节日的活动中,人们为了取得佛祖欢悦而表演的舞蹈,于是便有了傣族的孔雀舞,这些舞蹈基本上不直接反映宗教内容,而是用形体表现各种象征善良优美的动物,抒发一种虔诚、纯洁的感情,是宗教信仰与伦理道德、文化教育交融的结晶,亦即优美、和谐、宽容、善良的民族意识与自我解脱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精神融汇的外化。这些舞蹈形象生动,多姿多彩,寄寓着美的追求和理想的憧憬,对于生活在世俗凡尘的众生来说,无疑也是精神世界的某种寄托。

有学者认为,傣族信奉的南传上座部佛教,追求超凡脱俗、人生佛陀和空灵的境界,这与孔雀静态的温顺娴雅和动态的优美灵动正好不谋而合,于是人们便以孔雀翎献佛,跳孔雀舞求吉祥,以此孔雀舞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傣族舞蹈文化与审美的表征之一。正是这种文化的功能,更刺激和激励人们去模拟与再创造。傣族丰富多彩的传统舞蹈语汇构成了强有力的艺术语言支撑。

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佛教文化逐渐占领了傣族社会的精神领地,推动、促进了傣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对傣族舞蹈文化也赋予了新的内涵。

在单纯粗犷的原始舞蹈基础上,产生了歌词讲究韵律、舞姿追求典雅庄重的宫廷舞和宗教舞,如象舞、孔雀舞等。许多原先来源于民间的自娱舞蹈都被说成是“佛祖带来的舞蹈”,并附会了许多佛教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以前,孔雀的羽毛並非像现在这样五光十色,也沒有那美丽的“圆眼”羽翎。只因它驯良、温顺而被人喜爱。一次,在当地举行南传上座部佛教“拢帕拉”宗教节日庆典,孔雀来到赶摆现场想瞻仰佛祖,但由于晚到,佛祖已被人群团团围住,无法靠近佛祖的孔雀情急之下在人群外跳起了舞蹈,迎着佛祖展开美丽的羽屏,人们被孔雀吸引,纷纷让路,佛祖赐予了孔雀羽毛上神奇的圆眼,并嘱咐下次“拢帕拉”节还要孔雀跳此舞,孔雀舞就沿袭相传至今。此后,每当宗教节日和年节庆典,人们为了赕佛(即祭祀之意)和祈求吉祥,就都要表演民间传统的《孔雀舞》。傣族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重大节日时,除了必须举行一些宗教活动仪式外,实际上就是舞蹈的盛会。

此外,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许多经书里都记载了与孔雀有关的传说,如《大孔雀明王经》就有记载:“于内院中心,画八叶莲华,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头冠璎珞,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坐白莲花上,住慈悲相,有四臂,第二手执三枝五茎孔雀尾等等。还有民间多姿多彩的腊条舞、大鹏鸟舞、鱼舞、象脚鼓舞蝴蝶舞等,这些佛经与舞蹈虽然都不是直接阐释教义、反映佛教或故事的,却都是在举行佛事或佛教节目中表演,带有宗教色彩,这和傣族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孔雀舞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孔雀舞傣语称“嘎洛勇”“烦喃诺”即孔雀跳的意思,流传于云南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孔雀舞是傣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也是佛教舞蹈,因此也是傣家人最喜爱的舞蹈之一,一般都是在盛大节日和隆重集会时跳,有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表演时,舞者头戴尖塔帽,假面,孔雀羽衣,这些都是孔雀舞与佛傣族文化相互渗透的表现,

孔雀舞之所以受到傣族人民的偏爱,除了它美丽的外形和优雅的气质之外,还有一层特别的因素,因为它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通过舞蹈的形式来阐释教义,间接的反映了佛教思想,这和傣族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在傣族宗教节日活动时,大都有舞蹈表演,这是为了取悦于佛,娱神的舞蹈,而这些舞蹈的表演者为普通百姓或民间艺人,他们表演的各种舞蹈又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此,并非宗教节日才表演,在庆贺丰收、送嫁迎取时都可以跳这些舞蹈,此现象证明,傣族的宗教舞蹈原是深深的根植于生活土壤中的艺术,佛教传入后,给这些民间舞蹈打开了更多功能的表现空间,因此他们既是宗教舞蹈,又是民间舞蹈,更重要的是佛教和民俗舞蹈的结合。南传上座部佛教成为边疆傣族地区全民信仰的一种宗教后,也构成了傣族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

随着封建领主制的发展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盛行,孔雀舞不再仅仅是模仿孔雀展翅亮羽、饮水行走等直观动作,而是加入了别具特色的宗教色彩和丰富的舞蹈语汇、表演神态等艺术美的形式,比如舞蹈中有双手合十的虔诚行礼姿态,头上戴有宝塔型道具或者是尖塔型白净菩萨面具等,这些都体现了孔雀和佛教的关系。在过去,孔雀舞的表演者限于男性,而且舞蹈宗教仪式的成分更多。

在明代傣族佛寺壁画中,八首孔雀身的舞蹈图比比皆是,明杨慎编撰的《南诏野史》中就有关于孔雀舞的叙述:“婚娶长幼跳舞蹈,吹芦笙为孔雀舞······。”这说明至少在明代孔雀舞已经相当盛行于傣族地区了,还可以说明,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傣族舞蹈艺术产生过相当深刻的影响。至今的傣族寺庙壁画中仍有许多孔雀图案,这也是孔雀舞融入到宗教艺术中的一个依据。

(四)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孔雀舞的影响及意义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使孔雀舞和佛教思想在傣族社会中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南传上座部佛教中蕴含的真善美、众生平等、和谐的思想正好与傣族人民把孔雀作为美丽、善良、幸福吉祥的象征相吻合,傣族人民通过孔雀舞表达了渴望和平自由,追求朴实自然的民族心理素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人们对佛教的崇拜与迷信逐渐淡化,而宗教艺术中的舞蹈,这人民创造的艺术奇葩,却长存人间,正如傣族民间的传说一样,这个“佛祖带来的舞蹈”确实拉近了佛祖与这个水一样的民族之间的距离。因此,孔雀舞也就成为傣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伴随着这个古老的民族显示它永久的魅力。

三、发扬孔雀舞对于探索傣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意义

(一)傣族孔雀舞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民族文化都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更需要用新的思维新的想法融进新的因素,开拓出新的色调和意境。随着社会发展,宗教意识的淡化,孔雀舞作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现象,它顺应时代的改变并突破传统孔雀舞中男性为表演者的观念,让女性来扮演孔雀以突出肢体语言的柔软,自由与舒展,更显出孔雀妩媚、孔雀的灵性,使孔雀舞成为舞姿丰富而且优美的超越于民间层面的艺术制品。从而逐渐把祭祀性的文化范式提炼升华为具有宗教主题的世俗舞蹈作品,并在现代语境中进行传承与传播,由此完成了由民间艺术向舞台艺术升华的过程。

傣族著名舞蹈家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三者各具特色,各有不同审美艺术指向的孔雀舞表现风格。纵观傣族舞蹈的发展历程,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到其继承与发展的轨迹。从一代孔雀舞王“毛相”到第一位孔雀公主“刀美兰”,孔雀舞经历了由再现雄性孔雀的威武阳刚之美到表现雌性孔雀高傲柔媚之美的质的飞跃,如果说,毛相的孔雀舞还只是停留在单纯粗犷的原始舞蹈的层面上,那刀美兰的孔雀舞则是在提炼中演化成更为舞台化的一门艺术;而杨丽萍的孔雀舞是在前两人基础上出现了更高的飞跃,她在继承傣族舞蹈之美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高一层次的创新与回归,而这些新颖而富有特色的动作语汇及舞蹈风格正是孔雀舞在传统傣族舞蹈基础上所进行的最大突破。但其血脉未断---就是鸟图腾的崇拜,这里,宗教化为艺术,并以艺术的方式陈述着自己的追求,即超越、体验与期待。由于宗教与舞蹈追求的切点是如此融合,以至于我们有时会忽视了二者的区别,舞蹈的许多本性与它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宗教意识结构和宗教组织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二)傣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意义

孔雀舞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上形成的、以一定的社会形态为背景、是具有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的时代的产物,其表现出的鲜明个性,可以成为区别与其他民族的一种标识。而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里,社会的经济活动对艺术的介入、渗透与覆盖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历史现象。虽然早期的孔雀舞本身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动机,可是随着地理上的壁垒被逐渐形成的国家经济所打破,人们生活的状况正变得越来越相似,造成了民族间的更大的相似性,保护和传承傣族民间舞蹈文化具有了新的意义。

任何民族文化都有其内在的传承机制,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内在机制保证了民间舞蹈能在民间艺人或艺术家这一主题的推动中自然的代代相传,更为重要的是其内在机制具有能选择传承主体的辨别力。我们从民间孔雀舞的肢体造型、衣着道具以及舞台调度的结构中,就能看到傣族群体性格中哲学思想和审美理念的深厚积淀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表现出傣家内心情感的深刻变化。在民间艺术中,民间艺人在自发性和经常性的自娱自乐又娱神的过程中,成为一批又一批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使文化传承永远具有聚散分合和故土纳新的生命和活力,使优秀传统文化在舞蹈艺术中继承,服务与创新,从而才能显现其价值,才不会与社会脱节,孔雀舞能发展到今天,与孔雀舞发展阶段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分不开的,对孔雀舞的开拓创新既是基于艺术家对民间舞蹈审美意识的升华,又是民间舞蹈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既要依托传统又不能拘泥与传统,既要尊重传统意义又要超越传统,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发展创新,这样才能将历史之链的两端系起来。如此,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创造才能顺应自己所处时代发展的步伐,一种既往传统才能寻找到自己新的生命支点,其仪式的生命之花也才会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劳动最光荣作文600字 关于家乡的作文500字 动物作文100字小狗 说说心里话作文400字 关于雪的作文200字 关于责任的作文800字 家乡的大秧歌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素材 开心的一天作文500字 感谢阅读作文 一键生成作文的软件 父亲的背影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600字 雪中即景作文500字 什么也是一种美作文 春天的作文100字左右 消防演练作文300字 四级作文书信格式 五一见闻作文500字 美好的端午节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450字 写人的作文500字左右 舍与得作文800字 高考语文作文优秀素材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海南语文高考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300字 高考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北京旅游作文600字 冬天的雪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