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们要如何跨越“知道”与“做到”的鸿沟 做到知行合一?

2020-12-18 19:40:01
相关推荐

01 学的越多越痛苦

我有一个朋友,是学习“达人”。他跟我讲:每天不学点什么,就会非常的焦虑。

电影要看英文的,因为可以练听力。书只看工具书,其它的书他觉得都是“无用之书”。

看了《穷爸爸富爸爸》后,跟我们大呼“前半生都白活了”,觉得自己损失了几个亿。然后买了一堆理财书,报了一个理财班。

知道我在写头条并且开始有回报时,也想转战到自媒体领域,然后报了一个大V的班,开始学写作。

每天得到和樊登读书必打卡分享朋友圈,还会附上一句“干货满满”。

跟他聊天时,确实能感到他知道的很多。无论聊什么,总是能引经据典的说上几句。

每天都在学习的他,按理来说应该是很充实的。可是他跟我说他很痛苦,感觉自己大脑一团浆糊,有一种好像什么都知道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的模糊感。学了那么多,也没有什么长进。

“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应该就是他这种情况吧。

《知道做到》一书的作者,是一个培训师。在培训了无数人之后,他发现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与他们实际做法之间有一条非常巨大的鸿沟。并且随着科技发展,人们越是能轻松的获取大量的知识,这种鸿沟变的越巨大。

在进行大量的观察和探究后,作者总结了三个层面的原因:

认知层面,信息过载导致人们更愿意学习新知识态度层面,消极过滤导致人们脑中信息堵塞行动层面,缺少跟进导致人们无法用已知的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柳传志说:知道怎么做的人,不一定是人才,能做到的人才是人才。那我们要如何跨越“知道”到“做到”的鸿沟呢?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答案。

02 知道做不到的第一个原因:信息过载

原因: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知识付费的时代,无论想学什么,都可以找到海量的资料和大量的线上线下课程。我们能接触到的信息太多了。

同时,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大脑的多巴胺奖励回路,使得我们更乐意学习新知识,而不是应用旧知识。新鲜的信息,总能马上让我们兴奋,这种即时反馈的兴奋,驱使我们更进一步喜欢猎取新信息。于是我们掉进了一个不断学习新知识的陷阱里。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少则得,多则惑。当我们什么都学的时候,反而什么也学不到。

如何跳出这个循环呢?那就是践行“少而精”的哲学,我们应该少而精而非多而浅地去学习。

格雷戈·麦吉沃恩在《精要主义》一书中写到:更多的努力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收获,但是“更少,但更好”却可以。

韦氏词典的发明人丹尼尔韦伯斯特曾经也说过,他宁愿彻底读透几本好书,也不愿进行大量泛泛的阅读。

对策:

为了践行“少而精”的哲学,第一步我们要减少信息源的输入,不给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机会。

清理自己的微信关注公众号规定自己每次最多买三本书,只有把书看完后,才允许买新书规定自己每周听一本书,将想要听的书下载缓存后,卸载听书软件给自己定主题月和主题年,让自己一次集中精力专攻一个方向.......对我们的信息输入源进行断舍离后,我们没有机会学习新的知识,自然而然就会开始深入学习旧知识。

第二步我们要找到“精”的知识。根据二八定律,真正有效的知识只有20%。

古典老师在《跃迁》一书中将我们的知识分为了四类:

一手知识:知识的源头,包括研究论文、行业期刊,业界大佬访谈对话等二手知识:忠实转述一手信息,如教科书、各大高校的网课,类似《国富论》的经典著作三手知识: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如畅销书四手知识: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如各类鸡汤文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向知识的源头靠拢,研究学习一二手知识。对于三四手知识,我们可以用它来扫盲,快速阅读,找到自己的盲区。

比如,看了某篇公号文,讲了一万小时定律。而我们之前没听说过这个定律,就可以上网找到该定律的出处,然后学习。

03 知道做不到的第二个原因:消极过滤

原因:

大脑学习知识时,有两套过滤系统:消极过滤系统和积极过滤系统。

拥有消极过滤系统人会封闭自己的大脑,带着批判的心态和先入之间来学习。这种人虽然学了很多东西,但是由于内心的防御机制,最终只有10%的信息能够进入我们的潜意识。

如此一来,所有的信息都堵塞在我们的大脑中,就会引起朋友所说的好像什么都知道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的模糊感。

古典在他的书《跃迁》中曾讲到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同时订阅几个专栏,然后发现大家在用不同的语言讲同一个道理。拥有消极过滤系统的人就会说:你这个xxx讲过,没意思。拥有积极过滤系统的人则会说:你这个xxx也这么说过,有意思。

拥有积极过滤系统的人,会进一步思考这个现象,然后就会意识到所有的知识的源头都是聚合的、统一的,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这些源头信息才是关键。

消极的过滤系统会让我们只能学到或利用自己接触到的一小部分信息,而过早地拒绝大部分信息。

对策:

①积极聆听

要想让学到的知识能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就要带着一种开放、积极的心态去聆听。也就是说,给对方空间和时间,让对方把话说完。

很多时候,对方的话还没有讲完,我们就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打断对方并且否定对方。积极聆听的方式有:

不要带有任何偏见或先入为主;带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对新的信息感到兴奋;带着积极的期待;手里拿支笔,准备做记录;带着强烈的欲望,不仅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讲话内容,还要努力激发出自己的形象力;带着一种“我该如何应用这些”的态度。.....

②绿灯思维

绿灯思维,就是先肯定对方的观点,寻找对方观点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考虑合理性,再提出进一步的建议,最后再抛出可能存在的危险。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红灯思维者。红灯思维者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时,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指出,我们会有红灯思维,是因为习惯性防卫。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我”和“我的观点/行为”绑定在一起,当别人质疑我们的观点时,我们会理解为他在质疑我们这个人。

因此在听到或者看到不同的观点时,我们就会觉得自我被否定了,从而穿上一层保护壳。

要想变为绿灯思维思考者,我们就要学会把“我”和“我的观点”剥离开来。

绿灯思维不是让我们全盘吸收所有的信息,而是让我们不要质疑,要疑问。质疑是质问要找出什么,而疑问是还有未解之余地。

04 知道做不到的第三个原因:缺少跟进

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了新事物后,都不会去制定一个跟进计划。

比如,我们学习了要如何沟通,知道了沟通中我们不能价值判断。可是在实际中,因为没有跟踪系统,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在价值判断,什么时候没有价值判断。于是我们很快又恢复了旧有的习惯,所学的知道对我们的行动根本没有产生任何改变。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好的跟进计划,应该包告知 、演示 、尝试 、观察、表扬我的进步或进行修正这五大步骤。

这跟我们学生时代的学习方式很像。老师上课讲解就是告知,展示自己的解题步骤就是演示,给我们布置作业就是让我们尝试,给我们改作业就是观察,当我们做错了给予批评,做好了给予表扬则是最后一步。

但是工作后的我们,已经没有机会来进行这种系统的学习。《暗时间》的作者在书中写到:毕业后我们90%的知识靠自学。因此我们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教练。

对策:

为了建立自己的跟踪系统,我们可以写反思日记。

第一步如实的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记录时切忌自以为是的去解释“为什么”,而是要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什么的。第二步每天进行反思。我们每天要抽时间来反思我们的记录,反思过程中写下我们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然后分析这些因素是怎么影响我们做决定的。为什么我学到的知识没有起作用。这个过程其实是在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也就是在观察我们过去的一天的行为。第三步给予自己反馈。总结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给予自己奖励;不好的地方,则不断提醒自己后续给予关注和改进。在执行跟进计划时,我们也可以向周围人求助,让他们当我们的观察者和反馈者。

比如我们在学习非暴力沟通,我们就可以问自己周围人,我们在跟他们沟通的过程中,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什么时候感受最好?什么时候感受最差?

总结:为什么我们常常“知道”却难以做到,从认知层面来说,人们总是在追求新的知识;从态度层面来说,人们总是过滤掉跟自己现有的习惯想违背的知识;从行动层面来说,人们总是不断学习,却不跟踪。文中介绍了这三个层面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