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时候的端午节 真是太有意思了

2020-12-19 18:50:01
相关推荐

中秋和重阳是和稳重端庄的,赏月、登高,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乐趣寥寥。相比之下,端午节身上浓浓的巫术气质,让这个日子的仪式感有趣的不真实。孩子对于楚辞里的长吁悲怒是不明白的,夏天的端午节,直涌出一簇簇原始习俗的新鲜劲儿。

端午将近,家家户户就会准备五彩线绳,拧成一股,戴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上,有的人家甚至会做个五彩五彩线绳的小戒指给娃娃戴上,严密至极,仿佛这样才能周密的防护,五毒不侵。这样的习俗,在汉代就开始了,按照《后汉书》的说法,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驱邪避瘟。五色丝线还被称为“避兵缯”、“长命缕”等。汪曾祺先生也在书里这样描述过类似的习俗:“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等到五月下旬,再将彩线剪短,丢到下水道里,好像让这半年积攒的晦气和杂病一同流走。

▲挽在手腕上的五彩线绳

农历五月的天气,万物的心思都活络,毒虫也不例外,端午节,便是一个驱虫的开端。驱虫的仪式,也充满巫医色彩,首先就是在门上贴符,符边还要固定一束艾叶。符的样子,民间都会用彩纸用BV包同款编织的手法来做,可以是单纯的彩色几何图形组合,也可以是公鸡、马和老虎等,几何图形有种拼布艺术的拙朴之趣。

▲家家户户门上的“符”

动物形象,就更是憨趣了,也有用剪纸作为符来贴在门上的,大公鸡最受欢迎,因为尖嘴锋利,看着最能将毒虫一网打尽。符除了贴门上,还会在小孩的衣服上固定,端午那几天,你会看见满城的孩子身上挂着各式的动物咒符,花红彩绿,煞是可爱。

▲充满民间艺术意趣的虎符

除了这些,家家户户还会做一种长得像粽子的香角子,用硬壳纸编成菱形八角空心壳,里面可以放驱虫的香料,然后也是用五彩线绳,细细缠上,挂在屋子里,像风铃一随风摇摆。

我最喜欢的,还是艾草,房间里一定要挂上几束,在端午当天,还一定要放在洗脸盆里泡着,等水里都是草木的香气以后,再用来洗脸。

▲用艾草泡过的水,清香客人

整个端午,都有着一种奇异的色彩,香草浓郁的味道浸染气氛,五彩的线绳和符咒上演驱邪避难的戏码,为了讨一个好彩头,我们真是不畏辛苦。

端午节的有趣,不仅在于仪式种类花样繁多,而是一股天真劲儿,大人们对于习俗的一一严格执行,相信用五彩丝线和纸折的大公鸡即可驱邪避难。除了外面的形式,我们用来去五毒的方式,更多还是用吃的形式,炒五毒,在山东和江苏有些地方会把葱、姜、蒜、香菜和辣椒这些刺激性的香料炒在一起,同样的思路,江苏则把木耳、金针菜、韭菜、银鱼和虾米合炒。

当然,这些遗留下的风俗远不如古人的热闹,北宋的开封人们会准备丰盛的果子点心来祭拜,《岁时杂记》里记录了祭祀清单:“京师人自五月初一日,家家以团粽、蜀葵、桃柳、杏子、林檎、李子,焚香或作香印,祭天者以五日。”而作为端午节相互赠送的礼品,也比现代人单一的粽子有趣的多,《东京梦华录》里是这样记录的:“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不仅如此,开封人还会像过年一样张罗宴席聚会:“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想一想,都觉得清香扑鼻,淡雅清闲。

宴席已散,符咒消减,我们的端午节,如今只剩粽子这个重头戏了。

说到粽子的形态,中国人真的很喜欢“混沌”的食物啊。

大概是我们的祖辈们在一日日周而复始的劳作中难免有点审美疲劳,总想找个借口,打开宇宙混沌,重新开端。而食物,就是最好的入口。

饺子、汤圆、包子、馄饨、月饼、粽子,无一不是将食物的外皮做天地,馅料做一个模糊不清的小宇宙,等着上锅或蒸或煮完毕,就可以大口一吃,将这不分明的世界吞掉。这样通过嘴巴的开天辟地,可以反复咀嚼远古传说中的宇宙观。同样在西方的餐桌,天天用刀叉在盘中劈开食物,一遍一遍的重复摩西的奇迹。

端午节也不例外,西晋周处《风土记》里面就有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日啖之。一名粽,一名曰角黍,盖取阴阳相尚未分散之时像也。”粽子里萦绕在一起的糯米、豆沙、火腿、蛋黄,静静的在绿色的叶子里重新打造的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景象。

粽子的结构,在北方一派的食物中是个另类,不仅打破了北咸南甜的传说,在冷热吃法上,也和南方不同。记忆中的粽子,不是现在反复加热,叶子已棕黄的样子,而是新鲜煮好后,迅速浸泡在冰水桶中,热黏黏的糯米在冰水里变的冰莹,一热一冷,也让芦苇叶的清香深深沁入米中,至于是红枣还是豆沙,其实也不太重要了。晶莹白润的糯米,就是一块糯米做的冰糕,在舌尖上会马上绽放自己的甜味,配上叶子的植物芳香,有种茶泡饭的清爽清雅,如果家里还会做糖稀,那就更美妙了,糖稀对于一口冰凉经糯粽子的口感提升,犹如夏夜新启的一瓶香槟。

除了北方传统的甜粽,我很想复制的,有两款,一是周简段先生在《神州佚文录》中记录的:“清宫中有“奶子粽”,即用奶酪浸米一夜后煮之,味美绝伦。民国后,北海仿膳曾有出售。”这已经不是糯米做的冰糕了,而是加入了奶酪的冰激凌啊。

二是杨梅粽,苏东坡写下的“时于粽里见杨梅”,给宋朝时流行的果品粽留下一点线索,是新鲜杨梅的甜美和莹白糯米的结合,还是用杨梅干作为果脯包裹在粽子里?古人对于食物的想象力,有时比我们开放的多,想想好像味道都不错,只是这样清甜的食物,还是适合放凉,甚至有点冰着吃,才不负这闷热的端午天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爱国的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 感动作文600字 感恩父母的作文 兵马俑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 堆雪人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 奇葩作文 三年级上册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600字 关于诚信的作文 初中英语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作文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 一年级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 努力奋斗的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题目 长城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 描写雪景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