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88岁的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过世 曾说“写作使我免于痛苦”

2020-12-20 04:25:01
相关推荐

美国著名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于当地时间8月5日晚在纽约蒙蒂菲奥里医疗中心(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去世,享年88岁。

8月6日,莫里森的家人和她的出版方克诺夫(Knopf)出版社在一份声明中确认了她的死讯。在声明中,莫里森的家人称她为“我们尊敬的母亲和祖母”,并表示:“尽管她的逝去是一种巨大的遗憾,但我们很欣慰她度过了美好而长寿的一生。感谢每一位了解和敬爱她的人,无论是通过她的作品还是私人交往认识她的。感谢各位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所提供的支持。”同时,莫里森的家人也希望能不受外界的打扰,安静地哀悼她。

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非裔女作家。她的一生出版了11部小说。她在年近40岁时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她的名作《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在1977年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宠儿》(Beloved)则获得了1988年的普利策奖。

《宠儿》(Beloved)

《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除了小说,莫里森还写过很多文章,尤其关注种族问题;还与儿子斯雷德(Slade)合作出版了一些童书;此外她也是一名剧作家和歌词作者。她曾受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委托,为女高音歌手凯瑟琳·柏克(Kathleen Burke)写了6首歌的歌词。

莫里森是美国少见的既在文坛上地位颇高又获得了商业成功的作家。除了诸多文学奖项,她还曾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以及总统自由勋章。她的小说经常登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也多次出现在“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的读书俱乐部中,还常常作为各种批评性研究的对象。作为普林斯顿大学多年的教师和教授,她经常到各处演讲,也时常在电视上露面。

1993年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瑞典学院称她的小说“充满了想象的力量和流淌的诗意”,“为美国现实中至关重要的一面注入了生命力”。

美联社评论说,莫里森的作品促使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走上了世界舞台,并且揭开了美国历史不可忽视的一面,挖掘出了那些“无名者”和“多余者”的人生,她称他们为“处于这场民主实验中心的不自由的部分”。她的小说将黑人的历史描绘为一个充满诗意、悲剧、爱、冒险和古老美好传言的宝藏。她将种族认定为一种社会构造,并且用文字建构了一个她笔下人物竭力去实现的更好的世界。莫里森将非裔文学、奴隶的民间传说中的一切与圣经、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世界编织在一起,为文学世界增添了一分复杂和美丽。

《泰晤士报》评价莫里森是美国文学的良心,拓宽了美国的文学传统,并且是她笔下那些边缘故事的守护者。鉴于她在语言上的独创性、对美国非裔方言的优雅运用、充满神韵的人物刻画、对历史的犀利观察与充满悲剧和不幸的情节书写,她当之无愧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成功和最有力的作家。

“听故事对我来说从不只是消遣,”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莫里森如是说道,“我相信,它是我们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而在2003年她接受《纽约客》采访时,她表示:“促使我走上写作之路的是沉默——这世上有那么多未经讲述和未经验证的故事。”

莫里森1931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铁锈带”上的小城洛雷恩。她是家里四个孩子中的第二个,父亲是一名造船厂的焊接工,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父母都曾经历过美国南方严酷的种族主义时期。由于莫里森出生于大萧条时期,她的家境一度非常艰辛;在她大约两岁时,房东曾因她家付不起房租而纵火烧了他们的公寓。

故事是莫里森的童年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的父母与祖母时常为她讲述鬼故事和非裔美国人的民间传说。她很小就开始阅读,为简·奥斯汀、理查德·赖特、马克·吐温等人的作品深深着迷。12岁时她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青少年时期是学校的年刊编撰小组和辩论队成员。为了谋生,她曾为白人家庭打扫屋子,还曾是洛雷恩公立图书馆馆长的秘书。

1949年,莫里森进入哈沃德大学就读,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黑人大学。在大学里,她跟随哈莱姆文艺复兴(Harlem Renaissance)的代表人物艾伦·洛克(Alain Locke)学习人文学科,并加入了学校的戏剧团队,在活动中得以周游了种族隔离制度下的美国南方。毕业后她进入康奈尔大学,得到了英文专业硕士学位。

从康奈尔毕业后,莫里森起初在德州南方大学任教,后来又回到了哈沃德大学,她的学生中包括黑人权利运动家斯托克利·卡迈克尔(Stokely Carmichael)。在哈沃德大学,她遇到了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Harold Morrison),他们于1958年结婚,生育了两个孩子,最终在1964年离婚。

在此期间,托妮·莫里森开始创作她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它讲述了一个痴迷于白人审美标准的黑人女孩向上帝祈求拥有一双蓝眼睛的故事。“我想阅读这样的一个故事,但没人写过,所以我想,或许我可以自己写写看。”2015年,她如此告诉《卫报》记者。

“我的一生都在写作中努力摆脱‘白人凝视’(white gaze)。”在2019年上映的纪录片《托妮·莫里森:我的作品》(Toni Morrison: The Pieces I Am)中,她说道。

《最蓝的眼睛》出版后反响平平,莫里森还需要在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做编辑来支撑她和两个孩子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与照顾孩子之余,她挤出时间写作了《秀拉》(Sula)(1973)和《所罗门之歌》(1977)。前者讲述了一个俄亥俄黑人社区的故事,后者则是一名黑人男性的人生故事。后者为她赢得了全国读者的青睐,以及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的荣誉。这部小说的成功使她决定成为一名全职作家。1981年,她出版了第四部小说《柏油娃娃》(Tar Baby),成为了继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 Hurston)之后第二位登上《新闻周刊》封面的黑人女性。

《宠儿》和《最蓝的眼睛》

莫里森最著名的作品《宠儿》出版于1987年。它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讲述了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名黑人女奴在携女逃亡途中遭到追捕,因不愿看到孩子沦为奴隶而杀死了她,18年后奴隶制早已废除,而被她杀死的女婴还魂归来,以自己的出现惩罚母亲当年的行为。这部小说久居畅销榜25周,并被全国的学校列入了阅读清单。《宠儿》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的荣誉。

在20世纪90年代,莫里森获得了无数荣誉和奖项。她在此期间创作了小说《爵士》(Jazz)(1992)和《天堂》(Paradise)(1997),以及大量关于当时种族冲突的文章。她也正是在那时与奥普拉·温弗瑞建立了关系,她将莫里森的书加入到了她颇具影响力的读书俱乐部,并在1998年由《宠儿》改编的电影中出镜且担任联合制作人。

《天堂》和《秀拉》

“如果没有托妮·莫里森,美国文学中将失去浓墨重彩的一笔,”2018年,温弗瑞说,“她是我们的良心、预言家,以及真相的书写者。”

进入21世纪,莫里森又出版了四部广受称赞的小说。她在普林斯顿任教,直到2006年退休。2008年,她表示支持奥巴马当选总统,这是她第一次为总统候选人背书;四年后,她得到了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我记得我幼时阅读《所罗门之歌》时,不仅仅思考了如何写作,更是试图思考如何做人,如何思想,”奥巴马说,“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一种道德观,以及很少有作家能达到的情感强度。”

莫里森得到总统自由勋章时恰逢她人生的艰难阶段。两年之前,她的儿子斯雷德因胰腺癌去世,终年45岁。当时莫里森正在创作小说《家》(Home),由于过度悲伤而无法继续写下去。在获得总统自由勋章的那个月,她终于写完并出版了这本小说。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莫里森一直活跃在公共生活中,经常接受采访,对政治时事发表评论,也在持续不断地写作。

“写作使我免于痛苦”2015年,她通过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表示,“在写作中,没有人能指导我该做什么,我可以尽情挥洒我的想象力,而我确实在全力这么做。当我写作时,我可以不在意自己的身体,不在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祖国作文 感动的瞬间作文300字 星期六英语作文 作文暖 关于勇气的作文 最遥远的距离作文 关于初心的作文 南方的秋天作文 夸夸同学作文 关于中学生活的作文 暑假趣事六年级作文 妈妈回来了作文 写陪伴的作文开头 唯美 享受生命中的惊喜作文600字 秋的气息作文 四年级研学作文 北海银滩作文300字 小树的心思作文 国王童话作文 友谊作文800字议论文 以出发为题的作文 在朋友的影响下作文 作文什么真让我着迷 亲爱的朋友作文 家乡的美景作文200字 关于老师谢谢你的作文 人间有真爱作文 点题作文 小菜园的作文 景色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