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致良知四合院:由《清平乐》 谈一代名臣范仲淹的忧与乐

2020-12-20 07:50:01
相关推荐

陪伴你成长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提起宋朝,你会想到什么?

是清明上河图的繁荣经济,还是唐宋八大家的文采四溢?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过:华夏文明,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以宋仁宗为主线,将一个活生生的北宋呈现在我们面前。

历史上,北宋称得上是一个黄金时代,宋太祖上任后宣布“不杀士大夫”,宋仁宗在治国期间以“仁”治天下,也正是因为如此,北宋在文学、经济上高度繁荣。

其中,唐宋八大家中六位出自北宋,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诞生于此时,著名宰相晏殊、韩琦,名臣范仲淹、欧阳修,著名理学家张载等人皆在此时大放异彩。

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之口。

今天,我们不谈剧情,不讲仁宗,让我们一起进入北宋士大夫范仲淹的精神世界,解读一下范公的境界与格局。

1

三次被贬,三得“光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次读到这句诗的时候,不由得让人感叹,范公为古代士大夫阶层及读书人,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精神标杆。

范仲淹出身寒门,一生三起三落,但他始终秉承初心,不为权贵所倾倒,效命朝廷,危言危行,立志做名士之臣。用苏轼的话评价他就是——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

1029年,仁宗已经年过二十,太后仍在垂帘听政,众大臣敢怒不敢言,范仲淹第一个冲出来,上书刘太后还政于仁宗,太后大怒,将其外放为河中府通判,虽然被贬官,但范仲淹的这份勇气让同僚钦佩不已。出城那天,多名重臣前来送行,纷纷称赞,“范君此行,极为光耀”。

1033年,仁宗与郭皇后闹矛盾,皇后失手打了仁宗一巴掌,仁宗在其他大臣挑拨下,决定废后。范仲淹极力上书劝阻,但是当晚就收到了贬谪诏书,被贬至睦州做太守。第二次被贬离京,仍旧有很多大臣前来送行,握手言别时,大家连说,“范君此行,愈觉光耀”。

1036年,范仲淹编制《百官图》,将朝廷官员升职调免的原因一一标记,注释说明宰相吕夷简的选拔猫腻。吕夷简在诡辩中称范仲淹为“朋党”,于是,范仲淹被降职远放,担任饶州知府。这一次,范仲淹离京时,人们再次给出一句评价极高的寄语,“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连续三次被讲“光耀”,如果是常人,自然是心生欢喜,然而范仲淹却不同,他听完只是微微一笑,无论是降职贬官还是光宗耀祖,对于范仲淹来说,都不过是一种人生经历,他的每一次上书都是问心无愧,他心中装着的,是民众,他最关心的,是君王、朝臣和百姓。

2

位卑不敢忘忧国

范仲淹在泰州任盐仓监时,见当地的海堤常年失修,经常发生海水倒灌事故。数万百姓有流离失所之患,见到百姓纷纷拖家带口离开家乡,范仲淹心生不忍。于是他当仁不让,上书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修一道堤堰,以保境安民。

奏准后,范仲淹亲率数州的上万民夫奋战在一线,日夜修堤。然而,施工开始没几天就遇上了海啸,一百多个民夫丧命于此。于是朝廷官员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这是上天的警示啊,不能再修堤了。

关于“修还是不修”这个问题,朝廷大臣一起讨论了三天,而在这三天中,范仲淹就站在工地上等,海水蔓延到他的膝盖,他也没有一丝后退。在范仲淹等人的坚持下,堤坝得以重新修建,两百里的海堤修好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一次水灾。

后当地百姓感恩范仲淹,便将这段海堤敬称为“范公堤”。

范仲淹被贬谪之后,非但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更是兢兢业业,每到一个地方,就把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每次发现有朝廷治理不对的地方,都会及时上书,一本一本的参奏,仁宗虽然没有时间看完全部的奏本,但是他在心里记住了范仲淹这个名字,待太后离世后,仁宗便第一时间用一纸诏书召范仲淹回到朝堂,委以重任。

实际上,范仲淹不仅在文学上有着相当高的造诣,在行军打仗方面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3

君子不器,敢为人先

1040年,西夏人李元昊称帝,起兵犯境,打得北宋措手不及。危难时刻,仁宗想起了范仲淹,紧急调其回京,主攻延州。

于是51岁的范仲淹,从刚正直谏的文官,变成了迎战西夏的边将,谁也没有想到,他竟自此开启了另一段“出将入相”的传奇。

范仲淹到延州后,修筑大量的防御工事,边练兵边修改军队制度,从底层破格提拔作战将领。李元昊打到潘原时,范仲淹带着六千人马迫使党项大军撤退。西夏人都说:小范老腹中有数万甲兵。

然而,即使在军中,也无法消除范仲淹从骨子里散发的文人气质,看着漫天黄沙,范仲淹大笔一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首《渔家傲·秋思》便诞生了。

虽然是临危受命,但范仲淹稳扎稳打,接连打了几场胜仗,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治军才能。

正如他在《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中所说,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是啊,人活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百岁。少年时癫狂无知,老了又瘦弱焦悴。只有中间那,一段年轻,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邓州,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好友滕子京被贬至巴陵,改建岳阳楼,请范仲淹为此作词,然而,范仲淹从未去过岳阳楼,他仅仅凭借滕子京寄给他的岳阳楼画像,依靠想象力写出了传世名篇《岳阳楼记》。

在这首诗里,范仲淹的思想境界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虽远离朝堂,但依旧奋然感慨,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一句千古名言。

文以载道,范仲淹的格局早已不是一湖一楼可以容纳。

正如阳明先生在与弟子对话时所说,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一个人的内心和思想就好比有源井水,是无穷尽的。不给自己设限,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而开发出无尽宝藏。

4

先天下之忧而忧

在范仲淹老年的时候,家人提出在西湖边购置房宅安定下来,范仲淹却决定建立范氏义庄,拿出全部家产,购置千亩田地送给范氏族人。自己虽两袖清风,族亲能安居乐业,何乐而不为呢?

自己经历过苦难,所以要努力让大家不再经历苦难——这是范仲淹数十年如一日践行的人生哲学。

不仅如此,范仲淹还为北宋举荐、发掘了一大批人才,如知名思想家、教育家张载。当时的张载对范仲淹钦佩有加,立志要成为范仲淹式的栋梁之才,在边关建功立业。年少豪情的他大笔一挥,写下一封信,针对国家的局势提出了九条建议和见解,范仲淹收到信后仔细阅读,并立即给予回信,赞扬了张载忠君报国的热情,肯定了他的建议和见解,但他并不赞成张载投笔从戎。

范仲淹在信中说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于兵?”他勉励张载钻研《中庸》,在儒学上做出经天纬地的大事业来,并热情地邀请张载有机会到延州军府来晤谈。

也正是因为范仲淹的引导,若干年后,才有了旷世大儒横渠先生传世至今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5

后 记

何为士大夫精神?

士大夫精神的核心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个国家的强大,正是无数这样的士大夫,无数仁人志士奋斗的结果。

人生重大战略是建设自己心灵品质。建设心灵品质,则境界与格局随之提升,就能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在伟大的新征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负时代使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往年中考作文 一棵树作文300字 初二我来了作文 英语短篇作文 有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悲伤的作文500字 我为班级献计策作文 善良的作文400字 对手是自己作文 500字游记作文 为你而歌作文600字 自我感受作文 二年级风景作文 游泰山的作文 我的恩师作文600字 法律作文400字左右 高中精益求精作文800字 关于刺猬的作文 窗外的花作文 介绍重庆的英语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400字左右 冬天的200字作文 我钦佩的人作文 楠溪江作文 窗外的校园作文 游科技馆作文500字 初二生活作文800字 未曾远去作文 去图书馆看书作文 什么刚刚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