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唐宁远:端午诗词里的家国情怀

2020-12-20 10:00:01
相关推荐

端午诗词里的家国情怀

文 | 唐宁远

网图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童谣,就会想起端午节。

端午历来就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爱国传统的节日,家国情怀是端午最美的文化底色,穿越隽永的古诗词,赴一场千年之约,品一场文化盛宴,别有一番情趣。

网图

西晋《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流传2500多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举家团聚,挂艾叶,插菖蒲,吃粽子,饮黄酒,赛龙舟,浴兰汤等等,丰富多彩,其乐融融。

端午是中华民族奋进精神的集中体现。“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屈原自然是端午节的主角。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其志洁,其行廉”的形象最得人心。

网图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朝诗人文秀在《端午》直接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褒扬。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文天祥既表明了对屈原精神的深切认同,又暗喻自己的爱国之心。张耒的“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字字血泪,句句哀鸣。“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元代舒頔赞叹屈原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的精神。

网图

屈原精神是一种爱国精神,永不过时。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千百年来,屈原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被千古传颂,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他们埋头苦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

端午是奋进的。“龙舟竞渡”历来是端午节一道壮观、亮丽的风景。唐代张悦的《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张建封的《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朗,杨花绕红啼晓莺……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渐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宛如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龙舟竞渡风俗画卷,清新动人。

摄影:蒋升芊(中国摄影家协会)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刘禹锡《竞渡曲》记录了当时竞渡盛况。唐宋年间,长期太平盛世,兼之统治者的提倡,五月端午节庆达到高峰,端午与中秋、春节一起成为全民狂欢节。“龙舟竞渡”激发了中华民族集体使命感和荣誉感,彰显奋勇争先、众志成城的“龙舟精神”。

端午是团圆的。端午节的美食首推粽子,粽子又被称为‘饭团’、‘团饭’,寓意团圆。全家围桌话家常,安享团圆好时光。唐代诗人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描述了粽子的形状和美味。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诠释了粽子的大小。欧阳修诗有“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苏东坡诗云“时于粽里见杨梅”。可见,唐时用米已“白莹如玉”,宋时有“蜜饯粽”。投粽入江、龙舟竞渡等习俗都与屈原相关。

网图

端午是康宁的。端午节也是古人的“卫生防疫日”,彰显历代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重视。端午节气温升高,病菌滋生,极易传播疾病。古人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悬蒲,佩戴香囊,采药草服用、沐浴,来驱赶虫豸、除垢保健。

屈原《九歌·云中君》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这样以药草煮汤沐浴的描写,汉朝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也提及五月煮梅,“午日以兰汤沐浴”。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网图

古人认为,端午万物至此皆盛,中草药最为纯正、有效。

故有“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之说。宋代诗人郑刚中有《重五》诗云:“煮酒无寻处,草蒲在水中。”

《诗经》“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描写人们采摘车前草的欢快情景。“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描绘隐居家乡的陆游在端午节忙着储药、配药方的景象。

网图

端午是多彩的。宋代黄裳《端午泛湖》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孩子们佩戴色彩斑斓的香囊,避灾驱瘟。如今,还有洗百草汤、画王老虎、表演汉服与插花等活动。

端午是浪漫的。苏轼《浣溪沙》云:“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显示苏轼对侍妾王朝云的赞赏,他们堪称是中国古代才子佳人的爱情典范。一些地方在端午节给小孩手腕上系五色线,到七夕节才能剪下来,丢到屋檐上。喜鹊就会把这些五色线衔去,为牛郎织女搭桥相会……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既是民俗图,又是悼念曲,更是励志日。喜庆而厚重,激昂而深沉。我们要在端午诗词里汲取养分和力量,补“精神之钙”,铸“家国之魂” ,支撑起中华民族挺直的脊梁。

书法:伍燕宙(广西书协会员,全州县书协主席)

【编辑|夏岩】

END

作者简介:唐宁远,男,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桂林市机关某单位。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随笔》《北方文学》等200余家报刊。曾获得“全国‘书与人’读书征文赛二等奖”等奖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03-24 03:06DIE[黑龙江省网友]IP:3407825069
    端午诗词里的家国情怀,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感受到了浓浓的民族情怀。
    顶2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说说心里话作文400字 关于雪的作文200字 关于责任的作文800字 家乡的大秧歌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素材 开心的一天作文500字 感谢阅读作文 一键生成作文的软件 父亲的背影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600字 雪中即景作文500字 什么也是一种美作文 春天的作文100字左右 消防演练作文300字 四级作文书信格式 五一见闻作文500字 美好的端午节作文 我的家人作文450字 写人的作文500字左右 舍与得作文800字 高考语文作文优秀素材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海南语文高考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300字 高考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北京旅游作文600字 冬天的雪作文200字 家乡的变化作文800字 优秀高考作文800字 堆雪人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