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打烊的书店够多吗?夜间消费还可多些文化味

2020-12-20 13:35:01
相关推荐

夜间消费,还可多些文化味(视窗·探问夜间消费③)

齐志明 李玉楼

下班之后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除了热热闹闹地聚会、心情愉快地购物,还可以绿色清新地开展“文化+”消费。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夜间选择文化消费方式,在白天8小时工作之外继续充实自己,陶冶身心,给夜间生活增添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味。

不打烊的书店够多吗?

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有不少拥趸,但经营起来并不容易,成本高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不少书店探索用数字化手段降低成本

白天工作、学习太忙,下班后想再去图书馆或书店看书却发现已关门,这对很多想要“充电”或阅读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现在,类似情况正在好转,因为不打烊的书店或者书吧正在城市中悄然流行。

在北京,年轻人很爱逛三里屯。而今,人们去三里屯的理由又多了一项:读书。今年4月,三联韬奋书店在此新开一家24小时书店,北京国贸某设计公司职员庞静修下班后常来光顾:“设计工作千头万绪,加班多,等我下班后很多书店都关门歇业了。现在有了这么一家不打烊的书店,真是满足了我夜间看书的愿望。”庞静修说,设计工作讲究灵感,对多元学科知识要求高,社科、人文类书籍是三联书店的传统强项,每次来书店都能找到需要的书籍。夜深人静时,淘到一本好书,买下来后立即阅读,往往注意力更专注,阅读效率也更高。另外,书店不定期召开的讲座、沙龙,对于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结交朋友,都很有帮助。

江苏苏州市民温乔蕴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也是苏州诚品书店的常客。三年前,这家书店开业,“尽管并非24小时营业,但晚间营业到22点,也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读者的夜间需求。”温乔蕴说。

“从便利性来说,线上购书比到线下书店买书来得方便。但我更看重实体书店的综合体验,集体阅读的氛围、温暖的灯光、有质感的书架等都能提升读书乐趣。”温乔蕴说。

讲座沙龙、书享会、水吧、夜宵茶点等,是夜间书店推出的延伸服务,也是吸引很多读者光顾的一大卖点。比如,与普通书店相比,诚品书店更像是一座生活空间综合体,除了卖书,还有文具出售、餐饮服务等配套设施。“有时你看完一本介绍古代器具的书,刚好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杯子,就会很欣喜,想要立刻买下来。”温乔蕴说。

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有不少拥趸,但经营起来并不容易,成本高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郝大超介绍,其海淀区分店之前也是一家24小时书店,但因为人流量少,从去年开始已不再24小时营业了。

“客流多少、房租高低、人力电费等成本因素,是制约24小时书店能否开张的重要因素。”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说,三里屯地区密集的客流量、强大的消费能力,有利于三联韬奋书店实现24小时营业。

为了帮助24小时书店顺利开业,不少书店探索用数字化手段降低成本。从今年4月起,上海志达书店尝试无人化经营:通过大数据的技术分析来提高荐书效率,用线上付款代替线下结账,为24小时营业提供了可能。“如果顺应需求,精选位置,再加上数字化手段的利用,24小时书店的市场潜力很值得挖掘。”魏鹏举说。

舞台演出品种丰富吗?

我国夜间演出市场还存在发育不足、交通不便、价格偏高等问题,期待更多城市加快培育更具地方特色的夜间精品舞台项目

“夜间文化消费频次最高的当属看电影了。现在很多影院都把放映时间延续到次日凌晨1到2点,大大满足了影迷们的观影需求,能更自由、方便地安排观看时间。碰到节假日,有些影院还推出刷夜套餐,从当晚8点到次日凌晨4点,让影迷看个够。”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90后小伙罗聪说。

庞大的观影需求带来电影业快速发展。去年,全国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6.2亿,比上年增长18.08%;全国电影票房已经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北京某院线经理说,相比白天,夜间的排片场次、排片率、场均人次、上座率都要高得多,夜间电影消费对电影票房的贡献最大。

有人爱看电影,也有人爱听演唱会。北京工人体育场、上海虹口体育场、广州体育馆等,是知名演唱会举办地,每年都吸引大量歌迷们前去“签到”。此外,室内小型现场演出(Live House)、脱口秀,以及相声、评弹等传统曲艺表演深受欢迎,观众在享受沉浸式观演体验的同时,也有了结识兴趣同好的机会。

天津某金融机构员工卢蒙羽上大学时就是相声社的成员,现在,她每周都会和朋友一起听相声。“在茶馆里演出的相声演员都很年轻,来听相声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卢蒙羽说,原本天津听相声的去处只有古街一带,如今崭新的商业街区中也能找到相声社。区别于传统的相声茶馆,这些相声社的演出大多在晚上,演员和观众的互动频繁,“听相声,很过瘾。”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大麦网共同发布的《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489.51亿元,比2016年的469.22亿元上升4.32%。云计算、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演唱会、嘉年华等大型演出现场,APP、实时人流分析正在构建现场娱乐新的商业模式。大数据、VR、移动支付等“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充分应用,给舞台艺术创作、播放呈现、整体运营体系赋予了新内涵、新形式。

“当然,我国夜间演出市场还存在发育不足、演出场所不够、交通不便、价格偏高等问题,夜间舞台与百姓需求仍相差不少。”魏鹏举说,现在,不少城市都提出大力发展“夜经济”,加快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夜间文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各地共识。期待更多城市打造更具地方特色的夜间精品舞台项目,让人们的夜间文化消费更精彩。

教育培训质量可靠吗?

对于主要以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类消费来说,供给端必须做优做精,才能提高复购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新需求

家住贵阳的张陆是一位工程师,他每个周末晚上都和上小学的女儿一同参加线上学习,女儿通过一对一的在线教育平台跟远在北美的外籍教师练习英语,而张陆则学习海外知名大学在计算机前沿技术方面的课程。“线上学习省去了路途奔波之苦,良好的体验和收获让我们觉得很值。”张陆说。

在湖北武汉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曹建喜欢购买社交、职场类主题的线上付费课程,“比如,主打知识服务的‘得到’APP就很吸引我,我在上面订购了一些社交类专题课程。这些课程不贵,一年下来花上几百元就能提升职场技能,很值!”曹建说。

网络公开课、精品课、付费专栏、付费频道……借助互联网浪潮,线上知识付费产品与服务大规模涌现,成为一股夜间文化消费潮流。易观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达到2502亿元,同比增长56.3%,预计2020年规模将达到4293亿元。

线上教育发展快,线下培训需求也很旺。北京海淀区远大路附近居民王渊最近给他儿子找了一位美术教师,与常见的一对一教学不一样,这位私教会在19点到21点提供上门服务。“孩子喜欢画画,以前去周末培训班,路程远,很疲惫,担心孩子吃不消。现在有老师上门就好多了。虽然钱花得多一些,但感觉很方便!”王渊说。

夜间教育培训类产品数量很多,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消费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魏鹏举认为,对于主要以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线上教育培训来说,供给端必须做优做精,才能提高复购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的消费新需求。比如,数字阅读消费需要丰富选题策划、创新供给形式、增加供给内容;在线课程则需要高质量的师资保障。

【编辑:姜贞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题目自拟作文400字 特别的什么作文600字 最美的声音作文600字 描写小猫的优秀作文 作文传承600字作文 记人叙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500字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600字初中 我身边的雷锋故事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300字 生活中的趣事作文400字 良言如春作文600字 我的暑假生活600字作文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 我熟悉的人300字作文 意外的惊喜作文400字 沿途的风景作文800字 读书的快乐作文500字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纸电子版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结尾 改变真好作文 有意义与有意思作文 真情在生活中流淌作文 我最好的朋友作文400字 观察事物的作文300字 欢乐的泼水节作文 毕业后的计划英语作文 甘肃语文高考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