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桂林山水甲天下 无限风光在秀峰

2020-12-20 21:25:01
相关推荐

秀峰区乃桂林中心古城所在地,因辖区内矗立“南天一柱”——独秀峰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一名句,就刻于独秀峰石壁上。 秀峰区浓缩了桂林山水和人文精华,拥有独秀峰·王城景区等3家国家5A级景区。近年来,秀峰区以文旅融合为抓手,积极参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阳西巷、“芦笛三村”、桃花湾绿道、尊神庙夜市等新项目、新业态异军突起,全域旅游发展日臻佳境。 2018年底,秀峰区获得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2019年,据相关部门统计,秀峰区旅游综合满意度全区排名第2位,旅游综合竞争力全区排名第5位,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9.9%。文化旅游业已成为秀峰区第三产业发展龙头,舞动秀峰山水的无限风光。

正阳西巷古意浓

8月暑期,正阳西巷,游客纷至沓来。一边是爬满青苔的古城墙,一边是青砖翘檐的古建筑群,古朴的意境从每块青砖、每块浮雕、每扇木门弥漫开来。

“真没想到,以前破烂不堪、污水横流的西巷,现在竟然变得如此美丽!”曾在桂林求学的湖南游客张先生故地重游,感叹不已。

东西巷,位于秀峰区靖江王城正阳门前,包括正阳东巷和正阳西巷,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街巷,被称为“老桂林街巷的唯一标本”,浓缩了千年古城历史风貌。

2013年以来,桂林市委、政府坚持“寻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价值”,大力打造靖江王府片区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改造后的逍遥楼和东巷,成为桂林新的文化地标。

继正阳东巷文化街区成功改造后,2017年5月,正阳西巷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既抢救和保护文物,又改造房屋立面、修缮道路。工程历时3年,今年4月29日正式开街。

建筑风貌上,改造后的西巷与东巷遥相呼应,延续了青砖灰瓦、花格窗、马头墙等桂北古民居建筑风貌,凸显古王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业态布局上,西巷和东巷互为补充,东巷以传统工艺、美食文化为主,西巷以精品民宿为主,构成相辅相成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东西合璧,街区一体。”桂林市秀峰区文旅部门负责人说,“我们将对东巷和西巷统一规范、统一管理,加强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高品位的历史文化街区,为桂林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芦笛三村”生态兴

提起城中村,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与脏乱差划等号。如今,这一“刻板印象”在秀峰区“芦笛三村”得到改变。

走进“芦笛三村”,但见青山耸立,绿水环绕,民居亮眼,游人如织,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位于芦笛公园旁的“芦笛三村”,由庙门前村、张家里村和合家村组成。“原三村房屋杂乱无章,居住环境较差,村民强烈要求改造。”桂林市秀峰区甲山街道相关人士说。

秀峰区顺应民意,成立“芦笛三村”风貌改造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芦笛三村”风貌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投入资金1.2亿元,改造时间长达5年多。

建筑风貌上,“芦笛三村”保留了小青瓦、坡屋顶、白粉墙、花格窗、青石板等当地传统建筑元素,形成以桂北民居建筑风貌为主、糅合部分徽派建筑风格的鲜明特色,跳出“千村一面”窠臼。

产品定位上,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开设微菜园、微果园、微田园,结合乡村风光,在村落间随意点缀苏铁、湘竹、吊兰、银杏等花草竹木,旅馆酒楼则以充满文艺气息的名字命名,将村庄打造成为“城市后花园”。

生态环境上,在“芦笛三村”周边种植3万多株观赏桃树、杨柳和水杉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优美生态,让“芦笛三村”不仅成为宜居福地,也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

通过风貌改造,无人问津的“芦笛三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生态旅游村,一文不值的资源变成了炙手可热的资产。村民通过出租房屋,经营住宿、餐饮等产业,年收入由以前的不足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元以上。

“村子的发展越来越火,我们钱袋子越来越鼓,腰杆子越来越挺!”村民阳利明说。

桃花绿道景观新

流经秀峰区的桃花江,是漓江的重要支流。在“江作青罗带”的桃花江畔,出现了一道与之相辉映的新景观。新修建的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蜿蜒在山水之间,仿佛一条红色飘带,为秀水青山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绚丽。

初秋时节,走在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上,山如黛、水如练、花似锦,一派生机盎然,散步、骑行、跳舞、观景者络绎不绝。

“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一期)长约8公里,将沿途的景区景点串珠成链。自去年元月开通以来,绿道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青睐有加的打卡地。”桂林市秀峰区文旅部门负责人说。

这还是一条“体育绿道”。绿道除建有休闲平台、景观长廊等“标配”服务设施,还设置青年不锈钢健身区、智能体育健身驿站、组合力量区,未来还将建设桃花湾智能体育健身休闲区、桃花湾体育谷和飞拉达攀岩基地。

这也是一条“文化绿道”。一路上,刻有“厚德载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石刻随处可见。为进一步丰富桃花湾旅游度假区人文内涵,秀峰区大力推进桂林桂花食品文化博览馆建设,谋划在绿道沿途建设鲁家书院、独秀戏院和芦笛美院。

随着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的美誉度节节攀升,启动绿道二期项目建设的呼声日益高涨。为回应广大市民热盼,引领绿色、健康、休闲的“慢生活”,5月13日,秀峰区正式开启桃花湾旅游休闲绿道二期工程“桃江荷韵”项目建设。

“桃江荷韵项目全段长约6.55公里,是进一步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民生工程。我们将以扎实的绿道建设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项目负责人说。

夜市街里消费旺

“华灯初上时,美食正飘香。”每当夜幕低垂,秀峰区尊神庙美食文化城(俗称尊神庙夜市)便生起了烟火,推出琳琅满目的美食,招待接踵而至的食客,热闹非凡。

去年1月18日,秀峰区投资1.5亿元建设的重大项目——尊神庙夜市正式开业。这是秀峰区全域旅游和夜经济融合发展的一大成果,为旅游消费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一店一品”是夜市街的一大特点。走在夜市街上,烧烤、海鲜、卤味、油茶……桂林人喜爱的夜市食物基本都配备齐全;广东小吃、湖南小吃、新疆小吃……全国各地特色美食应有尽有。

有吃头,还有看头。在夜市中心的逍遥亭上,每天晚上,桂剧、彩调、歌舞、魔术等各类表演轮番登场。演出之余,还会放映露天电影,路人和游客可随意观看。

“以前亲朋好友来了,也不知道去哪消费。如今有了夜市,我们有了新的城市会客厅。”桂林市民钟先生已成为尊神庙夜市的常客。

尊神庙夜市建成后,不仅打造了休闲娱乐好去处,还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可容纳300户经营户就业。“旺季时营业额1天最多能达到30万元,每年还可创造约200万元税收,夜市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尊神庙夜市工作人员说。

4月中旬,尊神庙夜市开始复业。复业以来,秀峰区通过领导班子带头自费消费,设置消费奖励活动,有力拉动夜市复苏。从7月开始,夜市人流量平均每天达到300-400人。

进入8月,尊神庙夜市又推出新招,持续举办了多场电音狂欢节。劲爆的音乐,热辣的美食,爆棚的人气,共同奏向夜间经济狂欢曲。“人气越来越旺,生意日益红火!”夜市摊主刘老板对经营充满信心。

来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009/04/597894.html?_s=1599197954

【来源:广西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作文初一 平凡作文800字 英语导游作文 春游作文400 美景的作文300字 感谢朋友作文 800字满分作文 自我评价作文 怎么写议论文作文 宽容作文素材 疫情中考作文 干家务作文 初中精选作文 田园生活作文 幸福的作文800字 小学生600字作文 关于礼物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感谢朋友 作文 写情感的作文 一节课的作文 春节的作文300 蝌蚪的作文 我的妈妈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写事500字 高中作文金句 勇敢面对作文 九年级上册作文 疫情作文高考 那一次我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