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潘玉毅:从水墨宏村到屯溪老街

2020-12-21 06:25:01
相关推荐

蓝花

人文阅读

诗翼阅读出品

潘玉毅, 1987年5月生于慈溪。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慈溪市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写有长篇小说《破茧》,文章散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大公报》《杂文选刊》等百余家报刊杂志。

从水墨宏村到屯溪老街

有人说,到安徽旅游,黟县的宏村是不可不去的。去年九月,我跟着浙江文学院的老师和首期“新荷计划”青年作家研修班的同学一起,游览了这座“中国画里的乡村”。

入得宏村,便似跌入了一幅画里。那近处的湖,远处的山,看似平淡无奇,但交织在一起,便成了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无论色泽还是意象,都像是被画笔点染过,这种美,比寻常所见的山水要多几许恬静和优雅。

因为刚下过雨,天色有点暗。远处的山上,薄云下的簇簇青峰若隐若现,像古时女子脸上的轻纱半掩,温婉之中透着一丝俏皮。群山环抱中的云,在山风的吹拂下,裙袂飞扬,好像是在跳舞,又好像是被山的灵气蒸着、煮着,悄悄地诱惑我们走近。有一刻,我不禁猜想,那氤氲的山色是不是孙猴子放走的天马跑过扬起的“仙尘”,不然看起来怎么会那么美?

近处的湖,枕山而居。湖水清得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岸边黛瓦粉墙的徽派民居。这湖是南湖。湖水里,天光云影共徘徊,把地上的、水底的世界装缀得古色古香。远峰近宅,相依相偎,仿佛云在湖底安了一个家。偶尔微风吹过,吹皱了一池秋水,于是,南湖那双幽幽的眸子被剪开,露出里面沉鱼落雁的世界。这秋波,流了千年,醉意还未褪尽,把我们都吸引了去,如王观词中所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整个南湖近似于扇形,湖上有一座桥,好似画家的留白,用一出“晴雯撕扇”,把南湖分成两半。据说当初李安拍摄《卧虎藏龙》时,周润发饰演的李慕白便曾牵着马从桥上走过。

沿着桥走到南湖的对岸,岸边有许多荷叶。“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荷叶丛中,水花翻溅,不过戏水的是鸭子而不是鸳鸯。湖里好像有鱼,好像又没有。因为远处的湖水藏在雾霭里,又倒映着整一个世界的风景,看起来不是那么分明。

俞平伯老先生曾有诗云:“君忆南湖荡桨时,老人祠下共寻诗。而今陌上花开日,应有将雏旧燕知。”我虽明知同名不同物,却还是忍不住把美好的事物联想到一起。

在宏村,最先看到的除了远山和近水,还有画。景区里面,你随时都能看到三三两两来此写生的美院学生,一个画板,一张画纸,湖光山色、粉墙黛瓦是他们的免费模特。

我们此行本是有导游的,但因为贪看那些学生作画,从南湖书院出来,我便跟丢了。其实,到了这样一个地方,讲解都是多余的,因为我并不想做老学究,也不想知道这个村子里某处古宅已有多少个年头,我喜欢慢慢地走,用心感受,把自己融进古村里。所以,心之所至,山水原是最好的向导。与我一同被落下的,还有张巧慧老师。

我们沿着古意盎然的巷子慢慢地走着,边走边看。巷子边上有许多卖茶叶、小吃和工艺品的商店。偶尔驻足停留,看一看所谓的“特产”,却常常把视线跳过这些停留在别的地方。商店的屋后大多有个菜园子,长长的菜畦,绿油油地长成一片,墙上还有丝瓜、苦瓜及南瓜的花。张老师是丹青妙手,对青藤黄花十分喜爱。尤其当她看到一种又像粟又像麦秆的作物时,几乎忍不住要做“大煞风景”的事——她想折一枝作标本,但几经犹豫还是放弃了——很多东西,只可远观,不可亵玩。风吹过,瘦瘦的秆子上开着的紫色絮状小花随风摇曳,像个博学而谦卑的人,把头埋得低低的。

行走在宏村的石板路上,巷子的蜿蜒曲折分外明显,只是一个转弯,前一个人的身影便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好似戛然而止的一个休止符。和巷子一样曲折的是宏村的水系。宏村的水虽不似曲水流觞那么风雅,但野水无情亦耐看,“家家门前有清渠”可不正是江南水乡的原滋原味吗?

宏村的客栈是顶有意思的,名字也颇多诗意,像湖畔客栈、半朵悠莲客栈、印象老屋、畊心堂,总能引发人无限联想。尤其是畊心堂的畊字,我们竟然都不认得,私下胡乱测度,闹了几多笑话。

沿途漫无目的地走着,发现前方越来越荒凉,方才醒觉迷了路。在我们跟前有一块水田,田里一匹马,马尾巴正对的地方有个小屋,屋里的老人和小孩好奇地打量着我们。我们问了路,择道而返。路边上,我看到两个年轻姑娘在打栗子,还看到一种植物,像迷你版的向日葵——小时候,每当天凉了,调皮的男孩子就拿女生的毛衣当靶子,用这个练飞镖,为此也没少挨老师的批评。

随着年岁的渐长,这些记忆越来越远,记忆里的东西也越来越模糊。而此间,竟然长了一树又一树,把我这些年没见的全补上了。

离开宏村,我们又去了西递。西递的得名据说是因为地势东高西低,水往西流。西递外面有一条河,开败的荷花躺在水里。此时,天上正三撇两撇地下着雨。雨声如钟声,在它们耳边声声回响,也不知奏的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抬头,便见一座巨大的牌楼耸立眼前。牌楼的正面写着“胜州刺史”,背面写着“荆藩首相”。前后都出现胡文光的名字,想来牌楼便是为他而建。斑驳的古牌楼,衬着青山绿水,不知道寓意着沧桑还是新生。

我正想着,导游已开始讲述关于牌楼的典故。一听到历史,我就有点瞌睡,或许是“朽木不可雕”吧,转而去留心西递行馆附近正在专心作画的学生。

世上有许多已经很美好的东西,常伴随着一些点缀,宏村和西递的点缀便是这些绘画的学生,他们年轻而有朝气,似山水之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点破了古村的呆板,让它变得鲜活许多——牌楼远山是他们画中的风景,但他们又何尝不是我们眼中的风景?

等导游讲完了历史,雨也停了。穿过弯弯的拱门,走进景区。道路两边院墙上的镂雕别具风格,每一扇门,每一扇窗,都好像藏着一个故事。院子里树木参天,茂密得紧,有些藤蔓还爬上了墙头,更显得庭院深深。

进门不远处有个洛七慢递,我很想给未来的自己和妻子写一封信,但导游不耐烦等人,只得作罢。半个月过去了,店门前的几行字仍印在我脑海里:一封信,沉淀了时间,留给多年以后,来自曾经的你;一面墙,带你穿越时光,在古朴的西递写下一张明信片,一封信,寄给未来的你/TA。说不上多有诗意,但像绕梁的琵琶余音,回味悠长。

在古街里行走,游客都褪尽了俗气,变得古雅起来。椅子、匾额、对联、门墙,因为看的都是些旧时官家或商家的府邸,虽有很多讲究,却不是我所钟情的。而且这些建筑里常能看到一个天井,据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听起来倒像是商人的做派。相比较而言,在某个过道里看到的几本小人书,着实把我高兴坏了。《杨业归宋》《铁道游击队》……碎屑、霉味夹杂的书香里是满满的童年回忆。

凌云阁、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青云轩、尚德堂、枕石小筑……打这些徽派民居古建筑走过,我渐渐地忘了外面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好像回到了书中,回到了旧时光。在桃李园外,一只鹿犬绕着我们每一个人打转,好像它是主人我们是客,它用属于它的礼节,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把我们都逗乐了。于是,又想起了前人的几句诗:“若论七尺归蓬蒿,此楼作客山是主;若论醉月来江滨,此楼作客山是宾。”

但主也好,宾也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逛完导游说的最后一个景点,便要返程了。这天也真作怪,竟又下起雨来,把古村的石板路弄得湿嗒嗒的。微雨又黄昏的小巷惹人遐想:是否曾有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伞从这里走过?

回来的路上,经过古绣楼,楼上写着几个字:桃花源里人家。几位女作家抬头看得很是出神——难道她们想穿越回古代,站在楼上把绣球来抛一抛?

雨越下越大,好像我们赏心悦目的心情,又好像一个多情的女子,情意绵绵挽留着即将离去的我们。因为下雨,路上的行人少了许多,但那几个作画的学生穿着雨衣,未曾停下手中的画笔——这是否就是来自古村的闲适呢?

当我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拍的都是风景,没有一张自己的照片,忽然觉得,在风景里穿行,忘掉自己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无论宏村还是西递,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可是当我们离开了,除了巷子、老房子和画画的学生,其它的印象都渐次模糊了。就像雨中的山水,下雨的时候觉得是美的,但当雨过天晴,留下的只是美的记忆而已。

晚上,我们住在屯溪老街附近。用过晚餐,大家便沿着江边闲走。看着老街里比比皆是的砚斋、茶室,我愈发觉得自己是个俗物。信步走到启功先生题字的三雕艺术馆,逗留了片刻,其实也没看懂,就是觉得很有趣味,便好似一个小姑娘跑到心里去了,抓不出来的感觉。

夜风有点凉,我躲进“一朵一果”,挑了几张明信片,顺便抄录了几句自己的旧诗:梦没有羽毛/却能从你心里/跑到我心里/心没有双脚/却能从我这里/走到你那里/这个世界/老去的只是时间/而不是爱情/就像人生路上/不愿错过的是你/而不是风景。也许,我所要亟亟显示的仅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山水亦然,于人亦然。

这种依恋无处不在,委婉而入骨三分,从浙到皖,短梦似地一场一场在心上跑着。

名家点评曹雪萍(《人民文学》编辑)潘玉毅的写作视野非常开阔,文字清逸脱俗,比如说写到水,他会说野水无情亦耐看,这种闲笔很雅致。我觉得他是一个对世界,对文字都很敏感的作者,感受力丰富,层次分明,这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代入感,这在当下是很可贵的。因为在信息化的社会,很多散文作者都呈现出书斋化的写作,复制粘贴就可以成为一片文章,甚至做到天衣无缝,但读者读的时候是会发觉的,会觉得冷冰冰,或者是没有感觉。但潘玉毅笔下的世界,就像小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风,感受到了雪。我觉得他要保护好这种天生的敏感,因为随着时光的磨砺,人很多时候会变得麻木。他的文章都有不同的书写对象,其中《淘本好书回家过年》这篇文章给我印象特别深,表现了一个文人对书店即将消失的感伤。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本叫《书店》的小说,讲的内容也差不多,大致意思是镇上有一个老太太,她唯一的一个梦想就是用自己全部的积蓄在镇上开一家书店,她其实并不懂书,甚至时常会把书放错书架,分错类,但她梦想就是在镇上开一家书店,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的处理,一个小说家能把它写成一本小说,而且写得很丰富。我想说的是,很多题材,你写的时候有一点蜻蜓点水,其实你完全可以馅饼里拉出一头大象或者骆驼,可以往纵深一些。就好像你现在已经有能力盖一幢很小的房子,但你可以再盖个花园,再加点木石,用更大的野心去建构属于你自己的城堡,可以借鉴小说的结构,诗的语言。现在,像你这样的写作“千字文”,在报纸副刊或者一些较小规模的文学期刊上,都比较好发,但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对写作还有要求的文学青年的话,你完全可以再写得大一些,篇幅放长一些,你可以把几个短章放在一起,当然内部需要有勾连,有逻辑,慢慢的你可以对一个话题,从不同的层面,里外,上下,前后,左右,24小时的去写它,我觉得这是我对你作品的一个期待。

阅读链接

通往戏曲的“渔人之路”——陈彦《说秦腔》读札执古之道——贾平凹文艺观念发微杨辉丨“有情”的眷村生活史:个人记忆与时代经验——曾明财《台湾人在眷村:我的爸爸是老芋仔》读札杨辉 │ “一代人”的“表述”之难 ——杨庆祥《80后,怎么办?》读札杨辉 | 陈忠实小说的“前史”考察(1966-1977)杨辉:人间随处有乘除 ——长篇小说《主角》读记杨辉丨个人的时代记忆——读朱海明散文

人文丨思想丨诗性丨智慧

原创人文阅读平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600字 我读懂了什么作文600字 番茄炒鸡蛋作文300字 街头见闻作文500字 我生病了妈妈照顾我的作文 寒假的趣事作文400字 生命的色彩作文800字 除夕之夜作文500字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作文 菊花优秀作文300字 以遇见为题的作文600字 我真想什么作文400字 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作文 myfamily英语作文5句 开学第一课作文200字 互联网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关于友情的作文500字 有朋友真好作文500字 什么的启示作文400字 成长的记忆作文800字 失败也是一种养料作文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50字 冬天的故事作文600字 不该忽略的什么作文 我的爱好英语作文50字 状物作文是什么意思 写植物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我想要的生活作文600字 辽宁省高考作文题 我们是一家人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