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男人心中有两个女人: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2020-12-21 08:00:01
相关推荐

01

永恒的主题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若是为这句话而来,翻开第一页便可离去了,张爱玲将故事的灵魂放在了最前面。玫瑰的比喻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不是比为茉莉花向日葵或其他的什么花朵呢?希腊神话中爱神阿芙罗狄特为了寻找爱人阿多尼斯而在玫瑰花从中奔跑时被刺破了手,鲜血将白玫瑰染红——这可能是玫瑰花成为爱情象征的来源吧。红玫瑰和白玫瑰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多了鲜血的滋润,看来爱情就要花费心血的。

张爱玲的书中的故事少有好结局,《红玫瑰与白玫瑰》算是结局温和的一个。本书完成于一九四四年——张爱玲最负盛名的时候,即便是一篇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涉及的事也很丰富:嫖妓、谈恋爱、异性的勾引、将就的婚姻、恋人数年后的相遇等等。书的主题是爱情和婚姻,振保娶了白玫瑰,爱着红玫瑰,最终嫌弃孟烟鹂,抛弃王娇蕊。

爱情是漂洋过海去看你,是踏破铁鞋众里寻你,是春风十里不如你,是暮霭沉沉、江水历历也不畏惧,是挽断罗衫不忍离去,是看到对方就才思如泉、笑靥如花,是希望每一刻都艳阳高照,是想一次就白头到老——可似水年华亦如细水长流,苛刻地要求“常常”与“渐渐”,如此则难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每个人都在独处的房间里学匡衡凿壁,偷看那个自己无福消受“与子偕老”之福的灵魂,见到时却只借夏目漱石那句“今晚月色很好”让心灵破镜重圆,他日欲待遥问终无凭,也只怪现今能欣赏她的好,却未懂得她的苦!为不懂而悲哀,悲哀是什么?我的悲哀是候鸟的悲哀,只有春天理解这一份热爱。”

能够欣赏一个人的好并不是接近的理由——看到一块石头你称它为石头有什么自豪的呢?懂得其苦楚才是更加靠近了。振保欣赏王娇蕊的好,欣赏玫瑰的好,但他在关键时刻想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未来,说白了,振保的爱情是要衡量一下值不值得。他谁的想法也摸不清,他不知道玫瑰为何是那样的个性,亦不知道在自己拒绝娶娇蕊后,她丝毫不拖泥带水。振保欣赏得了好,参不透她们心中的想法。

经典有一颗不死的心,话剧版《红玫瑰与白玫瑰》便是这本经典的另一次心跳,但在第一遍看话剧时可能会有点困惑——台上竟然有两个振保四朵玫瑰。这是话剧创作的独辟蹊径,我是第一次见到“主角分身”情况。

02

鲜活的人物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中篇小说,书中人物有振保、王娇蕊、孟烟鹂、玫瑰(振保的初恋)、巴黎妓女、笃保、王士洪、振保母、振保女儿慧英、孙先生、艾许太太母女、裁缝和三个佣人,这些是出现的全部人物。关键人物就是振保、王娇蕊和孟烟鹂三人,现在就为这三人作小传。

男主人公佟振保的经历可分为三个时期:读书时,遇见王娇蕊时和结婚后。后两个时期都很精彩,情节也能够带给读者极大的触动,振保读书时期的经历有两点是最重要的,可以将两点抽象化称为家境与女人。“苦学生在外国是看不到什么的,振保回忆中的英国只限于地底电车,白煮卷心菜,空白的雾,饿,馋。像歌剧那样的东西,他还是回国之后才见识了上海的俄国歌剧团。只有某一年的暑假里,他多下几个钱,匀出点时间来到欧洲大陆旅行了一次。”

振保便是“苦学生”,经济上的“苦”给他带来思想上的窘迫,在遇到玫瑰时,在遇到王娇蕊时,振保都曾为这个问题苦恼过。没有丰厚物质的支持,只单单凭借一句“喜欢”就像是开一个一眼就看完的故事——结果即便别人不嫌弃,自己也愧疚,只能分道扬镳。振保的初恋玫瑰不是“有女一人,清扬婉兮”样的温馨,亦不是“所谓佳人,在水一方”样的气质:“她和振保随随便便,振保认为她是天真。她和谁都随便,振保就觉得她有点疯疯傻傻的。这样的女人,在外国或是很普通,到中国来就行不通了。把她娶来移植在家乡的社会里,那是劳神伤财,不上算的事。”

书中的女性中只有孟烟鹂有一些简单的外貌描写,其余的人几乎没有外貌描写,玫瑰也是,即便写王娇蕊的篇幅很大,也大多是“调情”式的描写,只写其身材而未写其长相。想来这样做也对,“相由心生”,写其外貌便是写人物的心理,写其心理就难免会将其模式化,模糊地处理人物外貌让人物更有魅力。从上文可知玫瑰的性格大致是什么样,但即使振保心中对玫瑰做了“不上算”的评价,他也仍旧将喜欢的女人成为“玫瑰”,即便抗拒可还是喜欢,这是振保的性格。“他喜欢的是热的女人,放浪一点的,娶不得的女人”——这是他看到王娇蕊时想到的话,也是他的性格。

振保归国后租住在朋友王士洪家中时就遇到了王娇蕊。振保和娇蕊第一次相见,振保心中就燃起了火花,“这女人把右手从头发里抽出来,待要与客人握手,看看手上有肥皂,不便伸过来,单只笑着点了个头,把手指在浴巾上揩了揩。溅了点沫子到振保手背上。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张爱玲把振保和王娇蕊纠缠不清的这段写得有点色情——不是《金瓶梅》那种,或者称其为“调情”更贴切。

振保和王娇蕊从相见便存留了一丝暧昧,在王娇蕊的攻势下,振保最终于拜倒在石榴裙下,娇蕊想要同王士洪离婚,而振保却无意娶她。此时的振保在工作中成绩突出,他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一切,害怕背上沉重的道德包袱,他觉得自己无耻,“怎么不是无耻的?他这女人,吃着旁人的饭,住着旁人的房子,姓着旁人的姓”,一阵纠结之后振保和娇蕊分开了。但振保婚后遇到过王娇蕊,但和老套的故事不同,王娇蕊淡定地坐着,振保却流下泪水。

振保母亲托人给振保介绍对象,这便遇到了孟烟鹂。“就是她罢。”——如此勉强的选择注定这是个将就的婚姻,恶心了自己,伤害了双方。结婚后振保婚前的不满逐渐放大,他甚至当着佣人的面训斥孟烟鹂。此时振保开始在外宿妓,甚至把妓女带到家里拿钱再出去,丝毫不顾及孟烟鹂的感受。一个雨天振保回家拿伞,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孟烟鹂和裁缝的亲密关系,深深地觉得恶心,一段时间后,他和孟烟鹂把脸撕破,但第二天清晨他看到地上的绣鞋,感觉心中的善意慢慢复活——这是书中最后一句话。

王娇蕊便是“红玫瑰”——我这样觉得,因为书中说孟烟鹂外貌的最大特点便是“白”,如此便能断章取义,将她当成是“白玫瑰”,王娇蕊自然就是“红玫瑰”了,此外,王娇蕊极喜欢颜色艳丽之物,也可以作为凭据。王娇蕊也是国外留学回来,具有“交际花”的性格与性感的身材,当然,性感的身材并不是留学获得的,“婴儿的头脑与成熟的妇人的美是最具诱惑性的联合”让振保初见就想入非非。

在王娇蕊和振保的感情中,王娇蕊占绝对主动权,在一起喝茶、走廊中接电话、弹钢琴、逛街,振保逐渐被引诱——真是引诱。王娇蕊本以为振保会同她结婚,但振保无意于此,振保生病时她照顾着振保,即是面对振保的拒绝她也没有死缠烂打,而只在振保房间里哭了两次便离开了。即便振保不娶她,她也坚持和王士洪离了婚。王娇蕊和振保在公交车上再次相遇时,娇蕊带着孩子去打针——她已嫁给另一人。娇蕊与振保在车上的谈话书中写得详细而意味深长。振保下车后,娇蕊便再未出现——这番谈话便是振保与她最后的交集。

最后讲孟烟鹂。孟烟鹂第一次出现在书中是和振保相亲,即便她还要几个月才从学校毕业。孟烟鹂和王娇蕊最大的外在差别便是身材,振保看到穿着肥大衣服的王娇蕊都会憧憬她的身体,但孟烟鹂仅仅让振保体会到一点“少女气”,甚至这些最后都消失了。“起初间或也觉得可爱,她的不发达的乳,握在手里像睡熟的鸟,像有它自己的微微跳动的心脏,尖的喙,啄着他的手,硬的,却又是酥软的,酥软的是他自己的手心。后来她连这一点少女美也失去了。对于一切渐渐习惯了之后,她变成一个很乏味的妇人”,张爱玲对孟烟鹂有点刻薄了,没有给她饱满的胸部,似乎还加给她性冷淡。没有给她有趣的灵魂,亦未给她充满魅力的身体,这就无怪乎振保嫌弃了。

开始时,即便听到振保嫖妓的事情,她也想办法为振保打圆场,即便在振保将妓女带到家里她也没有暴跳如雷。他被家里的佣人鄙视,所以她希望经常更换佣人,以便享受几天发号施令的机会。她似乎有点心理疾病——这是我的猜想,书中并未这么写。谁到家里都要马上离开,她缺少娇蕊那种女主人的气质,别人很难与她说话,她也没有朋友,既没有说话的欲望又无说话的对象,不停地听着收音机;她也不想做事,以至于喜欢坐在厕所里而患上便秘——上厕所时是无需说话和做事的。振保的行为越来越出格,孟烟鹂渐渐也改变了态度,开始抱怨振保。孟烟鹂和裁缝有亲密的关系,她觉得振保并未发现而胆子越来越大,但裁缝再出现在书中就已经去乡下了——离开。最后孟烟鹂和振保大打出手, 而振保第二天醒来后,地上留下了一双绣鞋——这究竟是孟烟鹂的妥协,还是孟烟鹂已经自杀了,书中并未给答案。——小说的结尾太明白,也会成为败笔!

03

不安的骚动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恃无恐——前一句送给振保,后一句形容娇蕊再恰当不过。振保身上可以明显的地看出“骚动”的迹象,无论是性还是感情。振保在巴黎读书的时候曾经嫖妓,这算是性上的骚动。而振保年龄越来越大,事业有了着落,在婚姻上的骚动也出现了——书中虽并未这样写。骚动本就有一丝不安的意思,先不去管它,暂且加上“不安”。

我们将“表里如一”看成夸赞语,但这样夸别人却几乎是胡说,看得清“表”就已不简单,又何以知道“里”究竟是什么样呢?你又不是人家肚子里的蛔虫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不排除某些合理的推测,但最好别用“表里如一”去评价别人。振保就是“表里不一”的一类人,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正人君子,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但当他与王娇蕊纠缠不清的时,便开始自我反省:“他一向以为自己是有分寸的,知道适可而止,然而事情自管自往前进行了。跟她辩论也无益。麻烦的就是: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觉得没有辩论的需要,一切都是极其明白清楚,他们彼此相爱,而且应当爱下去。没有她在跟前,他才有机会想出诸般反对的理由。”振保不知不觉便深深陷在王娇蕊布设的“陷阱”里。

为何会这样呢?大概是因为振保和王娇蕊心中都有不安的骚动,骚动只是心中有了想法,无论什么想法都不为过——因为这些东西什么时候都不会放在别人面前去让人评判,多出格都不出格——这是私事。

振保心中的骚动是从性开始的,从那个巴黎妓女那里开始,或者说那时才从内心显露到外表。上面说到振保是留洋回来的,有着绅士派头,他也一直觉得自己是正人君子,但张爱玲似乎反感“正人君子”的名头,让正人君子振保嫖妓,让他喜欢有夫之妇,让他结婚后再宿妓,让他做了正人君子不应该做的事。这些便是振保的骚动,人性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而是黑暗与光明的交替——这样如此合理,就像地球环绕着太阳转,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理论上白昼和黑夜的时间是相等的。我们将黑暗看成邪恶,“黑暗”不应担受这个罪名。

振保的第二次骚动更多体现在情感上,当然也有肉体上的。“她那肥皂塑就的白头发下的脸是金棕色的,皮肉紧致,绷得油光水滑,把眼睛像伶人似的吊了起来。一件条纹布浴衣,不曾系带,松松合在身上,从那淡墨条子上可以约略猜出身体的轮廓,一条一条,一寸寸都是活的。世人只说宽袍大袖的古装不宜于曲线美,振保现在方知道这话是然而不然。”“这女人比玫瑰更有程度了,她在那间房里,就仿佛满房都是朱粉壁画,左一个右一个画着半裸的她。怎么会净碰见这一类女人呢?难道要怪他自己,到处一触即发?”这就是前面说的有些色情的片段。振保难以抗拒娇蕊身体的诱惑,后来感受到了娇蕊“孩子的头脑”,心中的“骚动”就显露出来了。

王娇蕊的骚动简单得多,文中看不出她肉体上的骚动——毕竟她是有夫之妇。她是有女主人气质的女人,有着极好的交际能力,能把男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振保询问她为何如此,她却回答,学会了一样本领便舍不得不用。保持暧昧是王娇蕊的强项,在男女的感情上,最大的吸引力便是暧昧:比暧昧浅一些就是两不相干,比暧昧深一些就是走在一起;前者没有交流的理由,后者能说到无话可说,而似乎最好的关系就是中间若即若离忽远忽近的“暧昧”。娇蕊在暧昧中施展三十六计,而振保终未能够逃出五指山。“如果你不调戏女人,她说你不是一个男人;如果你调戏她,她又说你不是一个绅士。”——这是许多人面临的难题,振保是个典型;这也是许多人的利器,娇蕊是个典型。

娇蕊的骚动又深入一步,想要和振保结婚。她是为爱情的一类,即便振保明确拒绝她,她也未能够扑灭“骚动之火”而坚持和王士洪离婚。我很佩服王娇蕊,她能够做到“真”,振保是最缺少“真”的,活得太累。两人来的骚动来得凶,去得狠。

他们的这段感情由躁动所引起,又因娇蕊是有妇之夫而罩上一层不道德的色彩。对于有夫之妇和有妇之夫来讲,再遇到男女之情便只能算“艳遇”,文学作品尤其喜爱这种故事构造,但是古往今来道德文章太多了,写别人未写过的事就难了,难免转入“变态”。《水浒传》中故事就可作为例证,施耐庵将潘巧云奸情中的男主角安排成和尚,偏偏让“四大皆空”的和尚去做这等事。隐秘的感情总是最吸引人的,写成文章都是精彩的,越打破规矩越能激起我们心底最深处的刺激感,那么我们的心中是否都有成为“变态”的蛛丝马迹呢?

孟烟鹂似乎也有“骚动”的蛛丝马迹。孟烟鹂在家中的遭遇让她似乎患上抑郁症,而对待不满的最有力的报复便是背叛——这也许是孟烟鹂的出发点,我觉得孟烟鹂和裁缝的感情不是振保和娇蕊的那样。孟烟鹂太寂寞,甚至“太”字都程度太浅了。她的骚动是打破宁静的,不是在渔网中看到一条最大的鱼,而是冰面上的有力一锤——不是为了获取,而是渴求着破坏。

04

将就的婚姻

他母亲几次向他流泪,要他娶亲,他延挨了些时,终于答应说好。于是他母亲托人给他介绍。看到孟烟鹂小姐的时候,振保向自己说:“就是她罢。”——这是振保结婚前的处境与选择配偶时的随意。我不相信优秀会成为一种习惯,却相信将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振保的婚姻便是将就着开始,将就着进行,最后恶心着将就,他一副虱子多了不怕咬的样子。振保不说离婚,遭受“家暴”的孟烟鹂也不说分开,就这样将就,既让人觉得可怜,又让人生恨;可怜他们之间的虐待,恨他们游戏人生。

将就的过程是最让人揪心的,孟烟鹂与振保结婚时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她与王娇蕊所接受的知识和生活的氛围完全不同。王娇蕊是留学归来,深谙礼节与撒娇的技术,但孟烟鹂在这个方面却与之相差甚远,振保难免不将两人比较,“登泰山而小天下,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烟鹂和振保的结合本就不般配,不“门当户对”,她理解不了绅士的需要,便满足不了振保的需要。

振保将就这段婚姻的动机是维护自己“好人”的形象,即便振保在外宿妓。振保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让自己的作为不出格,保证不失去已经获得的东西,另一方面又驾驭不了骚动,为骚动所操控做出了违反第一个原则的事情。一面注意着自己的形象,一面又亲手破坏着自己的努力。

孟烟鹂的将就出发点也是明显的,怕不能维持生活应是最大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实在想不到孟烟鹂为了什么能够忍受如此待遇,而留在婚姻的囚笼里。想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可笑的话:人最大的痛苦是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我觉得人最大的痛苦是肉体上的痛苦,精神痛苦反在其次,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是心灵,如我们用“如坐针毡”“心如刀绞”“刻骨铭心”等词语形容心灵的痛苦,而这些心灵上的痛苦都在借助肉体的摧残来证明。

《围城》的结尾留给读者极大的思考空间,孙柔嘉还会不会回来,方鸿渐接下来会做什么?《红玫瑰与白玫瑰》也一样留下了这样的问题,振保究竟要做什么样的选择?是拖泥带水?是既往不咎?还是一刀两断?

张爱玲别出心裁地为振保和娇蕊安排最后一次相见,这次相见振保流泪了,是为了以前的事情,为了现在的处境,我觉得两者都有。书中是这样写两人相会的:娇蕊笑了一声道:“我不过是往前闯,碰到什么就是什么。”振保道:“你碰到的无非是男人。”娇蕊并不生气,侧过头去想了一想,道:“是的,年纪轻,长得好看的时候,大约无论到社会上做什么事,碰到的总是男人。可是到后来,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总还有别的……”最后禅意芬芳的爱情流于世俗,成为心中的一道伤疤,而婚姻是一份事实。

振保问娇蕊的第一句话是“怎么样?你好么?”,分手的情侣、离婚的夫妻再会时的第一句话应该也是如此,带着一丝惋惜,一些滑稽,没有合适的身份,一人不深不浅地问,一人不尴不尬地答。那再见呢?再再见呢?再再再见呢?能如何问答?相见时的脉搏跳动幅度越来越小直至于无,旧故事便能寿终正寝,但难保新的故事有个好的剧本,能遇到好的演员。

你的故事是什么样?该是什么样

(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刘绝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妈妈的背影作文 与梦想同行作文 节约粮食英语作文 清平乐村居作文 写事作文100字 春节的作文100字 第一次滑雪作文 快开学了作文 做更好的自己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400字 关于孝顺的作文 以青春为主题的作文 找秋天 作文 议论文高考满分作文 竞争的作文素材 三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一件什么的事作文 八年级作文500字 一件伤心的事作文 下五子棋作文 乡下风景作文 时间作文600字 妈妈的味道作文 我的志向作文 什么的滋味作文 做灯笼的作文 童话作文100字 议论文作文500字 读书有感作文 酒高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