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鸿章的临终诗 胜过陆游的示儿!可惜世人不懂 误解谩骂至今

2020-12-21 14:10:01
相关推荐

我读过的最悲伤的诗,绝对是李鸿章的《临终诗》,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1823年,也就是道光三年,李鸿章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县。1901年,78岁高龄的李鸿章与世长辞。这一年,我们签了一个重要的条约,叫做《辛丑条约》。到明年,这个条约签订满两个甲子了。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进士李鸿章一直是曾国藩的幕僚。1862年,曾国藩命令李鸿章组建淮军。同年,年仅39岁的李鸿章被清廷任命为署理江苏巡抚,一步擢升为地方大员。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1868年,李鸿章实授湖广总督。1869年八月调任直隶总督,后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同治十一年底(1872年),李鸿章抓住时机,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建设成军。1894年发生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李鸿章又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签约完毕后,吐血。不久病逝北京。清政府诏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慈禧太后称李鸿章“再造玄黄”。

因李鸿章长期担任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时人称之为李中堂。

临终时,李鸿章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慈禧太后看后,泪流满面。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君莫作等闲看。

看了这首诗,别说慈禧太后,就是我本人,也非常感动。李鸿章纵横政坛几十年,为清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李鸿章是晚清最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推手。他创建的北洋水师,是我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八。

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主管外交时,世界各国只知道中国有个李鸿章,不知道还有个光绪皇帝。由此可见,李鸿章当时的影响力。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为什么难?因为列强如狼似虎,恨不得瓜分中国,山河破碎风飘絮,不知道身后国家命运将如何。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大清帝国从成立到李鸿章去世时,已经两百五十几年了。近几十年来,大清暮气沉沉,两百多年的基业,恐怕要保不住了。常年战乱,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又是开埠,民生凋敝,流离失所,尸骸累累,让人触目惊心。人之将死,其心也善。李鸿章也是孔孟之道熏陶出来的士人,爱民之心根深蒂固。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孤臣一词,大概是对李鸿章晚年光景最好的写照。在朝廷,朝臣庸庸碌碌,尔虞我诈,没有一个是懂李鸿章的人。在民间,更是将李鸿章骂得狗血淋头,他已经成了清朝的替罪羊。如何不孤?如何不心酸?秋风惨惨,夕照沉沉,将帅大旗在萧萧风中猎猎作响。而此时,李鸿章气息奄奄,再也不能带兵出征了,再也不能保境安民了,这是何等的凄凉!这是何等的悲壮!西风残照,烈士暮年,此番光景,真是一死太难!

海外尘氛犹未熄,请君莫作等闲看。这是李鸿章的政治遗嘱。尽管辛丑条约已经签订了,但列强亡我之心不死,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果然,不到15年,日本就想吞并中国。不到30年,日本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不到40年,日本就开始全面侵华。

每次读到李中堂的这首诗,我的眼睛里总含着泪水。我们都知道陆游的《示儿》。其实,李鸿章的这首《临终诗》,比陆放翁的《示儿》更加悲切,更加深沉,更加富有感染力!可惜,大多数人不知道有这么一首好诗。

去年,我选历代七言律诗一百首时,特意将这首诗放了进去。

这首诗,体现的是儒家士子的责任与担当,体现的是读书人的家国牵挂,体现的是死不瞑目的爱国情怀!

世上再无李中堂!李中堂,就是这样一个被人误解被人谩骂至今的风云人物。

没有李中堂,也许大清早就完了。但是,大清完了,民国肯定续不上。如果真那样,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真不敢想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春天 家风家训作文400 我最爱的朋友作文 写母爱的作文结尾 写四季的作文800字 写校园人物的作文 17年山东卷语文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在线听 读书作文400字 作文400字 写同学的作文350字 新加坡旅游作文 关于友情的作文记叙文 作文下象棋300字 与文明有关的作文 化妆与本色的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700字 关于献爱心的作文 放学路上作文800字 亲情类作文片段 写华山的作文300字 各地语文高考作文 爱是无形的作文 铭记作文600字 我穿越到了古代作文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作文 母爱的作文300字 秋天作文200 有关朋友的作文题目 介绍菏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