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生科举考试总不得志 蒲松龄又要借助外力了

2020-12-21 19:55:01
相关推荐

小说《于去恶》乃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司文郎》之外又一篇批判科举制度的力作,只是《司文郎》的批判非常的直接,主题也显得单一一些,而这篇小说除了对科举制度进行批判之余,未尝没有某种期待和侥幸的心理,同时,它进一步描写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在科举之外,更写出了人鬼之间真诚的友谊,比《司文郎》中人物的关系也更进了一层,也就使得其主旨稍微的复杂一些。

《于去恶》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其中于去恶无疑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但他的身份是鬼魂,《聊斋志异》中几乎所有的篇章都是从人的角度来写的,鬼狐都由人引出,所以书生陶圣俞也就非常的重要;而作为鬼魂同时也是书生的方子晋,则与二人有着密切的关联,也代表了书生们不同的选择,对他的描写使得本文主旨多样化,也使得这篇小说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亮点。同是书生,同是面对科举,但作者对三个人的描写侧重点又各有不同,所以也就各有特点,应该分别予以把握。

于去恶虽然是鬼魂,所考的又是阴间的阅卷官(即所谓的帘官)考试,但很明显这和人间的科考是相关联的,阴间的考试就是人间的投影,作者写阴间的考试实际也就是在写人间的科举,对阴间所有的批判其实矛头最终都是指向人间的种种丑恶现象。这里所批评的,和《司文郎》中的主旨大致类似,都是对主司们好歹不分、高下莫辨、胡乱衡文、埋没人才的激烈抨击和辛辣嘲讽。考试的考官本来应该公正无私,慧眼识才,所以自身也就必须具备写文章的才能,所以阴间的做法是阅卷官也必须参加考试。可是于去恶介绍考试的考官,原来竟是乐正师旷、司库和峤这样的人物。

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人,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又称瞑臣;和峤,西晋汝南西平人,家富性吝,杜预称其有“钱癖”。不是目盲之人,就是贪财之辈,这样的考官,如何能够指望他们选拔真正的有才之士!这是蒲松龄巧妙的利用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特点,来反应人间的现实,批评考官们的愚陋、贪蠹本性。面对这样的考官,于去恶虽然一面发出“吾辈宁有望耶”的怨叹,可一面又未尝不心存侥幸,考试之后洋洋自得的向陶和方夸耀自己的文章。但最终的结果,有才的于去恶在这样的考官手中还是落第不中,盲目、贪财的考官又如何能够选拔真正的才人呢?若不是他有幸恰遇张桓侯“三十年一巡阴曹”,为申不平,恐怕其真的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另外,通过于去恶之口作者特别的点出了阴间考试的策、表、诗赋的题目,表和诗赋很显然都是作者参照人间的情况而进行的戏拟,策的题目则特殊一些,应该是作者刻意的撰拟,其“世风至今,奸情丑态”的感喟不论阴间还是阳世的考题中大概永远都是不会出现的,作者借此来发自己对世道人心的感叹,因为在因果报应的理论之下,阴间和人间本来就是密切相关的,阴间多邪僻,人间也同样是丑恶百态,也并不仅仅只限于科举考试上边。这里作者将之悄悄嵌入,处理得非常的巧妙。

于去恶做别陶圣俞

于去恶有不幸,也有幸运,而对于陶圣俞,作者则并不多写他参加科考的经历,而更多的倾向于对命运的无奈和服从。从一开始的赴乡试,到于去恶被授交南巡海使,作者一直都在写于去恶和方子晋两个人,直到于赴任与陶告别时,才提起了陶考试的事情,他直截了当的告诉陶圣俞:“君命偃蹇,生非其时”,考中的机会很小。陶对此坦然接受,并没有非常的悲伤,表现出了对命运的屈从,这大概也就屡试不第后的蒲松龄的想法。他后来大概也相信自己无此命运,只是历尽人生注定之艰难,用陶的例子来做一下自我的安慰吧。

与他二人不同,蒲松龄对方子晋的描写则又偏重于人物个性、人际关系方面。虽然他也是书生的身份,而且文章也写得非常的好,但在考场上当得知主司竟是师旷、和峤这样的人物时,“裹具径出”,不屈己以从,则显得豁达超脱、爽快果断,正如于去恶称赞的,真“奇人也”。正因为他对主司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去恶考试的结局认识也就比较清楚,及时的提醒他“数辰后,不痛苦始为男子也”,只是于去恶还达不到他的这种境界。不仅这些,作者更着力描写他和于去恶以及陶圣俞之间真挚的友谊,这种友谊使得他们更加的亲切可爱。于去恶向陶圣俞介绍方子晋,说他“是我良友”,这“良友”二字,实在恰切,它不仅仅只是挚友,良友之间的友谊自然是以真挚为前提的,比如他提醒于去恶不要抱太高的希望时,就很真挚;同时,良友之间还应该对彼此双方有影响,能通过自身的影响而使朋友进益,这一点,三人之间可以说都有很好的体现,他们真诚的对待朋友,为朋友考虑,能喜朋友之所喜,能急朋友之所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虽然并不算长的小说中作者不可能非常细致的展开,但已有的文字已经非常的生动感人,特别是后来方子晋托生陶家成为陶圣俞的弟弟后,两人之间由友情进一步转化为亲情,两人之间那种亲密无间,其乐融融的关系,着实令人羡慕。人际的春风在作者笔下徐徐的展开,真挚的友谊美好动人,如此美妙的友谊描写,在《聊斋志异》中并不多见。

三人之外,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了所谓的张桓侯的存在,当然,这里已经不是历史上的张飞了,而是被神化同时更被作者理想化了的张桓侯。有才的考生遇上了目盲、贪财的考官,无奈和,蒲松龄只有再次借助于外力了。他想象成神后的张飞“三十年一巡阴曹,三十五年一巡阳世,两间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他耿直坦荡,公正无私,善恶分明,嫉恶如仇,同时又有充分的权力和能力来荡涤污秽,扫除凶顽,为郁郁不得志的真正有才之士伸冤屈,消不平。失望的于去恶赖他得以出人头地,而且陶圣俞的“中副车,寻贡”据作者的交代也都是“张巡环也”,蒲松龄为主角取名“于去恶”,大概就是希望能得桓侯这样的人物来去除人间的丑恶、邪恶。作者对科举是失望的,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但同时他也如于去恶一样抱有侥幸的心理,更希望有张桓侯这样的有力者出来主持公道。

有对科举的批判,有对世道的愤慨,有对未来的侥幸,有对友谊的颂扬,这些合起来使得这篇小说内涵更加的丰富,故事也更加的感人,本文也就应该列之于《聊斋》名篇的行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篇作文100字 趵突泉作文 游长城作文 逛街的作文 征途作文 健康饮食英语作文 滕王阁作文 a4作文纸 文化自信的作文 家乡的冬天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家人 关于理解的作文 回家作文600字 传承家风作文 妈妈的生日作文 自拟作文 我的乡村作文 挫折作文800字 写北京的作文 污作文 游北京作文 作文法 人生哲理作文 劳动实践作文 我的家英语作文 小金鱼的作文 茉莉花作文 亲情作文开头结尾 仪式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