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历史四大书院:离世界文化遗产有多远?

2020-12-22 06:15:01
相关推荐

书香墨韵风雅句,笔胆文魂圣贤心残垣易复鎏金壁,载道难行谁树人

2019年7月6日韩国申请的9座建于朝鲜王朝时期的“韩国书院”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实际上,韩国曾在2016年为书院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被驳回了。今年再次提出入遗的申请终获成功。

韩国人抢端午节、中医等文化遗产都引起中国网民愤慨,唯独书院在这三年时间中国甚少反应。

书院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全面普及于明清,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书院与藏书阁,是千百年前的高等学府与图书馆,曾伴着朗朗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

书院在我国古代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大约与现代的大学类似,但是现代的书院早已失去它直接的思想传播功能,只能成为后人精神瞻仰的指引性符号。

历代众多书院中,最著名者当属宋代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一、岳麓书院:唯楚有材,于斯为盛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麓

创办时间: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原僧人办学的遗址上,即岳麓山下的抱黄洞附近正式建立起了岳麓书院

名人志士:

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程潜、彭龟年、游九功、胡大时、吴猎、王夫之、陶澍、贺长龄、胡林翼、刘坤一、刘蓉等

书院现状: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急剧变化的近现代时期。而中国的教育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

为适应当时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废书院兴学堂、兴学校等学校体制的不断变革。

清朝晚期至今,岳麓书院不断演变,几度更名。由开始的书院,转变成湖南高等学堂、后来又成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最后成为今天的湖南大学。

现在的岳麓书院不再只是一个供中外来宾参观访问的好去处,而是湖南大学人文科学的教育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中心,中外文化交流基地,继续发挥着她对人才培养,对学术研究的作用,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书院精神

1.以“明道传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着关键位置,而儒家文化在对士人的价值体现、人格要求及实践中,体现了追求“道”及儒家的道德理想。岳麓书院,既传承着儒家文化,更是践履着人文精神。

岳麓书院中的道也可包容万象,体现在其校训、学规、课程等每个角落。如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制定了《岳麓书院学规》,其中开篇的前半部分也皆为道德教育。

学规主要按照儒家思想(孝、庄、忠、俭、悌、和、义等)来制定,这既是岳麓书院进行道德规范的方法,也是其人文精神体现的一个维度。

岳麓书院人文精神的另一个维度体现在书院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出世的修养,同样注重培养其入世的本领。

从书院学者的角度看,儒家追求的“道”,并非止步于完善个体,也并非在出世中追求超凡脱俗的满足,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书院的生徒们也谨记学院的目标,把社会政治与人伦追求联系起来,通过科举考试的形式使自己的知识话语权转变为政治话语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以“求知创新”为核心的学术精神

道德信仰必须以知识追求为基础,这是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岳麓书院注重“知识追求”的学术精神也体现在诸多方面。

书院各个门厅所悬挂的楹联,多与“知识追求”有关,意在生徒日常生活,出入仰止之间提醒其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

岳麓书院一直十分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如王文清制定的《读经六法》中就要求在“正义、通义、余义”之外还应该“疑义、异义、辨义”,这在讲究识记的古代教育中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书院还一直推行允许百家争鸣的会讲制度。

学术的创新正是在这些激烈的辩论中萌芽。大师云集,学术自由,师生在此间相互质疑问难、思想碰撞,形成了别树一帜的学术精神,也对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岳麓书院【宋】徐玑屋舍如庠序,读书兼教文来北望南岳,青似一重云步绕业山小,城看隔水分欲知巡狩事,野老间能云

二、白鹿洞书院: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地址:

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

创办时间: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为纪念唐代李渤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北宋太平兴国元年,正式将其称为白鹿洞书院。

名人志士:

李渤、朱熹、紫霞真人、李善道、陆九渊、陈澔、解缙、胡俨、王守仁、湛若水、罗洪先、李梦阳、李贤、李龄、陈三立、陈寅恪等

书院现状:

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

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书院群山环抱,北靠后屏山,西依左翼山,南迎卑尔山。

一溪蜿流门前而过,泉清石秀,古树参天,茂林修竹,环境十分优美。

书院外有华盖松、回流山、独对亭、枕流桥、蹲鹿坡等八大景观。溪涧怪石嶙峋,附近镌有诗词若干。

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

新中国成立后,白鹿洞书院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国家专门拨出巨款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修缮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鹿洞书院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白鹿洞书院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现已成为著名旅游景点。

截止至2012年,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书院精神

1.封建专制社会环境中独有的平等精神

在古代封建专制社会,教育是统治阶级独享的特权,教育对象仅限于官宦子弟,广大平民子弟则不能参与。

尽管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使得下层弟子也可以接受教育。但私学有教学地点随意性强,教学规模较小等局限性,因而能够受教育的人数极其有限。

而作为中国历史首间书院——白鹿洞书院的出现,既弥补了私人讲学的空缺,有打破了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使得教育的形式更加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官学影响下的自主办学精神

朱熹于淳熙六年(1179年)重建的白鹿洞书院,而后书院开始发展成为讲学的场所和学派的活动基地。

白鹿洞书院的重建对我国书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更是对我国的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至此之后,各地纷纷创立书院,收徒讲学,聚众争辩,聘请名师,官学影响下的自主办学精神蔚然成风。

3.突破传统思维的人文主义精神

书院创办时,就注重对个体的尊重和对品行的关注,甚至包含对生命价值的关怀。

这种尊重个体培养品德的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在书院教育的各个方面。

书院的教育不为利益和名誉,更主张教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以“传道”“明道”为目的。书院的老师可以进行自由讲学和辩论,充斥着自由的学术氛围。在书院里,老师和学生同起共居,可以相互辩疑问难,一起游山玩水,不受等级压制。

四、贯穿发展始终的革新精神

在书院的悠长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书院办学在方方面面的革新精神。

书院在办学宗旨上,就与当时的官学大相径庭。如书院在山水之间,有着抵抗名利诱惑的初衷。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作跋》中提到“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其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

其本意就是想借助书院教育来救治科举的荼毒,书院培养的不是官,而是人,有德性的仁人。由此可见,书院承载着许许多多教学者崇高的教育理想。

书院在管理制度上也体现出了改革创新的精神。

书院的主持人是通过公选产生的,以讲学为主,兼职管理,书院的学生也参与管理。

学生们轮流分配任务,称之为“高足弟子代管制”,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拥有了自治自理的权利,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管理机制。

白鹿洞书院【宋】钱闻诗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孕出庐山真秀气,宁复渭钓与莘耕

三、石鼓书院: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

地址: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山上

创办时间:

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后宋太宗赵光义赐名“石鼓书院”

名人志士:

李宽,张栻、湛若水、蒋信、邹守益、蔡汝楠、王宗沐、黄希宪、罗汝芳、赵贞吉、茅坤、彭玉麟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等

书院现状:

200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前人文字记载,重修石鼓书院,大门、大观楼、仰高楼、合江亭、武侯祠等建筑已重现在人们眼前。

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矗立江边,江面帆影涟涟,如今,石鼓书院经过修复更加独有韵味。

石鼓书院“三绝”更是声名远播。“三绝”是指石鼓书院“翻不动的书,认不出的字,敲不响的鼓”。

“翻不动的书”是石鼓广场上一本镌刻了朱熹《石鼓书院记》的石雕大书,你们看遍天下书,这本书却是你们永远也翻不动的。

“认不出的字”说的是书院入口处的禹王碑,上面的蝌蚪文无人能识。传说甲古文大师郭沫若穷其一生研究这碑上文字,到最后也只识出三字。

而“敲不响的鼓”是指书院右侧临湘江岸边,一青石雕筑的石鼓傲然耸立,鼓旁虽有鼓棒竖立,可谁也敲不响鼓。

现在,政府为进一步传承湖湘的文脉精神,石鼓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石鼓论坛等活动。

书院精神

作为衡阳的文化象征,石鼓书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湖湘文化的影响以及石鼓书院与湖湘文化所传承的共同的精神特质上。

石鼓书院推动了湖湘文化的兴起,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

任何时候,石鼓书院在衡阳的书院群体中都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以石鼓书院为中心,形成了文定、甘泉、邺候、白沙、集贤、南轩、濂溪、船山等衡阳书院群。

而湖湘文化的起源、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曾就学于西湖书院,湖湘文化的创始人胡安国父子学成后创南轩书院,而集大成者王夫之则从小受衡阳书院群的熏陶。

正因为石鼓书院的繁荣,湖湘文化才能够得以兴盛。而石鼓书院与湖湘文化所传承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精神、自由民主,融会贯通的人文精神则逐渐成为我国书院文化的优良传统流传千年,直到现在也影响着每一位国人。

蕴含在石鼓书院诗词文化中的精神内核。既有着韩愈 《合江亭》中 “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的积极入世情怀,也有着王船山“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不能至”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一切都在说明石鼓书院作为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促成了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与湖湘文化一起共同传承着我国千百年来不变的精神。

同时石鼓书院对于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就是它改变了官学教育“只课不教”的弊端,自由度高,符合宋明理学家传播思想的条件,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

其次,变革了传统儒学的经学教条,以天下为己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思想家、政治家,促进了湖湘文化向鼎盛发展。

最后,它开展了刻书活动,为衡阳文化奠定了传承的基础。可以说,石鼓书院的教育包含了湖湘教育的特色。

石鼓书院【宋】范成大古磴浮沧渚,新黉锁碧萝要津山独立,巨壑水同波俎豆弥文肃,衣冠盛事多地灵钟杰俊,宁但拾儒科

四、应天府书院: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

地址: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创办时间:

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名人志士

晏殊、范仲淹、孙复、石介、杨悫、戚同文、王洙、韦不伐、高玢、戚纶、赵概、宋庠、张方平、富弼、范纯仁等

书院现状:

在2001年,由政府主导启动了应天书院修复项目。

重建的应天府书院由河南大学设计,按历史文献记载恢复原貌,完成了仿古围墙、大门、崇圣殿、道路、门前广场、状元桥以及院内绿化等工程。2015年3月13日,应天府书院被列入"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现在的应天府书院坐落在商丘古城南湖湖畔,三面环水,一面紧邻古城城郭,庄严巍峨,沉稳厚重,成为商丘重要名胜古迹。

书院精神

应天府书院伴随了北宋168年的政治生涯,对于北宋的政权巩固、人才培养和教育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千年来的中华教育史上,其地位没有能取而代之的。

在范仲淹主讲该书院的过程中,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学校)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

后来又通过“庆历兴学”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励了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

1.教育开放, 促进学术发展

应天府书院长期坚持不同学派之间举办的会讲制度。

该书院先后到任的八位主讲,

以及嵩阳、百泉、龙门、二程、花洲等五所书院的主讲邵雍、张载、司马光、程颢、程颐等名师巨儒, 政治主张和学术见解各不相同,

他们或自立学派,或分属不同学派,

但他们均在应天府书院讲过学,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颇有些类似当代高校聘请学者名流作学术报告的制度。

毫无疑问,这种“讲会盛行、门户开放”的教学原则十分有利于各个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有利于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

2.追求新知, 热衷创新进取

由于应天府书院不像官学那样受到严格的控制,在思想上有较多的自由, 许多有创意的学者就选择它作为追求学问、创新进取的阵地。

范仲淹是应天府书院毕业的著名学者, 38 岁起和50岁后又两次长应天府书院教育,是他首先开创了追求新知、热衷创新进取的一代学风。

睢阳学舍书怀【宋】范仲淹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除以上提到的四所书院外,还有从古至今都赫赫有名的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始于公元484年,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还是儒教圣地。

同时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司马光、范仲淹均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且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是在嵩阳书院撰写。

更为重要的是,2010年3月9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2010年国务院确定的我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嵩阳书院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四大书院的说法始于唐代,其中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三大书院没有异议。但是嵩阳书院和石鼓书院到底哪一个才是中国四大书院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争议。

《白鹿洞书院记》中提出“应天、岳麓、白鹿、嵩阳”当属"天下四大书院"。

但同时期的《文献通考·学校考》中又列石鼓书院而去嵩阳书院。“四大书院”改为“应天、岳麓、白鹿、石鼓”。在古代获宋太宗、宋仁宗两任皇帝赐院匾的石鼓书院略占优势。

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并没有石鼓书院。

原因是石鼓书院在著名的“衡阳保卫战”中已毁于日军的炮火,一直尚未修复,来石鼓书院原址考察的人只见一片瓦砾,所以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代之。

殊不知,如果当时把只剩下一片瓦砾的书院遗址列入四大书院邮票其实更令人震撼。

一则可以让后人谨记战争的惨痛,二则石鼓书院的“经世致用”精神,孕育出的湖湘文化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近代“中兴将相,十九湖湘”的风云人物都深受湖湘学派经世致用思想影响。

尽管当时石鼓书院的“形”已经不在了,失去了往日的建筑与陈列,但它流传千年的“神”仍然在中华子女的血液中。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书院有七千多所。然今天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书院仅144处。而众多的古代书院要么换了新颜改为他用,要么只剩残垣断壁,要么门前冷落车马稀。

虽然近年各地掀起了 “书院热”,更多的是开发成旅游项目而不是文化项目,很多修复或新建的书院,只是各自旗号之下盈利的噱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包粽子的方法作文 被男友打屁股作文 一封书信作文 做灯笼作文500字 作文簿的读音 月亮作文600字初中 关于国庆的作文600 了不起作文600字初中 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作文摘抄加批注 四级作文满分 吃汤圆作文200字 被老板打屁股作文 学会了包饺子作文 感恩母亲的小作文 春雨作文600字初中 读书感悟作文400字 假期作文800字高中 关于非遗的作文 这儿真美的作文 英语80词作文 什么是酷作文 争论作文700字 春节节日作文 哈尔滨作文400字 重庆作文600字 高考作文2018 迪士尼作文300字 作文评语集锦大全 与诗歌同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