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苏东坡笑对苦难 寻找真我 感悟人生大境界

2020-12-22 22:40:01
相关推荐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如何寻找到内心的平安?

公元1083年,即宋神宗元丰六年,47岁的苏东坡,被贬黄州已是第四年了。此时的苏轼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他自号“东坡居士”,每天在田里耕作,与农夫交友,与大自然成为知己,颇有几分“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的风采。

这年,他的好朋友王巩遇赦北归,顺道拜访苏东坡。谪居岭南数年,王巩反而精神健旺,毫无忧愁之态,这让苏轼颇为惊奇。苏轼问王巩随行的歌妓柔奴:“广南风土应是不好,何以你们反而神采依旧?”柔奴笑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 王和尚读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让苏轼内心颇受触动,他率笔填词一首,名曰《定风波》,其中就有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孟子在论学时,曾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放心”即放纵漂泊之心,而“求放心”,即寻求本心,安放灵魂。柔奴之“此心安处是吾乡”,正是寻找到了安放灵魂之处,只要内心安定,处处即是家乡。

谪居黄州期间,苏轼是如何“求其放心”的呢?他经过生活的磨练,终于寻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也展示出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

01.初到黄州,苏轼深刻反省,读佛经,寻找内心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可谓是死里逃生,他有诗说“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将近半年的牢狱生涯,他的身心都受到重创。初到黄州,苏轼开始反思自己的个性,也积极地寻找内心的皈依。

他在《安国寺记》中写道“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苏轼开始务农,亲近大自然,在挥洒汗水和对月冥想的自我开解中,他找到了真我。回到百姓中间,双脚踏在泥土中,苏轼内心的清泉开始汩汩流淌。

△ 王和尚读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但是,他真能忘记国事,闭口不谈是非么?恐怕未必尽然。初到黄州,苏轼写诗调侃自己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他天真、执着,内心总是充满着活力与热情,虽然遭受牢狱之灾,但是苏轼并未因此打击而消磨了志气,形势虽易,风骨依然。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生死之际”。谋求内心的平和,并是要卑躬屈膝,苟且偷生,而是坚持内心的道义,在惊涛骇浪中做一叶小舟,虽然颠簸起伏,但仍有星辰照耀着前行的道路。

02:甘做农夫,亲近自然,苏东坡在山水之间,放飞灵魂

黄州偏僻多雨,环境很差,初到黄州的苏轼也面临着拮据无措的境况,而内心的孤独也如影随形。在定慧院暂居时,苏轼仰见残月,徘徊不已,也不禁发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慨叹,孤独、寂寞啃噬着他的心,也逼迫他做出改变。

△ 王和尚读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达者总能在黑夜欣赏星光,而智者更能在寂寞中寻找真我。

生活安定之后,苏轼随遇而安的性格让他看淡一切困厄,也让他发现生活之美。他饱览山色,夜读佛经,放纵自由的思绪遨游太空。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欣赏风景之美,需要闲适豁达的心胸,身为诗人的苏轼,自然能看到此地别样的精彩。

苏轼成为了一个漫游者,酒醉饭饱,则闲卧在石几之上,看白云缭绕,听江水澎湃,有时浑然忘却身在何处,与日月同游,与古人神交。他越来越喜欢陶渊明,他曾在一首诗中说,他的前生一定是陶潜,他也像陶渊明一样躬耕田亩,衔觞赋诗,他说“劳苦之中自有乐事”。自食其力,心满意足,如此的东坡,越来越风神潇洒,越来越感觉亲切和可敬。

虽然囊中羞涩,稼穑艰难,苏轼倒也自得其乐。他说“自喜渐不为人识”,有时他脚穿草鞋,手拿竹杖,或登山临水,或与渔夫樵夫闲谈,度过一天的时光。有时耕作虽然忙碌,但是一旦安闲下来,却感到充实和满足。他在诗中说“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他之前靠着俸禄过日子,如今才知道五谷来之不易,也更能体味到饭食的香甜。

△ 王和尚读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远离官场的倾轧和猜忌,苏轼得以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他曾自豪地称赞自己的妻子,也任由孩子自由生长。苏东坡的性格得到了舒展,他的人生画卷也更加绚丽多彩。

放,即是放开心胸,看淡人生的挫折;旷即清旷幽远,任由自己的天性恣意飞扬。旷达豪放的苏东坡,越来越感觉充实,也从生活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03:怀抱仁心,胸怀苍生,苏东坡成就自我,体现人生价值

黄州虽然贫瘠,但是安闲的心情,自由的精神,诗人的气质与美酒和月光熔炼在一起,诗意的美好就喷薄而出了。苏东坡有一首诗说“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想来,这铿然清脆的声音,有一下下敲击在他的心上吧,如天籁,如时光,也如他潇洒绝尘的内心。

但是,苏轼并没有因生活的安闲而失去了仁爱之心。

△ 王和尚读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黄州有溺婴的恶俗,看到这种情景后,苏轼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给鄂州太守朱寿昌写信求告,“小儿病为无辜……悼耄杀人犹不死,况无罪而杀之乎?”他在信中要求太守重视此事,拯救无辜婴儿。

苏轼还亲自行动起来,他联合朋友和本地乡绅,成立“救儿会”,一边向富户募集钱财,一边去乡村调查,谁愿意收养婴儿,就资助钱粮布匹。苏轼自己还每年捐赠十缗铜钱,他说:一年只要能救下一百个婴儿,就是功德无量了。

佛家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苏东坡的这种善举,正是符合“慈悲”之义。苏东坡深信精神的不朽,他参禅悟道,思考人生,但是内心的热忱与责任,却从未懈怠。人生之所以圆满,不在索取,恰恰在于贡献,而幸福也正来自于担当和关爱吧。

△ 王和尚读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在黄州参悟到了幸福的奥秘,寻找到了本真的性灵。在赤壁赋中提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但是他从不认为生命是负累,生活是苦难,因此他无忧无虑,快活自得,而他心中的浩然之气,也郁勃充盈,从未改变。

苏轼在黄州经过生活的磨练与冲撞,通过内心的审视和反省,他的精神越来越纯净,他的个性越来越真诚活泼,他的精神也越来越自由和飘逸,而心中的真我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宏阔。

求其放心,即求其心安,求其自得,求其认真面对生活的每一次洗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选择 500字叙事作文 推荐电影英语作文 象征手法作文 路作文800字 购物的英语作文 二年级50字作文 旅行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350 作文500字写事 450个字的作文 小学作文6年级 我的性格 作文 丁香花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 作文能写什么 温暖400字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范文 优秀的作文素材 井冈山作文 抗疫人员作文 作文获奖感言 五百字作文初中 作文优秀片段 老师教我作文 茶花的作文 种树的作文 保护自然作文 冬天风景作文 一件事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