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儒家学派的人之初性本善与血缘社会有关吗?

2020-12-24 04:25:01
相关推荐

“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三字经》相传为南宋儒家学者编写用以教育本族子弟的,经后人不断完善,流传至今。它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妇孺皆知。

对人性问题的探讨,自古以来从未间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性论也是先秦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就算是儒家学派内部,也没有达成共识。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除了说差不多,也没说别的,可以自由发挥。孟子认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宵之性。还有一位叫告子的(有人说他不是儒家学派),多次和孟子讨论人性问题,他的观点是:“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但儒家学派的正统思想还是性善论。

性,心生也。据《说文解字》: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儒家经典《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即性是与生俱来的,天赋的。人性确实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出、听不到的。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同、阅历不同、领悟不同,理解也就会不一样。

除了肉体,天赋于人的还有本能和人性,本能就是人作为动物属性的生之禀赋,如吃喝拉撒、畏惧惊恐、恋母与护犊等。人性则是不同于本能的,是动物所不具备的,更高一级的心之禀赋。所以,性,是心生的。《孟子·离娄下》:“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意思是说人和禽兽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几希”指的就是人性,庶民抛掉了,君子却保存了下来。孟子还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四心人人都有,把仁礼义智与人的性善联系了起来,认为性善才具备哪些美德。那么他是根据什么得出人之性善的呢?可以从现实和历史两个层面来分析。

从现实层面来看,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自己的经历体会。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孟母对孟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为了给孟子一个好的环境,曾多次搬家,择邻而居。所以,孟子成长的环境是很纯净的,被激发出的天性也很善良美好,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列女传·卷一·母仪》中说:“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二是观察小孩子的天性,根据小孩子的“爱其亲”、“敬其兄”发现了人性的善。他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

从历史层面来看,也有两个方面:一是他自己的祖师爷孔子。在孟子时代孔子就已经是儒家学派的圣人,是人格完美和道德高尚的典范,是孟子心目中古今圣贤的楷模。如果不是生来性善,是不可能达到的。二是依据古代圣王尧舜。《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尧舜是儒家学派古代圣王的典范,他们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创造了九族和睦、四夷咸服的太平盛世。他们还是非常孝顺的帝王。特别是舜,“父顽、母嚣、象(舜弟)傲”,还几次想合伙杀了舜,舜都能坚守孝道,非常不容易。所以,若不是性至善,是做不到的。

孟子认为人性善是具有普遍性的,是所有的人都天生就有的,也是可以保存、显示和发挥的,所以极具教化意义。“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尧舜,性者也。”(《尽心下》)。孟子认为,尧舜是人的本性展示得最完美的人。他极力推崇尧舜,但并不认为尧舜是高不可攀的,尧舜是可以学习、效法的,并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尧舜是人性善的典范,而尧是黄帝的玄孙,舜是黄帝的八世孙,尧舜是父系血亲,舜还是尧的女婿,那么人性善跟血缘社会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是没有的。首先,在黄帝手上就已经统一了华夏部落,尧舜时期已经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由血缘关系形成的氏族社会逐渐瓦解。 尧禅让帝位给舜是当时四方诸侯推荐,舜禅让帝位给禹,是选贤任能的结果,并不是根据血缘关系。而且他们的仁义是对全天下的,并不局限于血缘关系内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密码 作文 初一700字作文 抒情作文600字 意林作文 档案作文 我的太阳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妈妈 语文会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的作文 二年级上册的作文 300字作文写人 作文生命 作文压题 作文冬天400字 作文友谊 作文300字六年级 成长作文记叙文 那些的日子作文 友情作文开头 作文写人300字 理想的作文素材 2017 高考作文 写心愿的作文 美丽的地方作文 英语作文300字 议论文英语作文 作文北京故宫 第一次600字作文 爱200字作文 乡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