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孟庙孟府了翁碑前话陈瓘

2020-12-24 21:30:01
相关推荐

在邹城孟庙孟府,有一通有关箴言的碑刻,即宋贤了翁先生格言碑。这通碑刻原只留存拓片藏于孟府,1992年夏维修祧主祠时出土了原碑下部一截。1998年秋,原碑上部又于孟庙出土。两相对接后和所藏旧拓片相同,且字迹清晰。

宋贤了翁先生格言碑碑额为梯形,标题为楷书,共4行,每行2字。格言为篆书书写,也是4行,每行4字,内容为:“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为吏以廉,立身以学”。跋文亦为楷书,共27行,每行11字,记载了立碑的缘由、时间,立碑人等信息,内容如下:“了翁陈忠肃公,延平沙邑人也。公道学名节,宋名臣言行录详之。其格言有关于世教,固人人所当法者。适友人为予作古篆,乃命工刻石置诸孟庙,以传不朽。且公于孟氏之学多有发明,若罗仲素论瞽瞍底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之,只为无不是底父母。公闻而善之,曰:‘惟如此而后天下之为父子者定。’又尝著家训,有曰:‘知埋鬻之戏,不如俎豆;念慈母之爱,至于三迁。自幼至老,不厌不改,终始一意。则我之不动心亦可如孟子矣。’噫!公之学其深,有得于孟氏之学者与。予生于了翁先生之乡,而佐证于亚圣公之阙里,故以其格言附诸此,不惟以示诸君子,且常欲目击而自警云。洪武六年岁在癸丑九月初吉。赐同进士出身、济宁府兖州邹县丞邓原忠敬书。亚圣五十四代孙孟思谅立石。”

从跋文中可知,这通碑刻为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邹县丞邓原忠、孟子五十四代孙孟思谅所立。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殿试把录取考生分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仅录取3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为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称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为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邓原忠为明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65名赐同进士出身,被派到邹县任知县的副手——县丞。到任之时,正是金榜题名不久,初任官员踌躇满志之际。邹县为孟子故里,孟子嫡系后裔居住于此。而且邓原忠非常尊崇、仰慕的同乡先贤陈瓘,对孟子十分推崇,并且“于孟氏之学多有发明”。恰好有一位朋友为邓原忠撰写了了翁先生的十六字格言,于是邓原忠与孟思谅勒石立碑,目的“不惟以示诸君子,且常欲目击以自警”。

陈瓘,字莹中,号了斋,时称“了翁先生”,沙县人(今福建三明)。历任左承议郎、右司马外郎、左正言、左司谏等职。《宋史》称其谏疏似陆贽,刚方似狄仁杰,明道似韩愈。陈瓘在京城朝会时,认识了当时只是管辞令的小官蔡京,见蔡京这人可以直望太阳很久而不眨一下眼。陈瓘因此对别人说:“蔡京有这样特殊的功能和精力,来日一定显贵,但他仗着先天禀赋好,敢和太阳相比,其得志以后,恐怕会目中无人,营私霸道,放肆狂妄,为所欲为。”后来蔡京得志升了大官,劣迹充分暴露出来,陈瓘因此多次弹劾蔡京的贪赃枉法,虽然几次被诬告、放逐,甚至入狱,但是始终不改一身铮铮铁骨。为官42年间,调任23次,经8省历19州县。他去世后,直到宋钦宗即位,才平反昭雪。

陈瓘的事迹《宋史》有传,南宋大儒朱熹在《三朝名臣录》中曾亲自为陈瓘撰写传记。南宋理学家杨时为陈瓘祠堂撰写《沙县陈谏议祠堂记》,以示纪念,垂范后人。至明代,郑瑄《昨日庵日纂》、肖良有编撰的传统蒙学读本《龙文鞭影》、冯梦龙编写的《智囊》等书,都收录有陈瓘的故事,其内容则属历史事实。在江苏南通,城内文庙、狼山准提庵及如皋定慧寺内都将陈瓘与岳飞、文天祥等一起供祀。由此可见陈瓘的影响及社会地位。

“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为吏以廉,立身以学”,这是陈瓘的人生准则和处事格言,他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事亲以孝。据载陈瓘“性至孝,事亲承顺,颜居丧毁瘠,如礼庐坟。兄弟友爱,抚恤育孤,有所成立”。其少年时虽勤奋好学,却淡薄功名,倒是他的父母一再教诲他要努力进取,光宗耀祖。他听从父母之命,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应考,一举金榜题名中得探花。

事君以忠。宋《名臣录》云:“公誉望早达,自登科不汲汲於仕,进元祐、绍圣,诸公交荐于朝,公谨所主多所,退避及后,初眷知居言路,排奸扶正,所指议者往往尝相举荐”。“公智明虑远,通易数如靖康变故,隆佑垂廉,国家中兴之事往往预言,士大夫间有亲见者”。历代方志也记载了陈瓘与其上级相处的都不是太好,他以国家为上,不买上级之情,不受权贵拉拢,虽然多次入狱、流放,却始终不改初心。

元祐四年(1089年),其任越州(今杭州)通判,太守蔡卞(蔡京之弟)认为陈瓘德才兼备,给予其他特别的礼遇。但陈瓘一贯坚持以忠奸取亲疏,认为蔡卞心术不正,时常借病回避,除了必要的政事以外,从不与之多来往。陈瓘曾经说过:“皇帝让言官做其耳目,实不能以浅薄的见识来迷惑圣上的视听。”因而极力进言、揭露蔡卞、章惇、安惇、邢恕等奸臣之罪恶,令奸邪之人恨之入骨,然而对其人品却无不为之折服。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宋高宗对辅臣们说:“陈瓘当初为谏官,正直的议论,对国家大事多次陈言,现在看来都是对的。”感叹朝廷缺失了一位正直、勤恳的栋梁,再次肯定陈瓘对国家的忠诚,特赐谥号为“忠肃”。朝廷解释:“虑国忘家曰忠,刚德克成曰肃”。此后陈瓘被称为陈忠肃公。

为吏以廉。陈瓘一生清廉,不贪钱财。北宋时期,朝廷沿袭唐代的职分田制,按内、外官和服务性质的不同,授予在职官员80亩到180亩的职分田,以其租充作俸禄的一部分。陈瓘只取本份,不填私囊,其余充入国库。另一方面,陈瓘的“为吏以廉”还表现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宰相曾布曾派人私下告诉陈瓘,将授给他实权。陈瓘对儿子陈正汇说,我与宰相在朝中议事时常常意见不合,现在他这样做,是想用高官厚禄来做诱饵。我如果接受他的引荐,以后议事意见若有异同,于公于私都问心有愧。于是,陈瓘写了一封专门论述曾布过失的信,并在和曾布见面时当面交给他。曾布看后十分生气。争辩时,曾布态度非常傲慢,还大声责骂,陈瓘也站起来说,刚才我们谈论的是国家大事,谁是谁非自有公论,宰相不可失去对待士人的礼节。两天后,陈瓘被贬为泰州知府。

立身以学。陈瓘少年时就勤奋好学,有时为读书终日不离书斋,倦则就寝,行灯常随,即醒即兴。成年后为人谦和,端庄矜持,不苟言笑,平时不与人争名夺利。有斗余酒量,但每次饮酒不超过5杯,恐饮酒废事。著有《了斋集》《了斋易说》《尊尧集》等,其中《了斋易说》和《尊尧集》是在被贬期间写成的,《了斋易说》还被编进《钦定四库全书》的“经部”之中。此外,诸多著名奏章、诗词、祭文等选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南宋文录》《乐府雅词》《宋文纪事》等历史文献及历代各地方志中,体现了他通过立身以学而取得的深厚造诣,也决定了其身后的学术地位。

陈瓘对书法也颇有造诣,宋朝李纲《梁溪集》中评论其书法时曾说:“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在书法理论及文学方面他也有相当的成就,著有《论六书》专著,可惜已佚。

“事亲以孝,事君以忠。为吏以廉,立身以学”,陈瓘的这16字格言到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古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今天的我们,理应比古人做的更出色。(刘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中一片月作文600字 是你改变了我作文600字 什么拨动了我的心弦作文 幸福的约束600字作文 20年后的我作文500字 写雪的作文300字左右 小学生作文纸打印模板 三年级牵牛花300字作文 元宵节作文300字左右 我好高兴作文400字 走过才明白作文800字 有家真好作文500字 我的春节计划英语作文 写雪景的作文500字 我的初中生活作文800字 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 我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西安游记作文600字 作文素材摘抄20篇 开学第一课作文300字 四年级下册八篇作文 青春的色彩作文600字 榜样的力量作文600字 关于感恩的作文600字 今年高考作文难吗 寒假趣事作文2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 放烟花作文200字 珍惜时间作文600字 三年级作文难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