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莫言:国内诺奖文学第一人 却被许多人骂“不配” 他做错了什么

2020-12-24 21:50:01
相关推荐

说起莫言,无数人想到的都会是“诺贝尔文学奖”。

我记得2012年他得奖的那几天,各大报纸官媒纷纷报喜,书店售卖的《蛙》《红高粱》等书几乎一抢而空。

而作为中国作家中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这些年来一直活在大众的关注与争议之中。

人们关注的是他是否能够写出更好的作品,争议的则是他的作品是否真的比陈忠实、路遥等作家的作品强,能够压过他们获得诺奖。

要说莫言的文学功底,那自然不用怀疑。

从1981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到2012年获得诺奖,30年的时间,莫言获得了许多文学荣誉,如《红高粱》被评为“世界最美小说”,《丰乳肥臀》获“大家·红河文学奖”,《生死疲劳》获“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蛙获《茅盾文学奖》。而诺贝尔文学奖则是国际上给他的最高肯定。

但诺贝尔文学奖在给他带来最高荣誉的同时,也让他陷入了许多人的贬低谩骂之中。

国内文学家刘震云说:“莫言能获奖,说明国内至少十人也能获奖。”另一作家陈丹青也说:“我没读过莫言的书,但我知道他获奖不是因为作品。”

而国内的众多读者也纷纷表示莫言的作品文笔太过血腥,仿佛把灾难直接撕开扔在你脸上一般,让人读不下去,而且还有丑化社会的意思。

因为诺贝尔文学奖一向是公认有政治因素影响的,能获奖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多多少少都有政治倾向,所以大众也认为莫言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奖,也是因为里面有丑化国家的意思。

有人曾以鲁迅拒绝诺奖为例子,批评莫言没骨气。

对此,莫言曾在几年前的中澳文学交流论坛上做出过回应: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事,几乎就是一条抽打当代中国作家的鞭子。但把鲁迅等人捧为神明,不把中国当代作家当人看,似乎也稍显过分。无论怎么说,最近30多年来,中国作家还是在努力创造,创造的成果也是丰硕的。而这些创造的源动力,也不是诺贝尔文学奖。

这段话,莫言表达了两个观点:

1、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不代表国内作家就都要拒绝,鲁迅确实很有成就,但国内当代作家也一直在努力创造新的有力量的文学作品,或许无法比肩鲁迅的文学成就,但总不应该把当代作家看得太低;

2、当代作家创作的作品都是自己的来源和动力,但这些动力肯定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能上奖,只不过是恰好与评奖标准相一致罢了。

对于这段发言,我个人是倾向于赞同的。

虽然鲁迅先生的文学造诣以及他那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是当代作家比不上的,但当代作家确实都一直在努力创造好的文学作品,这是我们不能否定的。

而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对作家一种很高的荣誉,既然获得了,大方去领也没什么关系,我们一个泱泱大国,又何会因为一个文学奖而受损呢。

再说回莫言的作品。

莫言作品的叙事风格和文字描述一直被许多读者诟病,太过露骨,影响阅读体验,其展现的关于旧社会的景象也显得特别残忍,如《丰乳肥臀》对于农村的荒凉凄惨、人的悲惨遭遇等都非常赤裸真实。

但其实对文学家来说,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跟个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喜好有关,虽然不能说里面的内容没有错误的地方,但既然能够在国内出版且获奖,整体上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莫言的作品带着一种残酷感,这是因为他就是从那种残酷的情境中走过来的。

他曾讲过一个略带魔幻的故事:

那时候他在上学,冬天学校拉来了一车煤。有一个生痨病的同学跟他们说那煤很香,越嚼越香。于是他们都去拿来吃,果然是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他们就在下面吃煤,一片咯嘣咯嘣的声响。老师问他们吃什么,大家齐说吃煤。老师说煤怎么能吃呢?他们张着乌黑的嘴巴说,煤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香极了,老师吃块尝尝吧。老师是个女的,也饿得不轻,脸色蜡黄,似乎连胡子都长出来了,跟男人一样。她狐疑地说,煤怎么能吃呢?一个男生讨好地把一块亮晶晶的煤递给老师,说老师尝尝吧,如果不好吃,您可以吐出来。俞老师试探着咬了一小口,咯嘣咯嘣地嚼着,皱着眉头,似乎是在品尝滋味,然后大口地吃起来了。她惊喜地说:“啊,真的很好吃啊!”

这故事看着不真实,莫言自己觉得是不是梦,后来他跟校门口的保安大爷确认过,确实是真实的事情。

对于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不应该带着成见去读,而应该把这当成一种学习和对过往的重新认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明白这些文学作品的魅力。

除此之外,若要对文学家进行评论,也应该去了解一下文学家背后的故事,因为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根据他们过去的故事所演变来的。

余华曾评价莫言:“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毫无疑问是对莫言文学成就的肯定。

作为国内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尽管争议连连,但莫言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乡土情怀、文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是我们不能否认的。

而且相对于其他作家来说,莫言这种敢写敢说的风格更能让我们看到那个真实的过去。

在获奖这件事上,莫言真的没什么错。

在接受采访时,莫言说:“希望中国能尽快出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那样,焦点都集中到他身上,我就可以躲到一边安静写作了。”

从这段话,我们也能看到莫言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他本人也并没有因为荣誉而迷失。希望未来中国的文学环境会越来越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100字写人作文 背影作文700 介绍亲人的作文 老师改变了我作文 樱桃树的作文 做个文明的人作文 去姥姥家作文 四千字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下册 蚂蚁采食的作文 广东卷作文 苹果树的作文 河源万绿湖作文 想象作文四百字左右 围绕成长写一篇作文 一份爱心的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500字大全 感恩作文四年级 作文 味道 高考押题作文 六年级写老师的作文 描写小草的作文150字 巧遇作文800字 有一种美丽作文400字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英语作文 作文有趣的小狗 四川大地震的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开头结尾 武宁湿地公园作文 小动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