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莫言获奖却被人嘲讽 余华站出来公开发表看法 文坛多人都被波及

2020-12-24 21:50:01
相关推荐

“当年我和余华同住所就差同床了,他写《在细雨中呼喊》的长篇时,我在写《酒国》,我们彼此可以听到对方的呼吸声,也可以听到对方的笔尖在纸上摩擦的声音。”莫言幽默自谦地说。

可以说,在当今中国文坛,莫言与余华绝对是文学界的两座奇异之峰,他们的文学成就是许多人望尘莫及的。不管你怎么看待他们的作品,也不管你是持着怎样的文学态度,都无法忽视他们的文学影响力,也无法撼动他们的文学成就。

他们仍然固若金汤地矗立在中国的文学界。

余华和莫言的友情

从前生活简单的年代,恰好是这两位北京鲁迅文学院同窗惺惺相惜的年代。

“那时候我们两个人一个房间,就用柜子隔开。等我在北京写《许三观卖血记》,他已经在山东高密写《丰乳肥臀》了。那时候他给我打电话,就瞎聊天,因为我们都没人说话,无聊。”

之后余华也经常给莫言打电话,有一次电话好久都没人接,后来接起来就听到对面一个大喘气的声音,原来莫言在码字之余,还在院子里跑步。

余华笑着说:写作其实对体力要求是很高的,还好我比他年轻五岁,可以不用跑步。

而这两个人的友情一直延续,莫言得诺奖,余华也是第一时间短信祝贺。

不过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实国内的很多读者,包括部分作家,都纷纷的抨击嘲讽莫言。

要么说莫言名不副实,要么是认为他华而不实,那段时间网上包括同行对莫言的针砭一时遍布尘世,而莫言的小说也被各种否定者进行过度曲解,说是鸡蛋里挑骨头一点都不过分,拉出一大堆败绩。

就在这时,作为莫言这么多年好友的余华站了出来,并且公开强势的说道:

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的小说起码可以拿十次茅盾文学奖,莫言最差的小说也要强于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余华的这一番言论出来之后,因为波及到文坛多位作家,自然也是得到一番抨击,有人认为余华的话有点信口开河。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余华是从文学本身的角度去评价,他看到的必然是文学自身的价值,排除了著作衍生的其它影响,比如利益和名声的影响。以余华的文学修养和个性,对莫言作品做出这样的评价,也绝不是吹捧,也是不拍马屁,因为没必要,作家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笔杆子说话。

而不光是余华对莫言的评价极高,莫言对于余华也是极大的肯定与赞赏。

莫言曾在被采访的时候说道:余华的书虽然不及自己多,但余华的影响力要胜于自己。

这也从侧面说明,莫言对余华作品质量的艳羡。人们常说文人相轻,其实我认为这是狭义上的,能有如此态度的文人,要么刚愎自用,要么狂妄自恋,一般一个真正的文学者多还是能以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对方的。

事实上,莫言对余华的赞誉确实反映出了余华小说的高质量,不管是《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还是《活着》,都显现出了余华小说文本的厚重。

尤其是《活着》,不仅销售量突破了两千万册,还被法国的《世界报》赞赏其作者不仅是海明威,而且是司汤达。这种赞誉是至高无上的,只要有点文学常识,我们就知道海明威和司汤达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是多么高。

同样余华也凭借《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他并不担心小说创作与现在的年轻人产生隔膜,事实上去年《活着》还以“长红”销量,获颁出版社颁发的“超级畅销纪念奖”,创造当代纯文学作品销售的奇迹。

余华用笔刻画了一个苦不堪言的悲剧人生,但实际上却是一则讲给每个成年人听的寓言。

《活着》,是一本值得每个成年人用一生来读的书

你有没有认真想过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是为了日复一日机械化的工作和生活;还是让我们能够深陷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世俗中?

在《活着》的最后,余华给了你答案: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如果说,福贵的苦难与那个时代脱不开干系,那么如今人们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充裕,却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活着。

的确,我们一边为福贵的悲惨境遇打抱不平,另一边却依旧被生活折磨地无力起身。

在书中,几乎没有任何煽情的篇章,读者面前也只是一个个的悲惨故事,但故事中每个人物的举手投足和心思情感所表现出的极度痛苦都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主人公福贵一生经历坎坷无数,从门庭若市的大户人家到亲人朋友一个个离他而去,风烛残年时,在这个世界上他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

而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依旧能乐观地活下去时,读者也被这种坚韧积极的态度所感染,在面对现实的挫折时,也更能迎难而上。

《活着》剧照,男一号徐富贵

从1993年出版至今,《活着》能成为中国人的必读经典之一,是因为它有作为优秀经典小说必要的品质。

很多人第一遍看完,会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小说,但第二遍看完时,就会对某些情节感同身受。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证明自己认认真真地活,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是为了向谁证明?

就像余华说的,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如果你已经体会过活着的苦难,就一定要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爱读书的易烊千玺,在微博上和大家分享18岁书单时,就曾晒出这本《活着》,还分享了他的读书感受:“读《活着》,就是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习惯于接受失望,等时间淡了悲伤,苍凉难耐么?尽是人生。”

点击下方商品卡,只需要24.5元,就可以把这本精装珍藏版《活着》带回家

包邮 活着 余华 张艺谋电影 文学经典必读推荐 中信书店¥24.5京东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袁隆平英语作文 写信作文400字 关于汉字的作文 初中生优秀作文 成长的快乐作文 圣诞节英语作文 爬山虎作文 关于考试的作文 借景抒情作文 关于校园的作文 感恩老师作文 初三语文作文 英语高考作文 欣赏的作文 作文梗概 自信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字 疫情作文素材 小作文怎么写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烦恼作文600字初中 写物的作文400字 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作文800字 关于感恩父母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我的梦想二年级作文 抢椅子游戏作文 我的春节英语作文 美丽的瞬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