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专访导演瞿友宁:每一部作品都当成是我的“处女作”

2020-12-25 02:55:01
相关推荐

绝大多数人的回忆里一定有一部剧是出自台湾导演瞿友宁的手笔,或许是情窦初开时让你茶不思饭不想追的《恶作剧之吻》,或许是心心念念千年修得李大仁的《我可能不会爱你》,不论哪部都切切实实地让观众看到了爱情的模样。把偶像剧拍得照进现实,这就是瞿友宁的特色。近日,鹰眼记者有幸对瞿导进行了专访,倾听了他入行多年来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当下两岸影视行业的独到见解。

每一个阶段都会给成长新的答案

最初,瞿友宁导演是怀着电影梦踏足影视圈的。年轻的时候,瞿导的剧本著作《街头石子》《游在窗上的一朵海洋》《从七点到七点》获得了台湾优良电影剧本的赞誉,包括一些短片作品也陆续获得了一些奖项,对此,瞿导坦言当时的自己是“自视甚高”的。遗憾的是,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成绩:“第一部电影是一次重大的挫折,票房、口碑都不是很理想,那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不会做东西了,也才发现自己是幼稚无知的,但也正因如此,我决定开始更仔细地、重新去学习。”

瞿导告诉记者,从那之后,自己做了很多影视相关的工作,其中也包括小的电视剧。彼时恰好有一部作品得了奖,瞿导有趣的拍摄手法引起了一些制作人的关注,曾制作过《流星花园》的制作人就在当时找到了瞿导,询问其是否有兴趣拍偶像剧,并向瞿导推荐了《蔷薇之恋》。“作为男性,我当时是有些抗拒少女漫画的,但看完之后发现里面对人物的情感描绘非常细腻,讲了怎样面对亲情、以及兄弟姐妹之间如何相处等,让我非常感动。”

三天两夜的时间,瞿导废寝忘食看完了23本单行本,并正式答应接下了《蔷薇之恋》的拍摄工作。出乎意料的是,《蔷薇之恋》在播出后得到了相当好的反馈,并获得了第39届金钟奖年度最受欢迎戏剧节目奖。成绩之外,这部剧也改变了很多观众的负面想法,消除了很多家庭中亲子的代沟,瞿导文艺电影一般的拍摄手法甚至令很多年轻人对拍摄、对影视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此,瞿导表示意外又惊喜:“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一部好的作品感染力会这么大。”在这之后,瞿导陆续执导了《恶作剧之吻》《美味关系》《桃花小妹》《我可能不会爱你》等,每一部都获得了市场的好评,至于为何能将这类剧本拍得如此精彩,他认为与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瞿导父亲早逝,是由母亲和奶奶带大的,来自女性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令他相比其他男孩子更善于观察,心思也更细,而这些文艺、敏感的特质恰恰在影视拍摄中被融入、放大。“我慢慢发现自己很适合做一些温暖的、有喜感的、活泼的影视剧,就这么一路拍了下来。”

瞿导认为,只有做出成绩后,才会知道自己的成绩是怎么来的,才会明白之后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他相信,每一个阶段人都会有收获不同的理解和答案,自己一直都在成长。

每一次掌镜都是借角色与自己对话

2017年,瞿导执导的小说改编剧《花甲男孩转大人》在台湾植剧场播出,该剧虽然没有在内地上线,但是看过的观众都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豆瓣评分高达9.2。该剧以28岁的loser郑花甲为中心,讲述了他与家人接到阿嬷的病危通知后齐聚一堂,面对还剩一口气的阿嬷,围绕“家族”的意义所展开的故事。

“我很喜欢这个题材。它涉及到了我们人生当中必然会面临到的生、老、病、死的关卡,而在剧本创本的时候,我们觉得可以用多种眼光去看待这些事情,毕竟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这样人生就会变得比较宽容,我的状态也是如此。”《花甲男孩转大人》中的男性角色们大多是不成熟的,他们常常为了自己的颜面或因为过于重视自己的情绪而选择了错误处理问题的方式,本位思考,顾此失彼。但瞿导希望,比起关注他们的不成熟,观众能够透过这些loser的人生回顾自己的成长。

在创作上,瞿导总有不同角度的解读,并常常将自己带入角色,用他自己的评价来说,他是一位很入戏的导演。“我会把自己想象成男主角或女主角,甚至是男主角的父亲、女主角的弟弟这类所有的配角。当我进入角色的时候,一方面我会想象自己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我会做什么事情,另一方面我会从观众的角度想我希望看到怎样的情节表现。”

跟演员沟通的时候,瞿导对他们最大的要求就是用真实的情绪去表达。在他看来,演员的表现会对整个拍摄环境产生影响:“我希望现场气氛是好的,大家都可以被剧情感动到,这样这个故事才会有现实感,才会让观众有种生活感。”而站在观众的角度,瞿导要求每一次细节的呈现都有些许差别:“任何人在不同的时刻做某件事情一定有不同的原因,时间不一样,空间不一样,情感不一样,所以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呈现,观众不会想看重复的东西。”

从拍摄,到剪辑,到播出,瞿导会将这些素材反复看数次。与其他导演不一样的是,瞿导在这个过程中思考的大多时候不是怎样呈现画面会更好,而是思考自己与每一个角色之间的联系:“我会想自己是不是曾经也是这样的人,我通过这个角色跟自己对望,是自我解释,也是自我反思。”

每一部创作都会留有人性的温度

谈及挑剧本的原则,瞿导表示自己挑剧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剧本一定要打动自己,让自己看了很喜欢、很感动。第二则是制片方的态度,不是为了赚钱而创作,而是为了打磨一个好作品去创作,“如果遇上这样的制片方我会很开心,合作也会很愉快。”

瞿导曾经收到过一本影迷朋友写给他的语录集,里面满满的都是他们对瞿导戏的感受。“当我看到这厚厚一本的时候,我觉得我做戏其实就是为了这些。”这份感动让瞿导一直对温暖的作品情有独钟,“我希望能给他们巨大的正能量,让他们可以带着梦想和理想勇敢地往前迈进。”

目前,瞿导一直保持着一年固定1-2部作品的频率在工作着。“年轻时候会急着想证明自己,想不断有好的作品问世,现在更希望自己可以开心地工作。”瞿导笑言,当人年过四十,自然会发现自己更擅长什么,创作可以不用那么有心理包袱,可以让自己所学习的、所积累的当下慢慢得到释放,进入到一个自由创作的情境,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不过,无论拍什么题材的作品,瞿导都会在作品中保留对“人”的关怀:“我会保持我自己的特色,同时也会试着将作品变得更疯狂,更有趣。”

每一次交流都会对市场产生新的认识

2012年,瞿导来到内地陆续执导了《小时代之折纸时代》等剧,两岸行业氛围的差异给瞿导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台湾市场较小,影视剧相对单一,很难像内地市场这样进行完整的项目开发。以《花甲男孩转大人》来说,该剧由小说改编而来,电影版将在2月上映,接触项目之初,瞿导非常希望可以开发到文创内容的其他版块,包括漫画、商品、摄影展等活动。他认为在这一块领域,内地已经相当成熟了:“不管是上游的调研,项目开发,还是下游的宣传、战略合作,包括中间的制作端,整体来说内地都很有机制而且很有规划,更重要的是每一层面都会有人帮你把关。”

此外,题材、技术、创意等层面的进步也给瞿导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瞿导告诉记者,在台湾做戏会带有实验性质,只有出了作品看了市场反映才知道现在的市场是怎样的,但是在内地,市场机制让整个环境和资源变得越来越好,大家对影视非常有信心,这样的状态下,创作环境、资金都会相对宽裕,影视产业也会变得更有完整性。这也是两岸最大的差异。

瞿导希望可以将自己在内地学习到的东西拿到台湾实现,自己也一直乐于去做一些文化层面、生活层面的交流:“我很喜欢大陆这边的路演活动,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带着作品走进校园和学生们聊聊我的创作。关于作品中的人文关怀、爱与情感的表达都是希望这个世界更好的普世价值、态度,我期待有这样的沟通机会。”

结语

“创作者对于创作是很贪心的。”身为导演,瞿导希望自己的创作是多元的,独特的,也希望每一次给观众看到的都是惊喜,都是不一样的东西,只有那样观众才会产生好奇感。“我把每一次创作都当成我的‘处女作’,这是我的创作态度,也是我到现在一直对创作保持热情的原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素材亲情 上海旅游英语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 我爱吃水果作文 作文写动物的 读后感500字作文 北方的秋天作文 关于母亲的作文500字 heroes作文 以小见大的作文100字 写兔子的作文200字 学与思作文 初二年级作文 特殊的经历作文 一次正确的选择作文600 初中生400字作文 秋天到了作文300字 六年级第三单元作文500 心波荡漾作文800字 难忘的青岛之旅作文 去西安旅游的英语作文 作文感悟怎么写 小洞饿了想吃香肠有声音作文 关于丰收的作文 意林作文素材 作文童话故事 心中的祖国作文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作文 二年级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 消防安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