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蓝天使》:实体化的理智与欲望 探求人性对抗非理智欲望必要性

2020-12-26 03:20:02
相关推荐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哈姆雷特》经典台词。

《蓝天使》是德国第一部有声片,一九三〇年出品,由著名的好莱坞德国导演约瑟夫·冯·施特恩贝格根据德国名作家海因希利·曼的小说《垃圾博士》改编而成。这部近90年前的电影,虽然是黑白画面,却被爱米尔·强宁、玛琳·黛德丽等国外老艺术家们演绎出了深刻的人性。

电影描述了一个有点迂腐的中学老教授艾玛拉斯爱上了在“蓝天使”酒吧演出的舞女罗拉,为了与她结婚,不惜放弃自己职业,随团当了一名表演魔术杂耍的配角小丑,最后在爱情和事业都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身败名裂地死去。

虽然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黑白电影,但影片中的人物生活实感很强,很难一语褒贬。艾玛拉斯教授既有善良正直的一面,又有虚伪可爱的一面;罗拉对教授的感情是真挚的,同时又是浅薄的,狂放不羁中包含着醉生梦死、玩世不恭的意味。

虽然拍摄时间久远,但电影里每个细节却刻画得无比细微、从头到尾都在细节呼应上寓意着理智与欲望的抗争。影片看似是一个迂腐古板老教授和风流舞女之间的爱恨纠葛,其实代表了理智与欲望之间的对抗,可以说剧中的教授和罗拉分别是实体化了的理智与欲望。教授代表了理智:古板、隐忍、自律、受人尊敬。罗拉代表了欲望:充满性感、激情、诱惑,但却是短暂,无法把控的。

整部电影“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是个问题)这句话贯穿了电影的始终,面对欲望的诱惑与最终的失败,我们选择生存还是毁灭,亦或说我们选择抗争还是放弃。

01 当古板、沉闷与激情四射碰撞时,短暂的刺激容易让人迷失其中

1、两个本不该相交的阶级,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上世纪20年代中末期的德国社会,阶层等级还是严格划分的。教授属于社会的中上层,到哪里都能受到人们的尊敬,他去酒吧抓来偷看舞女表演学生时候,除了人人见他都会行礼,尊称一声教授外,在他为了保护罗拉,和逼罗拉喝酒的酒鬼发生了冲突,警察一来看到他是教授,审判天平立马就偏向了教授,赶走了酒鬼。教授的社会地位由于可见一斑。

相对来说,当时社会上的舞女、唱歌演员或者魔术师之类的,都生活于社会下层,属于较低的阶层。尤其像片中罗拉所在的小剧团与马戏团的结合体中,演小丑更处于剧团中最低层。所以电影开始就交待了教授与罗拉的地位背景悬殊,就社会地位来说一个是天,一个是地也不为过。

在这样悬殊的地位身份背景下,注定了教授与罗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与处世方法,教授的悲剧从一开始就已定下。

2、平静、古板的生活面对放浪不羁的“爱情”,迷失自我是坠入欲望深渊的前奏

电影里的教授过着刻板的生活,每天准时起床,吃着女仆送来的早餐,穿上礼服、戴上礼帽,8点准时到班级给学生上课。由于教授的古板,并不受学生欢迎,每天要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捉弄,也许他的内心对这样的生活是充满厌倦,渴望改变的。

作为一名老师,他是合格的,力求用自己的方式来把孩子们教好,在学校里教孩子们沙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台词发音时的他是自信的,去酒吧抓那些不听话的学生们,他是负责任的。

然而当他遇到与他的生活环境里所接触的自律、古板、严肃的人们完全不一样,一个混身充满魅力、性感、妩媚、妖娆美女罗拉的时候,就像一道光射入了他平静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哪怕明知道他和罗拉的结合,将让他丢失令他自傲的工作,甚至被他现在所属的上层阶级所遗弃,他也不惜代价,只为拥有这份迷醉。

电影前半部分主要讲述教授与罗拉身份背景介绍,相遇场景,教授的迷失与抉择,整个电影气氛是欢乐、轻松、愉快的,甚至让人对教授不顾一切,勇于追求爱情产生敬佩之心。这也是人性在遇到欲望勾引之初的感受,无比的美妙、让人愿意为之奋不顾身,从不考虑前方自己将面对的是否为无尽的深渊。

02 选择追随欲望的勾引,就需要付出代价

在与罗拉结婚是教授追求欲望欢乐的顶峰,在婚礼上的教授为了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还配合魔术师变出的蛋,学了几声鸡叫,殊不知这时欢快的鸡叫声也将是他死亡前的呐喊。欢乐的顶峰之后,教授迎来了急转之下的命运改变,追求欲望,自然是要付出代价。

与罗拉结婚后,教授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充当小丑,成为比罗拉这类舞女、魔术师还要低一等的表演者,与之前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教授而言,这是一种屈服欲望的沉沦。

为了凸显这个强烈对比,编导设计了让剧团回到教授的家乡演出,并让教授扮演小丑配合魔术师去承受那些带侮辱性的表演,把生鸡蛋往小丑的脑袋上砸得稀烂,并逼他像婚姻时一样的学鸡叫。

而台下观看的是教授曾经的同事、学生,小镇里曾经尊敬他,并尊称他为“教授”所有的人,而这些人坐在台下因为他现如今的狼狈大笑着,再加上配以罗拉当着他的面和别的男人勾勾搭搭,这一切加在一起让老教授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在舞台上发出了崩溃、超越了正常人的鸡叫声。

最后的教授穿上早已褶皱破旧的礼服,戴上已经失去原来形状的礼帽,凭着最后一口气,跌跌撞撞走回了自己曾经的学校,倒在了他引以为傲的讲台上。

追寻欲望的时候是让人激动、兴奋的,然而人们往往忽视光鲜亮丽的背后,需要面对的可能是破败与不堪。不理智的欲望得到满足后,下一步等待我们的可能是无尽的深渊。

03 除了教授与罗拉之间的纠葛,理智与欲望的对抗细节贯穿了电影的始终

在这部电影中,除了教授与罗拉之间理智与欲望的对抗主线外,其实这种对抗还贯穿着电影中的每一个小细节。

细节一:电影开始,教授家的小鸟死亡了,他拿着僵硬的小鸟尸体,内心有点难过,这也暗示着他的生活如同这只小鸟一样,没有爱,死气沉沉。同时也表示着教授这样死气沉沉的生活也即将结束,他将迎来不一样的生活,但结局最终还是逃不过死亡。

德语中的Vogel(鸟)的复数与 vgeln相似,后者指的是欲望。罗拉家里欢快跳跃的小鸟,罗拉歌中唱着“春天来了,鸟儿在欢唱。”,海报上罗拉身上鸟儿的羽毛均代表着欲望与欢快。与教授家的死鸟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个细节的对抗,“欢乐”的欲望占了上风,教授的理智死亡了。

细节二:电影中出现了3次时钟,第一次,在教授生活未被打乱以前,钟上有几只装饰鸽子,鸽子象征的是和平与秩序,也即代表着理智。

然而当罗拉将他引诱到另一个世界后,钟上的鸽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导演在这里用时钟上鸽子消失的表现手法,暗寓着教授的理智消失了,欲望又再一次战胜了理智。

细节三:罗拉第一次见到教授是用舞台的聚光灯打在他身上,而教授最后在受尽屈辱绝望地回到学校时,借助的也是手电筒的光照射在他的身上。

罗拉的爱一开始给教授未曾有过的生活激情,就像舞台的聚光灯,明光而炙热,让人享受其中,聚光灯般的爱让教授迷失。而最后手电筒的光照射在教授身上,昏暗而寒冷,凸显了教授的悲凉。

非理智欲望是总是让人拥有短暂的欢愉,过后可能迎来的是凄凉,如同飞蛾扑火,以为自己追求的是光明,其实是死亡。

04 当我们臣服于欲望,那小丑就是我们的化身

整部影片中有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小丑出现了24次,小丑的出现是暗藏玄机,代表了内心欲望。小丑不仅是教授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自追求劳拉起,他就是生活中的小丑了。

电影中小丑开门关门,从这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暗示人的心理控制机制对他的压制和释放。当他和坐在高高的嘉宾席上的教授对望。教授神情陶醉,于是小丑再也没出现过,这就暗示着代表超我的教授形象突破禁欲的道德枷锁,逐渐坠落。

在我们生活中,何曾不是如此,一旦追求了无尽的欲望,也就如同教授一样把自己变成了小丑,迎来的自然是大家的嘲笑。学会控制自己追求非理智欲望,才是人生成长道路的必修课。

1、欲望有时候满足仅是一时的虚荣,却可能令我们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不知从何时开始,各种购物节看上去无比巨大的优惠勾引着我们买买买;缩衣节食,不惜超额贷款去追求所谓的精致,变成一个“精致穷”,还美名其曰这是为了将来更好的自己。

在花呗、信用卡获取异常简单的今天,感觉似乎自己越来越有钱,生活品质越来越高,想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品牌越来越高端。可是突然有一天,当我们急需用钱时,银行账户里看到的却是负数,我们甚至都不记得这些钱是什么时候花的,用在了哪里。

曾经和朋友聊天,说到现在最怕的不是变胖、不是没有漂亮衣服或者包包,而是父母生病,而自己没钱。

柳岩在电视节目里说了一段话,“我爸上个月身体状况不太好,在医院度过70岁生日。但是我很高兴自豪的是,我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给他最好的医疗条件。”

因为她是柳岩,因为她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所以父亲生病的时候,她才能挺起腰杆给父亲看病,才有资格说“有什么都给他们”。

因为,她给得起。

可是更多的老人呢?不敢生病,更不敢看病。身体不舒服,只能咬着牙硬挺。

杭州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开了20多年夜车,身体不舒服有几年了,却一直拖着不肯去医院。

直到病重住院时,已确诊肝癌晚期。吃不下饭,呼吸困难。女儿看他喘不上气,想让他吸吸氧。可他却强打精神,总说不用。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他才向女儿吐露实情:“我就是希望,多给你省两块钱用用。”女儿当时就哭了:“可是一小时氧气才四块钱啊,为省下这点钱,您得有多难受啊。”为人子女最扎心的事,就是父母病了,我却没钱给他们治。

如果我们控制不了自己非理智的欲望,盲目透支追求物质享受,当父母躺在医院,因为拿不出钱在医院门口嚎啕大哭的时候,我们也就真正成为了人生的小丑。

2、学会追求顶级欲望,成就自己的人生

贪吃,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天天胡吃海喝,收获的也许是肥胖的身体及随之而来的疾病;喜欢刷抖音,为了满足猎奇之欲,一刷就是几个小时,虽然很快乐,但流失的却是你宝贝的时间与精力,扼杀了你学习进步的机会成本;厌烦婚后一成不变的无聊婚姻,寻求外界的刺激,一个不小心妻离子散,一切成空。

有人说过“低级的欲望(快乐)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欲望(快乐)通过自律方可获得;顶级的欲望(快乐)通过煎熬才可获得。”深以为然。

我曾经被《声临其境》上韩雪的表现震惊并且路转粉,之后看了《女人有话说》才知道她早上7点半起床,晚上24点睡觉,每晚写一小时日记,看一小时书,雷打不动。英语不好,就自学,不管收工多晚,都要学习三小时,一学就是三年,这才有了《声临其境》上的一人配八角。为了保持身材,她节食锻炼,一节食锻炼就是十五年。这样的韩雪,不红才怪。

韩雪懂得放弃贪吃的快乐,放弃打游戏刷抖音的快乐,靠自律精进自己,收获到另一种欲望被满足的快乐,这是一种健康的、成长的快乐,但这种欲望的追求过程是痛苦的、自律的。相信电影中的教授在获得他教师工作之前,也曾付出过这种痛苦的努力,才能收获他丰富的知识及优越的地位,只可惜最后他选择了放弃。

欲望美,但要懂得鉴别,用放纵和贪图享受来追求低级欲望的满足,最终的结果就如同教授一样,把自己坠入无尽的深渊,甚至是用死亡来为自己无节制追求欲望买单。

总结:

如果教授一生不曾遇到过罗拉,或许一生就在束缚自我,但拥有尊严的日子中度过。而他遭遇了罗拉这个芳华可感的尤物,便唤醒了内驱力的同时也沦丧掉本来拥有的生活。有人责怪罗拉,但罗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拥有自己的价值,并没有错,她只不过像一只诱惑化身的青蛙,在向教授招手,教授自己选择坠入了谷底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负重前行,披荆斩棘,一路向前,不要成为生活中的被欲望操控的小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雨过天会晴800字作文 聆听时间的声音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英语作文 热闹的街头作文 不要好高骛远的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记叙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500字作文 感恩之心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作文 初三考试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参观文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700字初中 加油中国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关于三观的作文 辛苦的老师作文 感恩老师的作文结尾 五十年后的我作文 变化作文500 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语文作文三年级 学校运动会作文 我最爱的一本书作文 长城作文英语 保尔柯察金作文 看荷花的作文 窗外作文650字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