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怀念南博山那些被毁的名胜古迹

2020-12-26 08:10:02
相关推荐

我的家乡南博山,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据村碑纪述建村於汉朝,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中肯定有许多文化瑰宝,因没有文字详记,远代的许多名胜古迹就无法考究了,笔者仅把六七十年代所见被毁的几处古迹粗略介绍一下,在前有几位老师也曾写过这方面的文字,但这是我青年时期亲自所见,文中若有不足或错误之处请提出批评指正。

大街厦棚(厦檐)

南博山大街从我记事起,是非常热闹的,整天路人不断。

农村合作社和五天一赶的大集都在大街上,大街是东西向,南北兩边房子都留有宽宽的厦棚,供做小买卖出摊和避雨用,我家在路南住,北屋后檐就是厦棚,在七十年代翻新房子时拆除,还有邻居马家(大槐树下)也是在那时拆除的,这是保留时间最长拆除最晚的一批古迹建筑了,街北的厦棚不知拆於何年,只剩下不到一米高的厦基了。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互联网

牌坊

南博山大街从东至西有三里路长,最宽处六七米,最东端有一座石牌坊,牌坊是大街东末端的一处古迹,从牌坊向南一小街叫"南牛角"向北一街叫北胡同,牌坊离我老家二十余米,孩童时整在牌坊下玩耍,牌坊是巨石迭就,顶端有石脊,四角飞檐有索吊风铃,微风一吹叮铃叮铃非常悦耳,夜深人静之时格外响亮,传出老远。据查资料牌坊上有脊有顶的叫牌楼,老家的牌坊应叫牌楼,但大家仍然习惯叫马家牌坊或"志门"。

牌坊建於何年,上有记载,只是我们不知史料珍贵,未能用文字记下来,正面四个大字"志切完贞",背面即是纪载牌坊主人事迹和建造年代,牌坊前有两尊石狮,高大威武,脖系石铃,有一狮前爪下按一小狮,形象逼真,我们小时候经常爬上去骑玩,据传政老师书"悠悠往事"记述"志切完贞"四个大字是蛟龙燕桂森举人所书…牌坊拆於七十年代前期,当时是破四旧,立四新,巨石打碎铺了房基。

钟楼

约建於明代初,在大街北,坐北朝南距牌坊一百多米,离古槐五十余米,二层小楼,一大间屋那么大,一楼前后门,二楼朝南丶东、西各一圆拱窗无棂,中悬一米多高有锈迹大钟一口,敲起来沉闷且嗡嗡作响,它紧邻关帝庙,是庙钟祭祀时用的还是报更用的?我也无正确答案,我记事时是用来报火警的,那时失火叫"走水"哪家失火了急促敲钟报警,人们不論干着啥活停下来先去救火,一呼百应,救火队伍在井旁排成长龙,铁筲脸盆碰击作响,有时快速传水象接力赛,没有过多言语,只有急促的快、快,快的喊声,那时人的觉悟和思想境界有多高就不必多说了。

灭火之后,就用象輪船铁锚样式的一种专用捞筲工具叫"旋风"把救火掉在井里的筲捞出来,现在这种工具己销声匿迹了。大钟专用来报火警,调皮孩子(也包括我)爱上去敲着玩,把耳朵贴在钟沿上听嗡嗡声。多次上演"狼来了"的恶作剧,大人干脆把木板楼梯拆除换成木梯子。闲时就挂在钟楼后墙上,小孩扛不动。无法再上楼敲钟了。也是在七十年代中期被无端拆除了。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互联网

关帝庙

关帝庙和钟楼连体。钟楼西墙是关帝庙东院墙,建於明代初,院内有碑,小院临街,内有古槐一棵,关帝庙三间,气势宏伟,黑瓦,上有脊兽,檐下绘彩云头,庙内神像三尊,关公居中右手捋胡须左手擎书,红脸,微睁丹凤眼,看上去威严让人害怕之感,身左是长子关平,右边是环眼怒目之周仓,满脸胡须,手握青龙偃月刀,庙门不关,香火不断。六十年代末拆除塑像,伐了古槐做了粮库,七十年代和钟楼均划为民宅。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互联网

石鼓

石鼓是一条街名,位于关帝庙西三十米,有古槐一棵,临大街有一面石鼓,据老人讲说是两面石鼓,可五十年代就只剩一面了,所以那条南北街就叫石鼓子,现在也未改名,杀伐古槐时我亲眼所见,搭起高高木架子,木匠师傅在下面指挥,徒弟们輪番上架,把大枝一枝一技打截掉,最后树身拴上大绳好多人在帮拉,形象就是拔河,足足捣腾了三天。历经蒼桑的古槐毁于锯下。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互联网

三官庙

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位居于南中村南,淄河北岸,分上下兩院,也是重梁挂柱,柱绘彩龙,有东西厢房,石碑二十余块,七十年代被毁一部分,现存十余块碑垒在墙里保护起来,下院有古银杏树一株,植于一八二一年,树高十六米,胸围二点九米,冠幅南北均十米,现仍然茁壮茂盛,蒼山地区年年有人来采集雄花粉授树,成为市级保护树株,三官庙在六十年代时农村合作社用来做收购站,后又经几番修建,作过大队办公室开过小厂,现在为南中村幸福院,供村民下棋打扑克…。在庙门东侧还有一小庙:也不知所供哪位神,面积较小,小圆门刚能伸进头去,有一神像端坐披袍。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互联网

五聖堂

五聖堂建于何年手头无记载文字,位于现在南西村,是南博山大街的西末端,博山县志记载在民国元年,将神像拆除,为县立南博山小学,一九五七,五八两年本人在该校上完二年级,后改为村委办公室。

文昌庙

文昌庙在南博山村南坡洼地里,张家台小河(叫南河沟)北岸,孤零零一大土堆。高约二十余米。长有百米,据传说是南博山一姓傅人家为让子孙有学业考大官,用一斗面换一斗土堆积起来上盖文昌庙的,庙有一小间,前有带耳石香炉和供品石桌,庙外遍植柏树,在学大寨垫地,和村民垫猪栏用土中消失,目前南博山也没有姓傅的居住,只留下一座古老的傅家林,人民公社办公地点就建址在那里。(堆塔说法需进一步考证)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互联网

城隍庙

建于何年不详,位于南博山老镇政府东南角,后又改建为农村信用社,村中死了人按惯例要去城隍庙叫送"浆水”。

南博山现存的古建筑为数很少了,仅存徐家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尹家大厅,建于康熙年间,马家大厅,建于清道光年间,笔架山庙下院(叫落茄宫),明万历年间所建,民国初期又建上院。砚台山只有小部分古庙存留。

南博山历史悠久古建筑颇多,基本毁于破四旧之年代,试想这些古建筑留存的话,南博山更具古老韵味,开展旅游会吸引更多的人,对研究古老南博山文化提供更多第一手资料。

到此,本人已自认为老太太裹脚布又臭又长了,但说不尽对古建筑的怀念和惋惜,拆拆拆这种模式在别的地方也屡见不鲜。不知从中得到了什么?让人反思!

上文仅是作者对古建筑物被破坏的亲见叙述,不牵扯任何当事人,勿对号入座,并再次诚恳希望知情人,文史研究,及各位老师提出不足,纠正错误。

部分数字来源;博山山水,博山镇篇。

二0一八年六月二十日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所述建筑已不复存在,故所用图片非文中所述实景。

作者:雪山青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第一次学做饭 介绍我的房间英语作文 我的梦想450字作文 颐和园作文500字 我们的心近了作文 玄武山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写一种植物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作文 母亲作文800字高中 脚踏实地作文800字 一本好书作文400字 描写乡村生活的作文 快乐的元旦节作文 生活需要坚持作文 怎样学好英语的英语作文 爱是什么的作文 近五年高考作文 游文化公园作文 做家务作文450字 海豚表演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