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每周一傍晚 银川工地上的“幸福时光”

2020-12-28 01:10:01
相关推荐

“开课啦!”随着一声召唤,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三航局银川文化园项目部的31位傈僳族贫困工友快速跑进会议室,开始每周一晚上的“傈僳学堂”学习。

新华社资料图 胡虎虎 摄

讲课的老师是项目副经理马立冬,他是有近20年一线施工经验的建筑工程专家,平时被称为“老马”。“老马”的技能课如今已成为工友们的“最爱”,迟到的工友常因没有座位,只能靠墙站着听课。

“起初,来自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的31位傈僳族工友在施工技能方面的基础几乎为零。”银川文化园项目经理孙权说,“很多傈僳族工友一进工地就一脸迷茫,摸不着头脑,更何况我们对质量的管控远远超出他们的认知,就拿砌墙来说,在大山里他们只要把砖和石头垒起来就行,但在我们这里不行,哪怕是普通的一面墙,砖与砖之间也必须保持横平竖直”。到了晚上,傈僳族工友们既缺乏娱乐活动又怯于融入项目部的业余生活。能否集中起来,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施工经验,辅以适当的文化课程,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孙权和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其剑一合计,决定利用工地夜校的形式,组建“傈僳学堂”,既可巩固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水平,也能在短时间内强化傈僳族同事的工作技能,让他们真正拥有脱贫致富的本事。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项目部迅速起草了“傈僳学堂”学习手册。授课内容按需施教、实用性强,采用“自培为主、外培为辅”方式,根据现场施工进展,同步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资料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涉及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管理程序、特殊过程作业等多个方面,并加强工友们的理论学习,提升学员文化水平。此外,还组织了生活、技能、语言等多个领域的专业带班导师,每周课后考察“傈僳学堂”的学习效果。

但是,开班第一天,老马的课讲到一半就讲不下去了,“书记,这个老师我当不下去了,您另请高明吧!”第一节课草草下课后,马立冬跑到书记办公室来反映情况。“31个人,睡觉、玩手机的占了一大半,一堂课完完整整听到下课的,就那么几个人。”

“正常,工友们在土地上劳作了几十年,一下子让他们坐下来学习,肯定很不适应。”陈其剑笑着说,“至少还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下节课我们开始‘用图说话’,另外我们可以拿认真学习的几个人来做一下文章”。

从第二节课开始,“傈僳学堂”不再只教授技能和工艺,而是以普通话和文化课程为主,还动员全项目部的年轻人上网找图片案例,形成一些生动有趣的课件。慢慢地,课堂上睡觉、玩手机的学员少了,听课、做笔记的学员多了。

一个月后,傈僳族工友曲计生接过项目部刚开出的工资单时喜出望外,“怎么多了800元?”“傈僳学堂结合你们平时上课的情况、工地的实操,评选你为第一届优秀学员,多出的800元是对你的奖励。”陈其剑解释道:“身为优秀学员,要在队伍中起到带头作用,让大家都尽快适应岗位,学好学精各种操作技能。哪怕以后不在我们工地干活了,在外也能自谋生路。”听说当上优秀学员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技能,还能带来额外收入,“傈僳学堂”里的开小差现象悄然消失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钢筋工、木工、架子工、泥瓦工等工种的工友都能合格上岗了。”孙权介绍,比拼赶超的劲头一出现,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整个团队凝聚起来。项目部还根据傈僳族工友的实际,将银川文化园项目的一个500平方米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分配给傈僳族工友施工,帮他们提高脱贫技能、增强致富信心、铆足奔小康的劲头。

目前,“傈僳学堂”在项目部已授课10余场,除傈僳族工友外,许多分包队伍的工友也参与进来,培训已有近600人次参加。

(原标题:银川工地上的“傈僳学堂”)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U017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什么的雨作文 的呼唤作文 林老师讲作文 励志作文300字 作文触动心灵的风景 介绍大学的英语作文 冬日送温暖作文 充实的一天作文 暑假结束作文200字 作文雨中情600字 游戏活动作文400字 关于价值观的作文素材 人物形象作文 未来的我100字作文 科学作文1000字 我家乡的天气英语作文 成语作文300字 以春游为题的作文 我的暑假的英语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400 保护洱海的作文1000字 传承的作文 我的双胞胎姐姐作文 飞越丛林作文 我有一个的家作文 禁毒作文400字左右 题目为我的作文 花木兰英文作文 关于写我的作文600字 秋季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