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家长论坛》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浅谈青少年挫折教育

2020-12-28 12:15:02
相关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特别是家庭教育,发于童蒙、启于稚幼,是从孩子无意识时便潜移默化,深入其骨髓的,是真正性格养成、品性端立的根基,更需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

雅礼中学定期开展家校互动,搭建家校互动平台,长期征集家庭教育论文,家校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好学生成就好老师。一群好学生,才能汇聚成一所好学校。好学生,好学校,落脚点最终在家长。

雅礼中学1803班黄哲瑞家长

摘要:近年来,各地报道青少年自杀、杀害亲人、老师、同学的现象尤为突出,这些事件让人深感震惊。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缺乏必须要抗挫折教育。在和平年代下,绝大多数青少年都生活在安逸,舒适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过于宠爱,将他们捧在手心里,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加之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导致孩子鲜有挫折的体验,这样一来,孩子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一遇到挫折或是困难就打退堂鼓,或是出现一些偏激性行为。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的,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对孩子保护和尊重的有限度,明白在掌声或是表扬中成长的孩子无法顽强地成长。故而,我们家长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少年;挫折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

父母为孩子女操心劳神,孩子的任何事父母都包办......最终却培养出一代“软骨病”----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叫苦连天,无知所措、无所适从,遇到问题只能消极应对或是采取各种极端[1]。

尽管父母心天地可鉴,但是这样的家庭教育家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孩子也一样,只有经历狂风暴雨、严寒酷暑方能成为参天大树,鲜明漂亮的温室花朵根本无法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树立良好育人观,在家庭教育中既要重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开朗坦诚的性格、乐观稳定的情绪、如何学会自我调解,面对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与人进行交往。从而让孩子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承受挫折的勇气、毅力。为锻炼孩子们的耐受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可让孩子从家务劳动入手,放手让孩子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收拾房间,洗碗、自己洗衣服等。

尽管高中学习压力大,家长还要让孩子们,学会排压,让孩子尽量多接触社会,从而让他们适应各种环境。再有,家长还必须要正确人才观。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目标以及志向等,帮助青少年树立立足自我的奋斗目标,鼓励孩子朝着目标不断前进。除此之外,还必须要为孩子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要责骂孩子,多一份包含、理解,多一份宽容和支持,为青少年提供良好家庭环境。

二、重点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问题是根本

在新形势下社会竞争日益激励,社会大众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故而,心理压力也不断增加,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尤其凸显,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青少年“心理扰动期”,他们逐渐过渡到成年时期,因此,绝大多数孩子都无法适应生活和学习中困难[2]。

另外,高中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孩子行为习惯、处事态度、是非观念等逐渐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他们的个性特征能不能适应学习和日常生活,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耐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现阶段青少年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学习忧虑、考试紧张,容易激怒,怕吃苦,挫折耐受力低、遇到挫折就陷入失望无助的境地,还有个别孩子走向极端,选择自杀。由此可见,青少年耐挫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根本不容乐观。

针对于此,家长在家庭教育教育中,必须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到有意义社会实践中,比如,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环境,具有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决心,促使孩子人格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从一些日常生活中小事入手,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认真观察孩子做错事,或是受到处罚之后表现和反应,来分析和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教育或是梳理,从而更好地孩子挫折教育打下基础,针对一些心理障碍的青少年,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必须要重点关注,及时发现,给予孩子有效心理辅导、咨询或是治疗,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面对学习或是生活中的压力,切实有效提升青少年克服挫折、抵御挫折的能力。

三、利用生活实例强化青少年挫折教育是关键

当前绝大多数城市青少年都过着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的生活, 并没有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家长为了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可充分利用节假日同孩子一起去农村体验生活,进而让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切实有效改变他们生活态度,促使孩子耐挫折能力的提升。

尽管农村生活条件同城市生活条件相比较要差一些,但是农村孩子耐挫能力往往比城市孩子高,由于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农村青少年与外界的接触较少,因此,他们耐挫能力也存在一定的限制,针对于此,农村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走出农村,感知外面精彩世界,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促使自身耐挫能力的提升。再有,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挫折教育实例,增强青少年抵御挫折的能力,促使青少年健康发展。

结语: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补齐“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短板,进一步提增强青少年应对压力或是心理素质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正确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接受挫折、逆境,妥善处理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张飞燕. 青少年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育途径[J]. 湖南社会科学, 2010(1):167-170.

[2]谢紫媚. 浅论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新课程学习(中), 2014(3):122-122.

成功的家庭教育,有赖于优良家风的濡染熏陶。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家风时这样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好的家风是家庭文化与修养的累积,是家庭成员道德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整个家族在人生的沉浮中沉淀出的赖以安身立命的处世精髓,蕴含了朴素但经得起检验的人生哲理。以孝传家者,必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祖国、生活报以满满的爱心;以勤传家者,必能勤俭节制,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以读传家者,必能重文化、重教育,书香世家延宕不息……家风的熏陶,在于言传身教,在于无所不在的家风气息让他律和自律能完美地结合,继而生发成一种成长的自觉。

编辑 | 胡霖萌 审核 | 沙智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雨过天会晴800字作文 聆听时间的声音作文 最难忘的一件事英语作文 热闹的街头作文 不要好高骛远的作文 成长回眸作文记叙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500字作文 感恩之心的作文 写语文老师作文 初三考试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家乡宣化作文 参观文庙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700字初中 加油中国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二年级作文我的好朋友 关于三观的作文 辛苦的老师作文 感恩老师的作文结尾 五十年后的我作文 变化作文500 珠穆朗玛峰的作文 语文作文三年级 学校运动会作文 我最爱的一本书作文 长城作文英语 保尔柯察金作文 看荷花的作文 窗外作文650字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