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散文《仲春时刻的春分节气 带来更浓的春意普降人间》

2020-12-29 03:45:01
相关推荐

节气不是节日,它是起始于中国古代划分气候变化的名称。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整个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列在十二个月里,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年初春季三个月里,自然包括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唱念起节气口诀,便是:“春雨惊春明谷(天)”。而在仲春时刻,也就是春季当中的阳历三月份,拥有两个节气,它们“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一个是惊蛰,一个是春分。

惊 蛰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又称启蛰。每年阳历3月6日前后,今年就在3月5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诠释说:“(农历)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此前,动物入冬藏潜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此节气,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冬眠动物闻声苏醒,称为“惊”。华北,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到了惊蛰节气,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现象,一是桃始华;二是仓庚鸣;三是鹰化为鸠。《吕氏春秋?仲春记》这样描述着。意思是,表现在桃花逐渐开放,黄鹂鸟飞来鸣叫,布谷鸟也在欢唱。代替了霸占冬野上空的鹰隼们。应该说,惊蛰节气,还处在乍寒乍暖之际。早就有“冷惊蛰,暖春风”的俗谚。人们常拿惊蛰的气象景况来预测后期的天气变化,比如惊蛰时的风吧:“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再如,惊蛰的雷鸣也十分引人注意,如当日果真闻到雷声,被认为“主岁丰”,“谷米贱似泥”;若是雷动于未交惊蛰之前,则认为“主岁歉”,有“未蛰先蛰,人吃狗食”之虑了。这在当时缺少科学气象预测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依据物候探测收成的手段。“春雷响,万物长”是不错的,但我国南北幅员辽阔,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南疆在阳历一月底便可闻雷,而北国初雷却要等到四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也许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那么,惊蛰时节,曾有怎样的习俗和讲究呢?

首先是开始春耕农忙活动。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因此这方面的农事谚语大量流传:“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惊蛰不耕地,好比蒸馍走了气”,“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等等

其次是开始除虫驱寒活动。惊蛰这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古时的生物物种又比较多,有些病虫缺少有效的防控措施,有些疾病借各种各类虫媒侵入人体,也没有百分之百的特效药。所以即刻开始,就着手驱除毒虫害虫的卫生壮苗活动。这个节气里,人们趁着早晚,手提锣鼓和梆子,敲打吆喝到田间,说是能够赶跑偷咬庄稼的虫鸟,驱逐给人带来病害的坏种。河北作家常书侦,记述过幼时家乡的习俗:“照房梁”,做时口中还要念念有词;“蜈蚣蝎子害人精,照出你来不留情。双脚跺,开水冲,你再害人万不能。”

还有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在惊蛰“万物复苏”、“乍暖还寒”时节,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此时食用些梨果,可生吃,也可蒸熟、烤软,也可榨汁煮水,能够收到顺肝益脾、五脏和平之功效,用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古老的惊蛰节气啊,也许那蛰雷一时还未在空间炸响,但早已在勤奋劳动者的胸膛响彻。散文家苇岸在新千喜之年开始的时候,突发奇想——为悠久的二十四节气造像!于是在自己居住附近的田野上选择一个固定点,在每一个节气日子的上午九点钟,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文字。他在《惊蛰》中写道:“‘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千万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段散文,我们完全可以读出它的内涵:世界,永远是在刚刚“启封”的样子,人间纵然经历了千万次“惊蛰”,他们依旧欢欣雀跃地迎接着眼前朴面而来的无限春光。

春 分

二十四节气里,排序为第四个节气。每年阳历3月21日前后,今年就赶在了3月20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即春分点)时开始。与别的节气不一样,这天的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所以古时又把春分称为“日中”、“日夜分”,历史典籍上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节气表示的意义有二,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等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代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九十天之中,平分了春季。《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解释:“(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而现代天文学规定,春分则是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所谓“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节气到了,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据《农桑通诀》记载和表述:一是玄鸟至;二是雷乃发生,三是始电。意思是说,燕子飞回来了,天空又有了雷声和闪电。这样以物候表节气的方法,计算时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古人以鸟兽虫鱼、草木生态的变动以及其他自然现象的出现和消失,来验证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推移。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对应,叫做“候应”。七十二候的说法起源很早,《逸周书》中所记载的便完全确立,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还有些不准确和不科学的地方,但对于了解过往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那么,春分时节,曾有怎样的习俗和讲究呢?

在宫庭那里,要举行“祭日”盛典。从周代开始,春分就有祭日仪式。《礼记?祭义》记载着“祭日于坛”。此俗历代传承至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写有:“春风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可见受重视的程度。

在民间,春分这一天,仍有立春开始的许多习俗活动。比如,“吃春菜”、“送春牛”等。有的地方,还要试手“竖蛋”:就是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几上把它竖立起来,求得春天里和全年中办事顺意。虽然倒掉的不少,但是成功者也很多,带给人喜悦与欢欣。在室外,不少城民赶到郊野踏青挑野菜,或者簪花放风筝。

春分节气里,人们踏青赏春的兴致大增。古代诗词中,就有许多对春分景色的描述。比如宋代欧阳修,便在《阮郎归》一词中上阙写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清代孔尚任有首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仲春时刻的春分节气,带来更浓的春意普降人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毕业的作文 关于回忆的作文 下水作文 我珍惜作文 秋天作文500字 作文事例素材 写景作文题目 劝学作文 我和妈妈作文 四年级同步作文 夏天作文600字 有意义的事作文 峨眉山作文 游公园的作文 扫地的作文 最美的人作文 所见所闻作文 桂花树作文 开学第一课 作文 动物的作文400字 作文大全200字 小花猫作文 英语介绍自己的作文 思乡作文 去动物园作文 四年级四百字作文 端午节作文英语 月季花作文 文化传承的作文 高考作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