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保护自己不等于自我封闭 聪明的女人应该这样做《五》

2020-12-29 13:35:01
相关推荐

保护自己不等于自我封闭,聪明的女人应该这样做《五》

另一次是关于喝冷酒的事。贾宝玉想要喝冷酒,薛姨妈劝阻说:“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薛宝钗也附和着说:“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这番话很符合薛宝钗的性格。一则,宝钗虽说“装愚”“守拙”,言谈之间还是常常会不显山不露水地透出她的“无书不知”来。

她劝贾宝玉不要喝冷酒,硬是有她的一番道理,不容你不信服(当然,若从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的角度看,宝钗的话和薛姨妈吓唬宝玉的话都可属无稽之谈);二则,薛宝钗用“讲道理”的方法来劝说贾宝玉,既顺了母亲之意,也暗示出爱护贾宝玉之心,言之有理加上语词平和,使贾宝玉由衷地感到“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这情景被林黛玉看在眼里,她“嗑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这个表情并不表示愉悦。“贾宝玉听薛宝钗的话”——这一信息迅速进入黛玉的大脑,立刻引起了她强烈的情绪反应。她的心中充满酸楚,又不好立即发作,只能用“抿着嘴儿笑”来传达“好,好,你的作为我可都看在眼睛里了”的信息。

当紫鹃打发小丫头雪雁给她送小手炉儿来的时候,林黛玉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借题发挥,说出了她的心里话:“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快呢?”这一番奚落,林黛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也暴露出她自信的缺乏。若论贾宝玉对薛宝钗的感情,无论如何不能与其对林黛玉的情感相提并论。他对林黛玉所付出的,要比对薛宝钗多得多。林黛玉因为这一件小事就觉得自己比不上薛宝钗,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林黛玉不能确认自己在贾宝玉心中的地位,既是不自信,也是对贾宝玉的不信任。贾宝玉从父亲处回来,“身边佩物,一件不存”,都给“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但黛玉替他做的那个荷包却安然无恙。原来宝玉“怕人拿去”,早就悄悄地系在里面衣襟之上。这说明贾宝玉对林黛玉的赠物是非常珍重的。林黛玉却一点也不信任贾宝玉,看见宝玉身上带的东西果然一件没有,就立刻大发脾气,不仅愤愤然地警告宝玉说:“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而且,“生气回房,将前日宝玉嘱咐他没做完的香袋儿,拿起剪子来就铰”。这个举动,说明黛玉心中的愤怒达到了无可遏制的地步。

人在愤怒的时候,心率会加快,肾上腺素类的激素猛增。激素的增加会产生强大的能量,尤其是血液会大量涌向手部,以应付激烈的行动。林黛玉此时的激烈行动便是拿起剪子,铰破香袋儿。这个动作替代了战争时的拿起武器,打击敌人。她的情绪反应是那样强烈,又是那样迅捷。等贾宝玉见她生气,忙赶过来,早已把那个“虽未完工,却十分精巧”的香袋儿剪破了。这个偏激反应的后果,是激怒了贾宝玉。

他先“把衣领解了,从里面衣襟上将所系的荷包解下来了,递与黛玉”,说:“你瞧瞧,这是什么东西?我何从把你的东西给人来着?”随后恼怒地解下荷包,“掷向他怀中而去”,要原物奉还。“黛玉越发气得哭了,拿起荷包又铰”。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这会是一场严重的感情危机。所幸贾宝玉尚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忙回身抢住”,笑道:“好妹妹,饶了他罢!”又“妹妹”长“妹妹”短赔不是,这场“香袋儿”风波才告平息。

林黛玉的不自信和对贾宝玉的不信任,造成了她的悲观情绪。而这种悲观情绪反过来又影响到她对事情的判断。她总是朝坏的方面去猜度,贬抑自己,也贬抑宝玉。这种悲观情绪之所以被称为是“灾难性的”,还在于有时它真的会引导事态向坏的方向发展。比如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由于林黛玉的悲观情绪,只差一点事情就朝坏方向发展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让一个人在每天清晨醒来时,执著地想“我身上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开始,可能感到没有什么不舒服;但是,如果持续不断地想下去,很快,他就真会感到有地方不舒服;渐渐地,这种不舒服就会成为挥之不去的难受。

同样,也让一个人在每天清晨醒来的时候,愉快地想“今天我真高兴,通体舒泰”。持久地做,对那人的身心健康都有意想不到的好处。这就是情绪对人的重要影响。也许,有人会说:“我明明不舒服,怎么能对自己说‘我很舒服’呢?”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一个心理问题,生理性的疾病当然要除外。心理上的乐观与否,完全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来加以调节的。林黛玉的悲剧就在于她不懂得如何驾驭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沉浸在悲观失望中,使生活变成了一汪苦水。

不能没有社交圈,林黛玉在情商上还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孤独。诚然,她的美貌和才情在大观园中很少有人可以与她相匹配;但是,同样美丽而聪明的薛宝钗就“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更不用说对她感激涕零的史湘云了。还有,林黛玉确实是孤女一个,不仅不能和父母亲俱在的元、迎、探、惜等人相比,也不能和“现有母亲和兄弟”的薛宝钗相比;但是,比她更凄苦的还有人在。比如香菱,她既不记得“几岁投身到这里”,也不记得“父母在那里”、“今年十几了”、“本处是那里的人”,连周瑞家的和金钏儿都为她叹息。所以,孤独不仅是一种外在条件,更是一种内在情态。这种内在情态的养成,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

专事儿童心理研究的心理学专家们认为,孩子学会交友的过程可分为四个相互重叠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在3—7岁,是孩子的自我中心阶段。这时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离他最近的孩子,他就看作是最好的朋友。第二个阶段在4—9岁,是满足需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交友的需要,他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把离中心最近的人看作是最好的朋友,而是把能满足自我需要的人看作朋友。第三个阶段在6—12岁,是孩子的互惠阶段。这时的孩子已经能够同时考虑双方的观点,非常关心平等的问题。第四个阶段在9—12岁,是孩子的亲密阶段。孩子在这一阶段能够保持相当亲密的朋友关系。他们对朋友的表面行为不再注意,转而关心其内在素质和幸福与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类行为之谜作文 大度如水作文600字 青蛙历险记作文 我的大学宿舍生活作文 青春作文题目 写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800 写景作文四百字 写小女孩的作文 冬日雪景作文300字 古隆中一日游作文 怎么写爬山的作文 最好的奖赏作文800字 幸福的背后作文 最动听的声音作文600 童年800字作文 环境保护作文800字 给谁谁谁的一封信作文 魅力作文 关于普法的作文 泡绿豆作文 聪明的小猪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小学作文 情侣小作文 坚守作文600字记叙文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诗作文 假如我是市长作文 真人真事作文 妈妈的菜作文